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必修(上)历史 第6课 从隋唐盛...

更新时间:2022-08-31 浏览次数:4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下·邢台开学考) 唐朝贞元以后,政府开始征收茶税,之后又实行禁榷制度,把茶的产销收归官营。材料反映出当时(    )
    A . 政府鼓励官与民争利 B .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受阻 C . 饮茶已蔚然成风 D . 茶税是政府的重要财源
  • 2. (2021高一下·大竹期中)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 .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B .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C .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 3. (2022高一下·扬州开学考) 唐朝实行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以下举措属于唐太宗时期的是(   ) 
    A . 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 B . 与吐蕃“长庆会盟” C .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 . 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 4. (2021高三上·长治月考) 《逸周书·谥法解》说:“益者,行之迹也。”谥号就是根据死者生前的德行和功绩而给定的一个寓褒贬的称号。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
    A . 秦始皇 B . 隋炀帝 C . 宋神宗 D . 明崇祯帝
  • 5. (2021高二上·定远月考)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言论的事例是( )
    A . 设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者 B . 发动“玄武门之变” C . 在洛阳亲自召见玄奘 D . 派文成公主人藏和亲
  • 6. (2022·广东模拟) 隋文帝采纳高颖的建议,行输籍之法,“定其名,轻其数,使人知为浮客,被强家收大半之赋;为编氓、奉公上,蒙轻减之徵(征)。”后人认为“隋代之盛,实由于斯”,这是由于输籍法的推行(   )
    A . 促进了人口流动 B . 调整了租佃关系 C . 增加了政府编户 D . 稳固了均田制度
  • 7. (2021高一上·永吉期中)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 8. (2021高三上·西宁开学考)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
    A . 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 .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 .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 . 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 9. (2021·安庆一模) 李白因为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也被捕入狱。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他才免于一死,流放夜郎。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 犷 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 . 唐朝以民为本的法律文化理念 B . 唐朝纲常伦理得到强化 C . 李白对于唐朝诗歌的突出贡献 D . 佛教思想影响唐朝司法
  • 10. (2021高一上·高昌期中) 中国古代历史上多次出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治世局面,其中出现在唐朝时期的是(   )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开元盛世  ④康乾盛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1高二下·德清月考) 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 . 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 . 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 . 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 . 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 12. (2021高二下·乌鲁木齐期中) 史载唐太宗时曾有人奏请修复长城,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唐太宗这一认识来自(   )
    A . 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B . 北方已纳入羁縻府州中,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 . 重视经济发展和休养生息,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 . 唐太宗的“存百姓”思想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 13. (2021高一上·薛城期中) 西周建立后,周公营建洛邑,将商代“顽民”强行迁移到这里,以军队驻守。隋炀帝即位后,深感“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认为必须“因机顺动”营建东都洛阳。两朝营建洛阳(   )
    A . 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B . 旨在控制前王朝的残余势力 C . 力图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D . 反映了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 14. (2022·河南模拟)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前期下行文书的类别为:“凡上之所以逮下,其制有六,日制、敕、册、令、教符(注:天子日制、日敕、日册,皇太子日令,亲王、公主口教。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日符)。“符”是当时政令传达最为正规的文书。这反映出唐代(    )
    A . 政务运行较为规范 B . 地方势力的日益膨胀 C . 君主权威遭到削弱 D . 尚书省成为决策中枢
  • 15. (2021高三上·六安月考) 《唐律疏议·名例》在谈到立法宗旨时指出,圣人(国家)立法的直接目的是“防其未然”,其深远意图则是“存乎博爱”,而圣王(国家圣主)为此之所以要动用刑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由此可见,唐代法律(   )
    A . 顺应了普通民众的意愿 B . 为君主实施仁政提供保障 C . 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 . 体现“德主刑辅”的理念
  • 16. (2021高一上·重庆月考) 621年,李世民创办了文学馆,搜罗贤才。馆中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李世民此举(    )
    A .   抑制了前代门阀势力的扩张 B . 奠定了贞观治世的人才基础 C . 开启了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 D . 实现了唐代政权的和平转移
  • 17. (2023·宿松模拟) 《新唐书》:“永徽(唐高宗年号)中……分田其后豪富兼并贫者失业,于是诏买者还地而罚之。”《宋史》:“公田最为民害,捻怨召祸,十有余年。自今并给佃主,令率其租户为兵。”由材料可知(     )
    A .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土地政策 B . “土地”是古代政府赋税的保证 C . 土地政策的调整与农民的反抗有关 D . 现实问题影响着土地政策的制定
  • 18. (2021·广元模拟) 唐代参与体育活动的女性遍及社会各个阶层。诗人王建的《宫词》描写宫廷妇女的游艺生活,所涉项目包括乐舞、打球、竞渡、射猎、弹棋、博弈等。广大平民妇女以及优伶、伎女等,也都能在闲暇的时间,加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 妇女成为建设的主要力量 B . 政府实行重武轻文的方略 C . 理学的社会影响有所减弱 D . 崇尚健壮武勇的社会风气
  • 19. (2021高三上·辽宁期中) 唐朝时,面对考生众多而又要选拔人才的情况,主考官专挑那些生僻、容易混淆的偏题、怪题进行考查。“今之明经者,主司不详其述作之意,每至帖试,必取年头尾月,孤经绝句”。据此可知,当时的帖经考试(   )
    A . 提高了参加科举的门槛 B . 降低了科举选才的公平性 C . 影响了人才选拔的效度 D . 加深了考生对经典的理解
  • 20. (2021·漳州模拟) 诗词谚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表1诗词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

