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TOP二十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调研摸底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17 浏览次数:7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有学者在评价西周世官制时指出,“世袭权利仅仅作为一个人进入政府服务的资格,而不是担任其父、祖之前相同职位的绝对权利”;“要得到一个期望许久的职位并能够持续在周王任命的这个职位上工作……需要的是个人的付出和大量努力。”该学者意在说明这一制度(   )
    A . 固化了社会结构 B . 体现出官吏选拔注重品行 C . 维护了君主集权 D . 有助于保持朝廷政治稳定
  • 2.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墨经》中涉及力的定义、物体的重心、力的平衡及有关杠杆、桔槔等器械的描述与说明。学者杨向奎称墨家实际上“已看到了空间是运动的异质共存形式,时间是运动的异质转变形式”,这种“时空本质的理论,解决了运动学上的重大问题”。这反映出墨家学说(    )
    A . 蕴含一定的理性精神 B . 重视探求自然和技术总结 C . 汇集了诸子百家之长 D . 代表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
  • 3.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据《史记·礼书》记载,秦朝礼制“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汉高祖时“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这说明(    )
    A . 道德礼制具有延续性 B . 儒学政治化具有必然性 C . 汉朝承袭秦朝文化传统 D . 历代君主皆推崇德治
  • 4.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汉书·循吏传》载:宣帝时,王成为胶东相,“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黄霸为颍川郡守时,“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汉代对地方治理的重视(    )
    A . 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 . 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 C . 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 D . 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
  • 5. 唐初中央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中唐以后,在藩镇管辖的地区,以草市为中心的地方性市场星罗棋布,藩镇势力与商人结合,富商大贾“挟资行天下,所至州镇为右客,富人因以自高。”材料可用于探讨当时(    )
    A . 地方行政体制变化的表现 B . 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 C . 朝廷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 D . 市坊制度瓦解的影响
  • 6.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宋代,形式多样的市民会社组织大量涌现。工商业者有“行会”,知识分子有“诗社”“文会”,文艺演出人员也有如绯绿社(杂剧)、清音社(清乐)、遏云社(唱赚)、雄辩社(小说)、绘革社(影戏)等团体组织。宋代会社的涌现(    )
    A . 深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 B .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 . 反映出城市经济的繁荣 D . 瓦解了社会等级秩序
  • 7.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大明会典》记载:“国初定制,臣民具疏上于朝廷者为奏本,东宫者为启本,皆细字。”洪武七年,“命翰林儒臣择唐宋名儒表笺可为法者。翰林诸臣以柳宗元《代柳公绰谢泰表》及韩愈《贺雨表》进,上命中书省臣录二表颁为天下式。”明初这一规定(    )
    A . 有助于加强皇权 B . 意在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C . 提升了儒学地位 D . 导致政府官僚机制的僵化
  • 8.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李贽极为推崇管仲之类的人才,声称管仲“能委曲以求其必用,时不必明良,道不论泰否,与世沉浮”。同时,他也赞誉当朝的刘晋川,指出:“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以翁当其任,自然大为士民倚重,世道恃赖”,更期盼其能“出任京中大员”。这表明李贽(    )
    A . 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B . 拥有传统儒家的社会理想 C . 为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 D . 以仕途辉煌为人生理想
  • 9.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洋务民用企业欲从社会上吸纳资本,采取了对投资者必须支付官利(固定利息)的做法。民办公司兴起后,“官利必付”也是普遍的做法,连张謇也认为:“中国且亦赖依此习惯耳,否则资本家一齐猬缩矣,中国宁有实业可言?”可见,官利制度(    )
    A . 推动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B . 深受中国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 C . 对民族工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D . 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
  • 10. (2022·安徽模拟) 1916年8月,针对孔教会之孔教入宪运动,陈独秀指出:“今效汉武之术,罢黜百家,独尊孔氏,则学术思想之专制,其湮塞人智,为祸之烈,远在政界帝王之上。”陈独秀对孔教入宪运动的批判(    )
    A . 旨在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B . 否定了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 C . 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 D . 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
  • 11. (2022高三上·南昌月考)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新。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 B . 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 . 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 . 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 12. (2022·安徽模拟) 国民革命军抗日作战阵亡将领统计表(部分)。

    上将

    中将

    少将

    合计

    集团军

    2

    2

    军级

    3

    6

    9

    军级以上参谋长

    1

    2

    5

    8

    正师级

    3

    14

    2

    19

    副师级

    2

    10

    12

    师级参谋长

    1

    9

    10

    正旅级

    9

    10

    19

    副旅级

    1

    8

    9

    非战斗

    2

    3

    5

    合计

    9

    37

    47

    93

    表中内容能够体现出(    )

