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5 /5.1《论语》十二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语文5.1...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下列加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食无饱     求:追求 B . 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 . 君子于义     喻:知晓,明白 D . 质胜文则     野:粗野、鄙俗
  • 2. 下列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仁     而:如果 B . 小人喻利     于:在 C . 不亦重     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D . “恕”乎     其:它
  • 3. 下列各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 . 敏于事而慎于言 B . 可谓好学也已 C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 . 士不可以不弘毅
  • 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 .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许多教学理论。 C .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 D . 南宋时,朱熹把《诗经》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称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
  • 5.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B .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 . 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 . 士,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也泛指读书人。本文中就是后一种用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 ,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

    [注] ①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十分抽一。②二:十分抽二的税。

    1. (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段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 B . 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减轻百姓的经济负担。 C . 按照时令,役民于时,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 . 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2. (2) 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 (3)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 (4)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不知怎样对待礼的句子是:“?”
    2. (2) 在《论语·里仁》中,“”是孔子略显夸张的说法,表达了对“道”的渴慕之情,也凸显了仁人志士对于生命意义的定位。
    3. (3) 《论语·里仁》中孔子用“”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4. (4) 《论语·泰伯》中的“”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5. (5)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称赞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6. (6) 在《论语·子罕》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死后,其弟子将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初“墓而不坟”。历代经过多次修葺营造,孔林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中国氏族墓葬群。

    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剁成肉酱,他就像一棵老树连遭雪裹雷击,(奄奄一息/朝不保夕),唱起了哀歌“泰山要倾倒了,栋梁要毁坏了,哲人要辞世了”。(果然/结果),他不久就去世了,弟子们举行了葬礼,于是有了眼前的孔子墓。

    孔子墓坐落在孔林入口处西北面一座红垣环绕的院子里。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坟堆,高不过五米,前有孔子后代立的两座普通的石碑,碑前用泰山封禅石垒成的供案,大概是墓地唯一的奢侈物。以孔子的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墓地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墓冢朴素也是因为孔子死时不受诸侯重视,政治和社会地位不高,也就葬得不(隆重/庄重)。________,如苍松翠柏侍立的神道、气势宏伟的万古长春坊、端庄肃穆的至圣林坊,尽显高贵与排场。好在古人头脑没有过于发热,孔子墓核心部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面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1. (1)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朝不保夕     果然     不可思议     隆重 B . 奄奄一息     果然     匪夷所思     隆重 C . 朝不保夕     结果     匪夷所思     庄重 D . 奄奄一息     结果     不可思议     庄重
    2. (2) 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随着孔子的地位在历朝的不断攀升,孔子墓添加了许多包装 B . 孔子墓后来添加了许多包装,是因为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 C . 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是孔子墓后来添加了许多包装 D . 孔子墓后来添加了许多包装,表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
    3. (3) 文中画框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 10.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任选一组,完成问题。

    A组:

    ①子曰:“__________,鲜矣仁!”

    (《论语·学而》)

    ②子曰:“__________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B组: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子曰:“君子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③子曰:“君子__________,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1. (1) 横线处均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请根据原文将句子填写完整。
    2. (2) 并说明该组句子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