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32 类型:单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有删改)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

    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

    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

    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

    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画下句点。

    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

    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有删改)

    材料三:

    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 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

    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

    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用对比和双关的手法暗示了英国帝国主义的没落。 B .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他们”是指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 C . 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当降旗的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他没有把悲伤表现出来。 D .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到了红旗取代蓝旗,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
    2.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视角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B . 材料二认为香港曾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其能有现在的繁荣富足,和大英帝国的统治是密不可分的。 C . 彭定康离开时,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 D . 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语言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3. (3) 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 . 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 . 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 . 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4. (4)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的。
    5. (5) 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Ⅱ

    ①红军来了!红军来了!消息惊动了偏僻的村落。向往红军的农民们开始秘密开会。地主的深宅大院门户紧闭,护院的民团兵丁拿起了枪。地主的儿子腰里别着匣子枪在祠堂四周转了一圈,他家的一个佃户正在祠堂里带领穷人开会。晚上,这个佃户在地主家的后院被斧头砍死,尸体挂在院墙上。可是天亮的时候,地主家门口乱成了一团,朱毛红军距离镇子东头不远了,地主全家开始向镇子西头逃跑。青年农民们很快就集中在镇边的土道上,手里的梭镖闪闪发亮。红军的队伍走来了。这是一支衣衫破旧但队列整齐的队伍,一个年龄很小的红军吹着一支小铜号走在前面,身后步伐稳健的红军官兵有的赤着脚,有的包着脚布,有的脚上的草鞋已经磨破

    ②红军占领镇子之后,在所有的墙上写上了标语:“饥民们!向土豪劣绅要粮!”“消灭一切不公平现象!”然后,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把地主家的财物一一分给最贫困的人。广场上挤满了穷人,少年们攀在树上,一个红军干部站在广场中央开始了演讲:“穷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地主老财、国民党军阀、资产阶级都压榨我们,可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穷人创造的!不打败他们,把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夺过来,我们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农民协会万岁!暴动万岁!红军万岁!”

    ③最后,广场的土台子上走来一个留着胡子、面色很黑的人朱德。他讲话的语调很慢,对农民们讲了自己信仰共产党的经过,讲了南昌起义和红军的主张。他长者般的话语赢得了乡亲们的掌声。有人问:“我想当红军,听说当红军给发二十块钱?”朱德说:“当红军没有钱,官兵都没有钱,有一桌酒席大家一起吃,有一个南瓜大家也一起吃。”又有人问:“全世界无产阶级是什么东西?”站在朱德身边的红军干部说:“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都是阔佬,全世界的穷人都受他们的压迫。全世界的穷人和我们都是无产阶级。”“当天晚上,红军从这里出发了,刚出镇子便发现队伍后面多了不少青年农民。农民们说他们要跟红军走,因为他们对红军很满意,如果能够发给他们一袋干粮和一支枪他们会更满意。

    ④在不知道什么是梦想的时候,赤贫的农民只求能够活下去。他们常听富人们说“人生有命,富贵在天”,他们为此到神庙里祷告过哀求过,但是依旧活得一贫如洗、牛马不如。红军掀起的革命风暴让农民们很快就明白了,他们也是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不怕富人们说的那个“天”。各村各寨的贫苦农民开始向有红军的地方奔去,当一面画着他们所熟悉的镰刀和斧头的红旗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当举着那面红旗的人告诉他们穷人也有权利过好生活的时候,他们惊讶、欣喜、冲动,然后赤着脚板跟上那面红旗,无论走到哪里。这样的情景几乎能够解释二十世纪初中国所有的革命发生的根由。

    ⑤那时红军的生活艰苦异常,常常因为没有粮食,官兵们只能吃野菜和野果。在井冈山,新入伍的红军战士曾经抱怨说:“打倒资产阶级吃南瓜。”毛泽东则风趣地说:“这些新同志认为他们的敌人就是资产阶级和南瓜。”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里,令红军官兵舍生忘死的动因是:只有在这里他们才拥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世间的平等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犹如梦幻中的珍宝。红军是这个世界上官兵之间从着装到待遇几乎没有任何差别的军队。毛泽东和战士们一起尝试各种不会令人中毒的野菜,朱德有一根和所有红军官兵一样刻着名字的扁担。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红军士兵打仗、训练、学文化、唱歌、打球、种地,彼此之间没有歧视,不允许打骂。那些识字又快又多的战士,能得到一支铅笔之类的奖励,红军部队中所有的官兵都很在乎这样的荣誉。