    表1

    选项

    诗词或谚语

    解读

    A

    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B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代青瓷的美丽色彩

    D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

    边境战争阻碍宋代经济发展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2·满洲里三模)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到唐中叶百余年间,随着政治方面诸多矛盾的滋长,社会经济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使得现行的财政制度无法继续执行。唐前期长期实行的均田制,至安史之乱后已完全崩溃,庄园制逐渐形成。唐政府在财政改革中为了适应土地制度的发展形势,废除了均田制,确立了庄园制。庄园制是随着两税法的确立而确立的,私人田庄、皇庄、寺院田庄大量出现,庄田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土地制度。庄园制下的土地可以买卖,唐后期丞相李德裕的平泉庄,经过三次转卖才到了他手中。出卖土地不限于贫苦农民,买入土地的也不限于富贵之家。土地进入流通领域为土地再分配提供了条件。这种分配不是由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即政府部门的行政手段支配的,而是由经济手段完成的。土地占有在自我调节的再分配中,同样存在着占有不公的现象,如有的人所占有的田庄达上万亩,而有的人只有十几亩;地主阶级普遍占有土地,而不少农民却失去了土地,为庄园主当佃农和雇工。

    ——摘编自叶振鹏主编《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中叶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中叶土地制度改革。
  • 22. (2022高三下·贵阳月考)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统一全国后,承隋之制,地方政区最初仍为州(郡)县二级制。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渊“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较多的州级政区必然要多设官吏,不仅增加唐王朝的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便以“山川形便”为标准,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域,对州县长官进行监察。每道置采访使,下到各州县依照“六条”进行监察,采访使不设固定治所,监察有一定期限。唐初还规定,采访使监察时,“若能抗辞直笔,不惮权豪,仁恕为怀,黜陟咸当,别加奖擢,优以名器”。此外,太宗还大规模压缩了地方一级行政组织基数并将地方最高长官州刺史名字记于屏风之上,“坐卧恒看”,得其才否优劣之状“辄疏之下方”,作为升降废置的参考。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整治改革,切中时弊,措施得当,基本理顺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地方行政区划的混乱局面。

    ——摘编自许正文《论隋代及唐前期的政区整治与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物识,分析唐初地方行政区管理整治与改革的意义。
  • 23. (2020高三上·汕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前期留居长安的“胡客”“胡商”达4000人之多,其中很多人为唐朝立有战功,他们地位优越,以至置田地、营第宅,娶妻纳妾。同时,当时寓居广州的“蕃客”更达20万人之多。这些外国人开始有许多是与汉人杂居的,但随着人数的增多,逐渐相聚在一起,从而形成“蕃坊”。对于蕃客聚居的“蕃坊”,唐政府专设蕃长或都蕃长领之。唐前期对华夷杂处、婚嫁为亲、蕃商购置田宅,总体是比较宽松的。据记载,当时广州出现了“近日中书尽是蕃人”“市肆美利皆归之”的现象。《唐律》中甚至还制定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第一个涉外条文:“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即同一国家或种族的人之间自相犯者,依其本国(或本族)的习俗、法律处理,由蕃长裁判执行;不同国家或种族的人相犯,则以唐朝的法律处理。随着纠纷日渐增多,唐中期后逐渐加强了对外国侨民的管理,特别是对沿海“蕃商”的管理。

    ——整理自邱树森《唐宋“蕃坊”与“治外法权”》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前期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代外国侨民管理政策的特点。
  • 24. (2021·曲靖模拟) 【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大索貌阅”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建立严密的保、闾(里)、族(党)等基层组织,继而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令全国州、县“大索貌 阅”,即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年龄,逐一与本人的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虚报年龄,诈老诈小。一旦 发现不实,里正、党长等乡官皆配流远方。同时还规定堂兄弟以下一律析籍分居,各为户头。又 悬赏令互相到告。通过检括,共括出壮丁四十四万余,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余。“大索貌阅”的结 果,使政府直接控制的丁 口数大为增加,从而扩大了国家税源。

    —摘编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索貌阅”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索貌阅”措施的影响。
  • 25. (2021·汕头模拟)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前期留居长安的“胡客”“胡商”达4000人之多,其中很多人为唐朝立有战功,他们地位优越,以至置田地,营第宅,娶妻纳妾。同时,当时寓居广州的“蕃客”更达20万人之多。这些外国人开始有许多是与汉人杂居的,但随着人数的增多,逐渐相聚在一起,从而形成“蕃坊”。对于蕃客聚居的“蕃坊”唐政府专设蕃长或都蕃长领之。唐前期对华夷杂处、婚嫁为亲、蕃商购置田宅,总体是比较宽松的。据记载,当时广州出现了“近日中书尽是蕃人”“市肆美利皆归之”的现象。《唐律》中甚至还制定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第一个涉外条文:“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即同一国家或种族的人之间自相犯者,依其本国(或本族)的习俗、法律处理,由蕃长裁判执行;不同国家或种族的人相犯,则以唐朝的法律处理。随着纠纷日渐增多,唐中期后逐渐加强了对外国侨民的管理,特别是对沿海“蕃商”的管理。

    ——整理自邱树森《唐宋“ 蕃坊”与“治外法权”》

    1. (1)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前期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唐代代外国侨民管理政策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