①裂隙发育
②降水量多
③地势陡峭
④河道弯曲
实验器材:木板和木条制成的可升降木槽(如下图),颗粒大小不同的砾石、砂石、粉砂,粘土,矿泉水5瓶,直尺、量角器各一把等。
实验操作:
①在木槽斜面A中,铺上厚度约10厘米的砂、砾、粘土混合物层。
②将A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30°,取一瓶水,自斜面A顶端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观察A、B面上砂层的变化,并加以记录。
③重复上述①②步,将水增加为两瓶,对比观察A、B面上砂层的变化差异,并加以记录。
④将A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40°,重复上述①②步(两瓶水),观察A、B面上砂层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记录。
实验记录:
第一次(α=30°)1瓶水 | 第二次(α=30°)2瓶水 | 第三次(α=40°)2瓶水 | ||||
A面 | 冲沟深度 | 冲沟顶部 宽度 | 冲沟深度 | 冲沟顶部 宽度 | 冲沟深度 | 冲沟顶部 宽度 |
3cm | 4cm | 5cm | 5cm | 6cm | 7cm | |
B面 | 堆积物 多少 | 颗粒物 分布 | 堆积物 多少 | 颗粒物 分布 | 堆积物 多少 | 颗粒物 分布 |
少 | --- | 较多 | ----- | 较多 | ---- |
实验思考:
探究思考:
材料一: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境内。雁荡山形成于中生代时期的古火山喷发,岩浆喷发后形成的流纹岩和火山灰落下后冷凝形成的凝灰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岩石。雁荡山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5℃,最冷一月平均气温﹣5~7℃。
材料二:同学们分三小组进行考察。下表为“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规划的考察方案表”。
时间 |
2021年2月某日(半天) |
||||
地点 |
乐清市雁荡山景区 |
||||
任务 |
雁荡山地貌景观考察及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
||||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第三小组 |
|||
分地点 |
地质公园博物馆 |
分地点 |
景区 |
分地点 |
山谷内某村落 |
任务 |
追踪雁荡山古火山形成原因 |
任务 |
探寻雁荡山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地貌 |
任务 |
任务探访雁荡山村民,了解山区村民的生产生活 |
图片 |
…… |
图片 |
…… |
图片 |
…… |
考察结束后,三个小组进行了交流学习。下面是学习的成果。
第一小组:参观地质公园博物馆后绘制了下面图1雁荡山形成原因板块运动示意图。
A.若有层理构造,一定是侵入岩B.若有板状构造,一定是变质岩
C.若由砾石组成,一定是喷出岩D.若有气孔结构,一定是沉积岩
登上山顶后远望山谷,同学们发现较多的山谷是流水(填“溯源侵蚀”、“侧蚀”或“下切侵蚀”)作用形成“V”字形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