    (选自王树增《长征》,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在探寻历史真相、把握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同时,注重发掘在极端的战争条件下所形成的信仰与精神力量。 B . 长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有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C . 毛泽东和战士们一起尝试各种不会令人中毒的野菜,朱德有一根和所有红军官兵一样刻着名字的扁担。这体现了红军官兵平等的优良作风。 D . 本文艺术地塑造了长征中红军的形象,作者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中许多感人的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军来了!红军来了!”文章先声夺人,这令人振奋的消息不仅突出了红军行动的影响力和底层民众对红军的期盼之情,也引出下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 . “可是天亮的时候,地主家门口乱成了一团”,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说明了红军革命力量对敌人的震慑作用。 C . 《长征》宏大的叙事、激情的抒写、深刻的见解、翔实准确的历史资料,以审美的方式感性地触摸长征历史,感悟精神魅力,是一部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注重虚构的文学类作品。 D . 文中多处引用红军战士以及红军领导人的演讲,这既反映出红军的感情、立场、观点,同时也增加了历史真实性。
    3. (3) 文章第①段画横线的文字有何作用?
    4. (4) 文章第④段说“这样的情景几乎能够解释二十世纪初中国所有的革命发生的根由”,结合全文与你对长征的认识,谈一谈这“根由”是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萧嵩,貌伟秀,美须髯。始,娶会稽贺晦女,僚婿陆象先,宰相子,时为洛阳尉,士争往交;而嵩汩汩未仕,人不之异。夏荣者善相,谓象先曰:“君后十年,贵冠人臣,然不若萧郎位高年艾 , 举门蕃炽。”时人不许。开元初,擢中书舍人。时崔琳、正丘、齐澣皆有名,以嵩少术学,不以辈行许也,独姚崇称其远到。十四年,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既赴军,有诏供帐饯定鼎门外,玄宗赋诗劳行。会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禄及烛龙莽布支陷瓜州,帝择堪任边者,徙嵩河西节度使,凉州事。嵩表裴宽、郭虚己、牛仙客置幕府 , 以建康军使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怀保边人。于时悉诺逻恭禄威憺诸部,吐蕃倚其健噬边。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使悉末明攻瓜州,守珪拒甚力,虏引却。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强弩四千,与吐蕃战祁连城下,自晨斗迄 , 乃大溃,斩一将,虏哭震山谷。帝大悦,授嵩同中书门下三品。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呼为亲家,仪物贵甚。初,帝委嵩择相,嵩推韩休。及休同位,峭正不相假,至校曲直帝前。嵩惭,乞骸骨。帝慰之曰:“朕未厌卿,何庸去乎?”嵩伏曰:“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因流涕。帝为改容曰:“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俄遣高力士诏嵩曰:“朕将尔留,而君臣谊当有始有卒者。”久之,进太子太师。固请老,见许。嵩退,脩莳园区,优游自怡。家饶财,而子华为工部侍郎,子衡以尚主位三品,年逾八十,士艳其荣。天宝八载卒。

    (选自《新唐书·萧嵩传》,有删减)

    [注] ①僚婿:同门女婿。②艾:对老年人的敬称。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B . 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C . 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D . 臣待罪/宰相爵位既极幸/陛下未厌/得以乞身/有如厌臣/首领且不保/又安得自遂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辈行,辈分、排行,也可指同辈的人,文中借以指学问水平相当的一群人。 B . 判,古代表示高位兼低职或出任地方官,文中萧嵩的任职属于后一种情况。 C . 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有时也借指将帅。 D . 晡,申时,即十五点至十七点,古时十二时辰之一,每个时辰等于两小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萧嵩还未做官,名声不显。相士夏荣却断定萧嵩将来比陆象先寿命长且家族兴盛,但时人都不认同相士的看法。 B . 萧嵩胜任边疆事务,有效解除边境危机。他知人善任,派将收复瓜州;他富有谋略,连续拒敌,使敌军溃败。 C . 萧嵩得到皇帝的恩赏,被人羡慕。出师远征,皇帝作诗送行;取得战功,被授予高官;与皇帝结成亲家,地位显贵。 D . 萧嵩懂得臣子进退之道。他在帝王宠眷未衰减时恳请退休,反而得到皇帝郑重挽留;退休后修园置产,安度晚年。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嵩乃纵反间,示疑端,赞普果诛之。

      ②卿言切矣,朕未能决。弟归,夕当有诏。

    5. (5) 萧嵩为什么要辞去宰相之职?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 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注] , 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 .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 .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 .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2. (2) 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想当年,”。
    2. (2) 《谏太宗十思疏》,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
    3. (3) 《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音频。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一样尖锐,时而像诗人的孤吟一样低沉;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还有尖尾鸭飞翔时“嗖—嗖—”的声音,像是谁在弹拨绷紧的弓弦,而后,水面上便立起无数挺拔的羽尾,搅着一朵朵小浪花,原来是它们扎进水里找到食物,完成了一个优美的倒立;细听,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在向父母要吃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

    1. (1)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著作——《本草纲目》。 B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 . 这末一句又击中了我——说实话,当时我真的动了回家的念头。 D . 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 (2) 比喻具有相似性,通感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他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7. 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②《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等影片通过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故事,③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④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⑤不仅三部影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营造了热烈浓郁的文化氛围,⑥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信心。⑦三部影片诠释了献礼片的新内涵,掀起了国庆期间新的观影热潮。

  •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做好冰雪进校园之前的一切资源统筹工作。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区。到2020年计划遴选2 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 000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宋学义腰与左眼受伤,退伍后一直靠“腰卡”支撑上半身度日,一生务农,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1971年因病去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另一幸存者副班长葛振林的儿子说:“父亲从不以英雄自居。尽管事迹登了报,上了课本,被拍成电影,但他从不主动谈当时跳崖的事,在家没跟我们谈过一次这件事。”

    电影《英雄儿女》王成原型之一蒋庆泉重伤昏迷被俘,战后释放回国,受尽委屈,回到老家隐姓埋名,直到记者找到战时与他通话的另一话务员,才承认自己确实喊出过“向我的碉堡开炮”的壮语。

    广西龙州烈士陵园,在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关心、当地政府支持、参战老兵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1979年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的332名失踪烈士“英名墙”,于2019年3月12日落成揭幕。同时,陵园为龙州县烈士陵园2 000多名革命烈士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面对国家与民族的危亡,英雄可以奉献青春甚至生命,呼叫“向我开炮”;面对荣誉与委屈,却选择沉默。在浮躁、世俗、功利的当代,面对英雄或站在“英名墙”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以“共和国的青年想对你们说”为副标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