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上 第四章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 第1课...

更新时间:2022-08-29 浏览次数: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导体和绝缘体
  • 1. 现有六种物品:金属小刀片、塑料直尺、2B铅笔芯、食盐水、眼镜片、橡皮。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按照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

    第一类

    第二类

    金属小刀片、2B铅笔芯、食盐水

    塑料直尺、眼镜片、橡皮

    A . 状态 B . 颜色 C . 硬度 D . 导电性
  • 2.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 B . 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C . 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D . 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 3. 我们在考试时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可能导致电脑无法识别,是由于不合格的铅笔芯的导电性(填“强”或“弱”)。 
二、电阻
  • 4. 为了描述物体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引入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故其电阻会(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5.         
    1. (1) 电阻的符号是,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2. (2) 1 MΩ=kΩ;1 kΩ=Ω。
  • 6. 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导电性不受任何环境因素的影响 B . 玻璃烧红后能导电,说明导体的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 绝缘体中几乎不存在电子,所以它的电阻非常大,不容易导电 D . 一般来说,人体电阻的平均值为1000~2000 Ω
  • 7. 如图所示,电子体温计通过流过半导体制成的感温头的电流来反映人的体温,该体温计的测温原理是(   )

    A . 半导体有良好的导电特性 B . 半导体有良好的绝缘特性 C . 环境温度改变,半导体感温头的导电能力也改变 D . 测量体温时,电子体温计与人体并联
  • 8. 小军怀疑家里饮用的“纯净水”不纯净,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电学实验来验证。如图A4-3-2所示是小军设计的电路,其中A、B为两金属棒,放在玻璃杯C中。小军取一小杯“纯净水”倒入玻璃杯C中,若灯泡亮,则说明“纯净水”(填“纯净”或“不纯净”),这是因为。若灯泡不亮,则说明“纯净水”(填“纯净”或“不纯净”)。 

  • 9. 如图所示,将废弃灯泡的玻璃外壳小心打碎,留下灯头和固定两根引线的玻璃芯柱,将与之相连的灯丝去掉,利用灯头把玻璃芯柱与一只灯泡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此时灯泡发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玻璃芯柱,当玻璃芯柱加热至红炽状态时,灯泡(前两空均填“能”或“不能”)发光。这个实验说明常温下的玻璃是,高温下的玻璃变成了(后两空均填“导体”或“绝缘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