    A . 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效果显著 B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 .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D . 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 13. (2022·安徽模拟) 1949—1957年,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实现了两次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二是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转变。国家教育方针的转变意在(    )
    A .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 . 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   C . 落实“双百”方针 D . 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 14. (2022·安徽模拟) 中共八大提出管理体制应当给予企业自主权、分配体制应当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流通体制应当适当放宽、计划体制应当允许个体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适度经营和生产等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    )
    A .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 理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D . 践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八字”方针
  • 15.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某学者指出,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下,中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利于维护本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正如中国政府一再强调的那样,中国研制核武器恰恰是为了彻底消灭核武器。可见,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
    A . 有利于开启“向科学进军”的进程 B . 激发了人们保卫和建设国家的热情 C . 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D . 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 16. (2022·安徽模拟) 据统计,1978—2017年,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9.5%的增速。这表明对外开放(    )
    A . 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B . 推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C . 促进了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形成 D . 开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 17. (2022·安徽模拟) 有学者指出,雅典虽然创造了最早的民主制,但并没有创造出相应的民主政治话语,即便是在公民法庭,“德”和“善”等代表贵族意识形态的美德仍是非常有力的话语,是民众心中值得敬仰的品质。这可以用来说明雅典(    )
    A . 注重培养公民城邦意识 B . 贵族主导地位日渐稳固 C . 贵族传统影响民主政治 D . 民众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 18. (2022·安徽模拟) 罗马《十二表法》中规定:“家属终身在家父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禁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这表明罗马法(    )
    A . 注重维护家庭伦理秩序 B . 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C . 推动私法规范不断完善 D . 维系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 19. (2022·安徽模拟)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出“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哈姆雷特》传递出来,明确反映出自己在黑暗社会中的挣扎和无奈,难以逃脱黑暗社会以及命运的安排。莎士比亚这一思想(    )
    A . 彰显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B . 源于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C . 体现工业资产阶级主张 D . 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的理性思考
  • 20. (2022·安徽模拟) 1650—1750年,“在伯明翰、谢菲尔德和其他制造业地区,儿乎每一个制造商师傅都拥有一项自己的新发明,并且每天都在改进其他人的发明。在英国的这些地区,这些发明可以被看作一种实用技术的典范。”此现象(    )
    A . 得益于近代工厂的建立 B . 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C . 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 . 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 21. (2022·安徽模拟) 1868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也就是说对于州权而言,是“限制而非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是“授予而非限制”。此规定旨在(    )
    A . 维护国家统一 B . 平衡南北方利益 C . 限制中央权力 D . 建立联邦共和政体
  • 22. (2022·安徽模拟) 为了稳定粮食价格,巴黎公社无偿地向粮食供应商提供储粮仓库。巴黎公社粮食委员会“负责用一切可能办法至少把三个月必需的食品送到巴黎,所有储存食品都由它管理和支配。如有需要它还负责把面粉分配给用户。”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 倡导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B . 尝试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C . 提升了公社委员政治威信 D . 注重加强革命政党的建设
  • 23. (2022·安徽模拟) 某一时期的俄国,粮食、肉类等食品和日常消费品严重短缺,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粮食恐慌,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愈演愈烈。国内91.2%的县份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农民暴动。材料可以说明当时俄国(    )
    A . 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B . 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趋向成熟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 D . 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具有必要性
  • 24. (2022·安徽模拟) 罗斯福新政时,《全国产业复兴法》是政府与劳工组织及其在国会中的代言人就如何推动产业复兴进行讨价还价的产物:这个法案中的规定拨款33亿美元用于公共工程计划,“是在最后一分钟掺和进去的。”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工程管理局是临时凑合而成的。这表明新政(    )
    A . 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 B . 践行了凯恩斯主义 C . 违背了自由主义原则 D . 遏制了法西斯主义
  • 25. (2022·安徽模拟) 在西方文学史上,某一流派的作家在作品中往往弱化传统的“戏剧结构”,通过富有韵律感和哲理感的语言,探讨人物的内心和思想,有时甚至将“语言节奏”作为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的载体,而有时却摒弃故事主线,将叙述重点聚焦于奇异的魔幻现象中。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 . 《西风颂》 B . 《呼啸山庄》 C . 《第二十二条军规》 D . 《雾都孤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社会,农业处于支配地位,农业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全。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它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具有脆弱性,一旦发生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地区性的饥荒和社会动乱,出现灾民大量死亡,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供应短缺。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各个地区的不同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农业生产,地理环境适宜的地区粮食高产、稳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生产总量都比较高;相反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官僚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粮食,在面临灾害或其他危机时,应对饥荒能力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应对饥荒的能力弱,粮食安全系数低。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粮食供应问题。曼彻斯特和英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些方法对策。首先,1761—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1850年的曼彻斯特,更是有5条运河和6条铁路穿过。这些运河和铁路,为工业提供廉价且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成为“工业革命的生命线”。其次,1815年颁布的《谷物法》抬高了粮食价格,工人无钱购买工业制造品,同时也阻碍了欧洲大陆进口曼彻斯特的纺织品,为此,1838年,他们创建了反谷物法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的原则。第三,大规模的议会圈地在1750年到1850年之间进行,大量的荒地因被圈占而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被圈占的土地既可以是农场也可以是牧场,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为解决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 27. (2022·安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无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国外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无法比拟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却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与以往历史大大不同的时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具体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28. (2022高三上·邻水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成宗即位后不久,即发出崇奉孔子的诏书,新建文宣王庙于大都,并徙国子学于其中,同时增加了国子学的学生。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下诏减免当年包银、俸钞,以及内郡地税和江淮以南州县一半夏税。后来又多次下诏减免赋税,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元贞元年(1295)七月,下诏告诫全体官吏,有再犯贪赃之罪者,罪加二等,从重处理。不久,又将对贪赃罪的处理改为罪加三等。成宗下诏罢征安南,释放了扣押的安南使节,着手缓和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放弃了忽必烈动辄征战、继续扩张的政策。对待贵族官僚则采取恩成并施的方针,下诏禁止诸王擅自干预地方政事。《元史》对元成宗的评价是:“世称元之治以至元、大德为首。……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大德之治,几于至元。”

    ——摘编自邵远平《元史类编》等

    1. (1) 根据材料,概括元成宗的为政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成宗的为政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