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鲁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 单元测试...

更新时间:2022-08-05 浏览次数:1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福田期中)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   )
      A . 都是光球层 B . 都是色球层 C . 都是日冕层 D . 光球层与色球层
    2. (2)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
      A . 黑子 B . 耀斑 C . 太阳风 D . 黑子、耀斑
    3. (3) 下列地点中,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条件最好的是(   )
      A . 海南岛 B . 重庆 C . 拉萨 D . 漠河
    4.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太阳活动有利于煤炭的形成    ②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③耀斑的强弱会扰乱卫星导航信号    ④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2021高一上·浙江期中)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转变能源结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下图)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完成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除了因为太阳能清洁还因为(   )

    A .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开发能力强 B . 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 . 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D . 太阳能可再生、能量集中
  • 3. (2021高一上·湖南期中)   2018年7月2日,发表在《天文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有许多特征适合生命的繁衍。开普勒-186f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公转倾角和地球相似且稳定,公转时间为130个地球日,与所环绕的恒星的距离合适,开普勒-186f存在可能适宜生命存活的表面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开普勒-186f若能演化出生命,至少还应具备的条件有(   )

      ①大气成分和厚度适宜②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③液态水存在④适宜的土壤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 (2) 下列关于开普勒-186f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行星没有四季变化 B . 该行星上一定存在生命 C . 该行星应该存在大气层 D . 该行星昼夜温差变化剧烈
  • 4. (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 2020 年 12 月 17 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返回。嫦娥五号在月面工作期间,实现了

    国旗展开,该国旗采用了适应月球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下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展开 的五星红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嫦娥五号展示的国旗采用了适应月球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推测该材料主要能(   )

      ①耐高温②抗严寒③防雨淋④防风吹⑤防强辐射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⑤ D . ②④⑤
    2. (2) 普通旗帜无法在月球飘扬,根本原因是(   )
      A . 月球的质量较小 B . 月球与太阳的距离较远 C .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近 D . 月球没有液态水
    3. (3) 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
      A . 前寒武纪地层 B . 古生代地层 C . 中生代地层 D . 新生代地层
  • 5. (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可知,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
      A . 总体比较寒冷干旱 B . 总体比较温暖湿润 C . 总体比较温暖干旱 D . 冷暖干湿交替变化
    2. (2) 据图推测,甲时期(   )
      A . 被子植物空前繁盛 B . 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大 C . 海平面略高于现代 D . 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 6. (2021高一上·银川期中) 地震波中的横波会引起地面左右摇晃,纵波会引起地面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因成功预警而减少伤亡和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 . 地壳 B . 地幔 C . 软流层 D . 地核
    2. (2)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 .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 .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力 C . 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 . 各地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的差异
  • 7. (2021高一上·浙江月考)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该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B . 甲为横波 C .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①内部 D .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 (2) 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②震源越浅,破坏越小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小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3. (3)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 . 地震波传播介质差异 B . 人体的生理反应能力 C .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 .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二、综合题
  • 8.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②
    2. (2) 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大体上以年为周期。
    3. (3) 图甲中的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大气层),产生现象。
    4. (4)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图乙中能直观地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

  • 9. (2020高一上·湛江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太阳辐射是地球上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日益成为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选填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波段。
    2. (2) 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是①②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应该分别是
    3. (3) 图中C地的数值应该大于
    4. (4) 图中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形成于巨大的构造运动—“ 运动”期间,该事件发生的地质年代是
    5. (5) 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新能源除了太阳能之外还有等。
    6. (6) 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是
  • 10. (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上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③④之间为层,曲线①②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2. (2) 若上图示意某地的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蕨类植物化石,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代,是地质史上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3. (3) 若上图示意某海域近岸地区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情况,则该海域位于半球,图示区域内的洋流会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低)。
    4. (4) 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天体。按照逻辑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数字横线上,完成下图。

      a.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b.比较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日地距离适中

      ;②;③;④

  • 11. (2021高一上·通化期末) 读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为(界面),B为(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是
    2. (2) 写出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

      ①+②是;①+②+③是;④是

      C是;D是

    3. (3) 被认为岩浆发源地的是层(写代号)。
    4. (4)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地震波传播速度如何变化?
  • 12. (2020高一上·重庆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A表示太阳内部,B、C、D代表太阳大气。其中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是图中的层;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黑子发生在层;太阳活动的周期大致是年。
    2. (2) 若A、B、C、D表示地下沉积岩层。其中岩石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沉积岩的特点是
    3. (3) 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A为地壳,C、D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则B层为,B、C的分界为界面,当地震波由B传播到C时,地震波会消失的是(横波/纵波)。
    4. (4) 若A表示地球表面,B、C、D代表地球大气。则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层,D层有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