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14 /14.1 故都的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必修上语文7.14.1 故都...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chánɡ)      (shǎnɡ)玩      (lüè)  疏疏落(lào) B . (chèn)  落(ruǐ)      废(tuí)  混混沌(dùn) C . 如(bì)  远(yōu)         (suò)  潭寺(zhè) D . 韵(qǐ)  情(qù)       (zhuì)  一破屋(chuán)
  • 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领略 策略 掠夺 攻城略地 B . 清净 清静 净土 耳根清静 C . 缓慢 慢待 曼妙 轻歌慢舞 D . 橄榄 悠闲 幽怨 枉废心机
  • 3. 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     )
    A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 .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4. 下列对“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B .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其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 C . 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其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南国之秋的“清淡”特色的眷恋之意。 D . 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 5. 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
    A .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 .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 .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 . 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 6. 下列对《故都的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体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倾注的深情,作者愿以生命留住北国之秋,可见其情之深,其爱之切。 B .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作者认为秋的“悲凉”容易引发文人的颓废情绪,中国诗文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就是证明。 C . “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对不同的饮食物产的口感、风味进行比喻,说明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各有特色,各具风味。 D .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把秋蝉比喻为蟋蟀、耗子,一方面说明秋蝉在北平数量极多,极为常见,另一方面说明秋蝉的嘶叫不被人们喜爱。
  • 7.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的对错。

    ①这个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 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②有些问题,只有在条件具备、瓜熟蒂落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③中国影视产业迅猛发展,而浮躁的创作风气也逐渐滋生蔓延,这导致影视作品鱼龙混杂 , 既有精品,也不乏低劣之作。(

    ④《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舆论的焦点。(

    ⑤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⑥此地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物流出现大面积延误,导致市面上各种相关物资价格上涨,一时间洛阳纸贵。(

    ⑦煤气管道要经常检修,应遵循曲突徙薪之古训,防患于未然。(

    ⑧这个综艺节目的成功是因为歌手们演唱的歌曲各有特色,曲尽其妙 , 用真诚的演唱呈现最本色的音乐,让观众欣赏到了纯粹的音乐,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

    ⑨他的论文学术价值很高,但发表后并未引起重视,真是曲高和寡。(

    ⑩虽然美式橄榄球不可能像足球那样让伦敦万人空巷,但体育场座无虚席,蓊蓊郁郁的盛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课文《故都的秋》1~10段,完成问题。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清淡,悠闲,还带有一丝落寞。 B .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声无味,“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 .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之感,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 .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及秋雨后桥头上都市闲人无聊的谈天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2. (2) 第①和第②段之间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3. (3)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在颜色选择上,作者有怎样的审美取向?为什么?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的三五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文章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散文从多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出作者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B . 作者在描写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时,用色状物写景,浓淡适宜,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表达自己“相见恨晚”的情感。 C . 作者描写江南的雪景,巧借诗句来实写雪景,在品评诗句中写出了雪趣。 D .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通俗幽默 , 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2. (2) 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开篇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 (3) 作者运用一系列对比,描写了江南的冬景,请简要概括。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都郢,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肉体生命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我知道,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一位诗人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髄,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只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天,人们插艾蒿、吃粽子、竞龙舟,把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地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对于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声。这时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苏轼之于赤壁,表明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 . 作者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感到不满。 C . 屈原为了拯救楚国自沉汨罗江。一个诗人的陨落,成就了一种文化,没有屈原就没有今天的端午节。 D . 时空的距离让历史变得缥渺混沌,因此我们在分享传统文化时,不仅要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更要探究它所蕴含的真谛。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引用的“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开创性作用。 B . 文中“它更像一面古镜”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C . 本文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如“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等。 D . 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叙写端午节的由来,回忆儿时过端午的情景,表达对传统文化和生命意义的认识,抚今追昔,散而不乱。
    3. (3) 文章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从全文看,标题“端午的阳光”有几重意义?请简要分析。
三、综合表达
  • 11. 下面是《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语意连贯,不超过40个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12.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清华大学回复某位高考考生的“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成为流行语,这话打动人,是因为它诠释了一个道理——只要能够吃苦,你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因此我们要学会吃苦,只要敢于吃苦,就能够在社会分化中得到命运的回报,只要在社会中得到命运的回报,我们就一定能够考上清华大学。

    ①能够吃苦未必就能够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

  • 13. 下面是《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然后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必须另选喻体。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14.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我家紧邻几棵银杏树,到了秋天,金黄色的叶子中间结出的果实,在阳光下有种别致的美感。落叶在小区的人行道上,我总不忍心让清洁工将它们扫走。有时会看着那些落叶,看着它们在风中飞旋起舞,似乎它们也看出了我的心思,与我相遇时,总是给我卖力地“表演”着,留下它们靓丽的身影。大自然无比神奇,植物与人类一样,也有生命和灵性。落叶在它们生命终结时还不忘奉献自己。         

    1. (1) 若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落叶片片,除了发现它们的美,我更读懂了它们的精气神。

      A . B . C . D .
    2. (2) 下列两个句子,填入文末横线上,哪个更好?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我喜欢的银杏落叶,总让我感到领会不尽的浓浓秋意。

      第二种:银杏落叶总让我感到领会不尽的浓浓秋意,我喜欢银杏落叶。

  • 15. 阅读梁衡《沙海一苗树》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千米。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

    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拉特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

    赏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

    ②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