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二章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2.2 地表形态的变化...

更新时间:2022-08-05 浏览次数:4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深圳期末) 冰壶运动因其趣味性逐渐被大众喜爱和关注。用于制造冰壶的岩石是岩浆在地下快速冷凝形成的,苏格兰克雷格岛(如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所用石材的唯一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制造冰壶的岩石可能是(   )
      A . 玄武岩 B . 石灰岩 C . 花岗岩 D . 大理岩
    2. (2) 克雷格岛上该类岩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 .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 C . 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 . 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 2. (2022高一下·宁波期末) 读某河流下游(图1)及甲处地貌(图2)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仅从河流的搬运作用角度考虑,ABC三处发现的沉积物可能分别为(   )
      A . 细沙、粗沙、卵石 B . 细沙、卵石、粗沙 C . 卵石、粗沙、细沙 D . 卵石、细沙、粗沙
    2. (2) 与甲处成因相同的地貌为(   )
      A . B . C . D .
  • 3. (2022高二下·舟山期末) 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
      A . 下切——抬升——堆积——崩塌 B . 崩塌——沉积——抬升——下切 C . 下切——沉积——侧蚀——沉积 D . 下切——侧蚀——沉积——下切
    2. (2) 阶段3发育期间,若气候、地壳板块相对稳定,该河段(   )
      A . 河流流速显著加快 B . 溯源侵蚀受到抑制 C . 河流水位明显下降 D . 河流含沙量急速增大
  • 4. (2022高二下·金华期末) 读美国亚利桑那州局部景观图,图中岩石水平层理结构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图示岩石成因类似的是(   )
      A . 砂岩 B . 花岗岩 C . 安山岩 D . 片麻岩
    2. (2) 岩层水平层理的形成环境最可能是(   )
      A . 板块挤压碰撞处 B . 风力作用强烈 C . 水动力条件微弱 D . 板块张裂明显
  • 5. (2022高一下·舟山期末) 在埃及有一片神奇的白沙漠,在白沙漠中,高耸的蘑菇状白色岩石为白垩纪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蘑菇状岩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风力侵蚀 B . 冰川侵蚀 C . 流水侵蚀 D . 海浪侵蚀
    2. (2) 白垩纪时期该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可能为(   )
      A . 温暖的浅海 B . 寒冷的苔原 C . 炎热的雨林 D . 干燥的沙漠
  • 6. (2022高一下·衢州期末) 读四种不同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种地貌景观分别代表(   )
      A . ①-风力侵蚀地 B . ②-流水侵蚀地貌 C . ③-风力堆积地貌 D . ④-流水堆积地貌
    2. (2) 图示地貌一般分布于(   )
      A . ①-入海口 B . ②-高山区 C . ③-高温区 D . ④-高纬区
  • 7. (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 因河流下切,老河床超出洪水影响,保留在岸坡上并形成阶梯状的地形,被称为河流阶地。下图为“某河谷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判断河流阶地的标志是(   )
      A . 砾石层 B . 古土壤层 C . 红粘土 D . 风化壳
    2. (2) 对于黄土层来说(   )
      A . 形成时代越早,厚度越大 B . 不同阶地上的黄土沉积物形成时代一致 C . 形成时代与河流阶地无关 D . 其底部年代可代表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
    3. (3) 估算河流下切幅度与速度,最可靠的高程差是(   )
      A . 甲乙之间 B . 乙丁之间 C . 甲丁之间 D . 丙丁之间
二、综合题
  • 8. (2021高二上·砚山期末)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地质构造是地球运动的足迹,用来判断地质构造的依据有
    2. (2) 图中a处在地质构造上是,在地形上是,形成的原因是
    3. (3) 图中b处在地质构造上是,判断依据是
    4. (4) 图中c处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
    5. (5) 在图中a、b、c、d、e五处中,具有良好储油储气的地质构造是
  • 9. (2021高一上·龙江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河流上游地区存在大量山岳冰川,中游N沟谷多泥石流灾害发生。

    1. (1) 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字形,主要是由于流水作用强烈导致的。
    2. (2) 图中P处地貌是,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M处地貌是,属于地貌。
    3. (3) 指出图中河流上游地区可能存在的冰川地貌。
    4. (4) 目前,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为减少N地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 10. (2021高一下·湖北期中) 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出露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育,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差别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的风蚀蘑菇景观。

    1. (1) 请描述风蚀蘑菇的形成过程。
    2. (2) 分析风蚀蘑菇底部较细的原因。
    3. (3) 推测并简析风蚀蘑菇的“下场”。
  • 11. (2021高二下·沁源开学考) 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a表示作用、b表示作用、c表示作用。
    2. (2) 乙图是,其形成原因是作用,分布于河流入海口。丙图是,其形成原因是作用,多分布于地区。
    3. (3) 乙图所示的地貌,以面积大小论,我国的地区面积最大。丙图表示的地貌,以地区分布来看,我国的地区较为典型。
  • 12. (2021高一上·桂林期末) 如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该地区有石油分布,钻探石油应选择在处,该处的地质构造为;若修建隧道,则处是良好选址。
    2. (2) 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其中环节②为
    3. (3) 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名称为;丙处是地貌(地貌名称),丁处是地貌(地貌名称);丙、丁两地地貌形成的共同地质作用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