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七单元 /16 /16.2 *登泰山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2-09-01 浏览次数:1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表达
  • 1. 依照下面一段话的语言形式(连用两个比喻且动词生动活泼,如飘过,掠过),在下面的横线处写两句话,使句意前后贯通。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好比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门楣上挂了一串风铃,,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温馨家园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 2. 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农业知识的表达十分复杂,行业内的“缄默知识”、经验方法等要转化为数字表达十分困难。,在这个区域、这个品种适合的农业数据,在另一个区域、另一个品种未必适合,这些都导致智慧农业的业务门槛相对较高。智慧农业早期投入大,回收期长,;但是科技巨头、上市公司更注重长期效益,他们将努力克服困难,布局智慧农业。中国农业未来市场规模巨大,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智慧农业集聚。我们有理由相信,

  • 3. 下面是珠城市文化主管部门受理审批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的流程图,请根据下图,把申请主体的申请流程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 4. 将《登泰山记》的第3段扩写成描写泰山冬天日出壮丽景象的文字。要求: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200字左右。
二、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 , 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 ,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日,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文本二:

    西为石马山,游黄华洞进路处也。吕坤因洞路艰危,故题“回车岩”于此。

    北为北天门,旧有石坊,额曰“玄武门”,今废。又北为摩云岭丹嶂峻空岭东有八仙洞危若鹘枉即马第伯所云石室也其下为乱石沟水南流过避尘桥东折经鹤山北。夹岸陡险,苍松彀卧如梁,水潆洄而东注,达于溪里峪。

    (《泰山道里记》节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北为摩云岭/丹嶂峻空/岭东有八仙/洞危若鹘枉/即马第伯所云石室也/其下为乱石/沟水南流过避尘桥/东折经鹤山北 B . 又北为摩云岭/丹嶂峻空/岭东有八仙洞/危若鹘枉/即马第伯所云石室也/其下为乱石沟/水南流过避尘桥/东折经鹤山北 C . 又北为摩云岭/丹嶂峻空/岭东有八仙/洞危若鹘枉/即马第伯所云石室也/其下为乱石沟/水南流过避尘桥/东折经鹤山北 D . 又北为摩云岭/丹嶂峻空/岭东有八仙洞/危若鹘枉/即马第伯所云石室也/其下为乱石/沟水南流过避尘桥/东折经鹤山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山之南和水之北皆为阳。“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说明汶水在泰山的南面。 B . 晦,旧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从文中可知,这次观日是在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C . 行宫,京城外供帝王出行居住的宫殿,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D . 桐城,文中指桐城派,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主要作家是桐城人而得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从京师出发,经齐河、长清,穿泰山,越长城,来到泰安,并且和他的友人朱孝纯一起登游泰山,赏泰山夕照,观泰山日出。 B . 作者登泰山,没有沿古人的路从东谷进入,而是从中谷进入,半路越过中岭,沿着西谷来到山巅,没有去古人所谓“天门溪水”。 C . 作者虽历经迷雾冰滑,艰辛登山;但登顶后山、水、城郭尽收眼底,苍山负雪,日照城郭,居雾若带,雄浑壮阔,可谓不虚此行。 D . 作者一路上观赏了岱祠、碧霞元君祠及皇帝行宫等,道中从唐朝显庆以来的石刻虽然都已经模糊或缺失,却还是引起了他的关注。
    4. (4) 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②西为石马山,游黄华洞进路处也。吕坤因洞路艰危,故题“回车岩”于此。

    5. (5) 作者描写“泰山日出”,堪称“有物、有序、简洁”,请简要分析。
  • 6. (2023高三下·昆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 ,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 ,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①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姚鼐,字姬传。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鼐工为古文。康熙间,侍郎方苞名重一时,同邑刘大櫆继之。鼐世父②范与大櫆善,鼐本所闻于家庭师友间者,益以自得,所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节选自《清史稿·姚鼐传》)

    【注】①摴蒱(chū pú):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②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B . 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C . 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D . 四库馆开/充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不仕/鼐言/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泰山为五岳之首,古代皇帝将去泰山“封禅”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与功绩。封为“祭天”,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 B . 丁未,干支纪序之一,常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是纪日。2021年是牛年,农历为辛丑年,2022年是虎年,农历壬寅年。 C .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我国古代有用月相的特称来纪日的方法,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 D . 《清史稿》是依中国传统纪传体体例编写的史书,以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全书主要记载大清帝国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姚鼐写景善用修辞,如“半山居雾若带然”赋予雄伟的泰山温柔飘逸的风韵,“而皆若偻”写出诸峰拱绕的样子,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 B . 姚鼐按时间顺序依次写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给读者展示了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C . 姚鼐概述泰山的人文古迹,彰显历史久远;通过三个“多”、三个“少”和三个“无”写泰山冬季的自然景象,突出泰山苍劲的面貌。 D . 姚鼐善写古文,在家人和方苞、刘大櫆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进步,所写的文章高雅简练、深刻古朴,尤其接近欧阳修、曾巩的文风。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②论者以为辞迈于方,理深于刘。三人皆籍桐城,世传以为桐城派。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憍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故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残,亲戚不免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忧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将以为智邪?则愚莫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害莫大焉;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将以为安邪?则危莫大焉。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之!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 , 是士君子之勇也。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荀子·荣辱》,有删节)

    文本二

    戊申晦 ,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 , 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注】①憍泄:即“骄媟”,骄傲轻慢。②恭俭:恭敬不放纵。③保五兵:屏除各种兵器。④桡:通“挠”。

    1. (1) 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B . 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C . 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D . 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2. (2) 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亲戚不免乎刑戮”中的“乎”,与“生乎吾前”“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手”都是介词,相当于“于”。 B . “我甚丑之”中的“丑”与“而耻学于师”中的“耻”用法相同,都属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C . “戊申晦”中的“戊申”与“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都属干支纪年,表示年份;“晦”表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 . “与子颖坐日观亭”中省略了主语“余”和介词“于”,“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中含有定语后置现象。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子认为,人要重视自己的态度言行。态度谦逊,说话和善,会给人带来温暖;态度傲慢,恶语向人,会给人带来伤害。 B . 荀子对好斗的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人忘记了自己对个人、亲人和国君的责任,其行为甚至连猪狗都不如。 C . 荀子认为,好斗的行为看似聪明、有利、光荣、安全。实际上却愚蠢、有害,会给自己招来耻辱和危险。 D . 荀子认为,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小人”和“士君子”不同,“小人”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士君子”则不顾惜生命。
    4. (4) 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 (5) 荀子认为人“斗”的原因是什么?在对“斗”与“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怎样的荣辱观?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登泰山记》)

    1.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缕                       绝:断 B . 自京师风雪                 乘:冒 C . 余始以入                    循:顺着 D . 苍山雪                       负:遭受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幽壑之潜蛟               舞:用作动词,跳舞。 B . 汶水西流                      西:用作状语,向西。 C . 当道者                  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D . 天南                      烛:用作动词,照亮。
    3. (3)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B .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C .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D .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4. (4)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赋是一种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讲究文采、韵律的古代文体,其滥觞于先秦。 B .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东岳、泰岳,古代泰山封禅是国运昌盛的重要标志。 C . 阳,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辽阳位于小辽水之南,衡阳位于衡山之北。 D . 丁未,干支纪日,古人还常以天干和地支纪年,如“壬戌之秋”中的“壬戌”。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