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东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9-11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34分)
  • 1.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1) 出于其类,。(《孟子•公孙丑上》
    2. (2)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
    3. (3)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4. (4) 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 (5)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6)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 (7)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寓情于景,渲染了哀伤愁恻的气氛,奠定了全诗凄凉、伤感的情感基调。
    8. (8)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语文世界风光无限。在这里,我们跟随莫怀戚到田野散步,感受到了亲情的温;跟随鲁迅先生认识了和ǎi的寿镜吾老先生;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踪迹,感受了色彩斑澜的大自然;我们还聆听了“至圣先师”孔子的教 , 认识了懂礼识仪的小朋友陈元方,感受了曹操气吞日月的bó     大胸襟。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寻     和ǎi      

    2. (2) 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 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团活动中,喜欢体育的同学,参加篮球队;喜欢美术的同学,参加书画组。大家各得其所 B . 一场阔别已久的大雨,淅淅沥沥地飘洒下来,虽说伴有些许寒凉,但仍然是最轻柔的乐章。 C .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前程,一路坦途,花枝招展 D . 同桌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笔。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 C . “热忱”和“热情”是同义词,“愿意”是动词,“传统”是名词。 D . “令尊”“垂询”“高见”“久仰”是敬辞,“舍弟”“拙作”“见谅”“惠顾”是谦辞。
  • 5. 实验中学将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活动一:标题设计师

      活动之前,七1班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名人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 (2) 活动二:友情歌颂赛

      请仿照示例,再仿写两个关于“友情”的句子。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

    3. (3) 活动三:加友辩论会

      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字左右)

  • 6.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B . 衍太太唆使我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她是个表里不一,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兴风作浪的人物。 C . 在矿路学堂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他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D .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先生最为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黄香扇枕三个故事。
  • 7.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

    文中“他”是谁?同为医生,选文中的“他”与《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天地。(36分)
  • 8.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 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兵部武选司杨继盛因弹劾权奸严嵩,被诬害处死。明卿即吴国伦倡议为杨继盛赠礼送葬,被严嵩贬为南康推官。此时作者正在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李攀龙写了这首七绝。②飒飒:风雨声。③楚:指江西,古为南楚。④怜:怜惜。⑤逐客:被贬逐的官员,即明卿。

    1. (1) 诗的前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2.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歌的后两句。
  • 9. 文言品味。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着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②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③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④于事而慎于言 ,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⑤。”(《学而》)

    【注释】①孔文子,卫国大夫 ②文,谥号 ③识(zhì):记住 ④敏:勤勉 ⑤也已:语气词,表肯定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①好之者不如之者                ②三军可帅也 

      ③见不贤而内自也                ④人不倦     

    2. (2) 请用 “/”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敏 于 事 而 慎 于 言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 (4)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对学生有怎样的要求?分别结合甲乙中的一则论语简要分析。
  • 10. 美文欣赏。

    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

    ①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

    ②他的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少年嘟着嘴不理,脸上是厌烦。列车快停靠站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准备下车给儿子买吃的东西。他对少年说:“你父亲真好。”

    ③少年看了一眼他,不说话。他忍不住继续说:“小伙子,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本来是随口说的一句话,说完,他的心却倏地疼了起来。

    ④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他忽然觉着这句话其实是对多年前的自己说的!在他过往的青春岁月里,他曾翻来覆去地伤害最疼爱他的人,而那人即使伤心到心碎,也停不下爱他的脚步。

    ⑤他幼年丧母,父亲在电器厂做工,每天夜里12点多才下班。但每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每当他捧起碗把牛奶喝完,父亲总会拿毛巾为他擦净嘴角的奶渍,喜滋滋地说:“俺小嘉肯定能长高个儿。”

    ⑥那淳香的牛奶滋养了他的生命,贯穿了他整个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从没有用心注意过父亲困倦的双眼,疲累的身体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

    ⑦读初中后,他的身高果然向上猛蹿了很多,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他,极度叛逆,尤其是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一落千丈,和父亲的话也少了许多。看他荒废学业痴迷游戏,父亲打过骂过也求过他,但他不为所动。高考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上网。父亲找到他,拉着他回家。他愤怒地冲父亲喊:“回家我也不学!” 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⑧高考后,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父亲送他到省城高中复读。但他的心思仍不在学习上,常找借口向亲戚要钱上网。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一次他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动起手来,老师斥责他,他和老师吵。那天下午,父亲被通知来到学校时,一脸的惶恐不安,额头上沾满细密的汗珠,不停地跟在老师身后赔笑脸,说好话。

    ⑨看他毫不在乎,父亲气得颤声问:“小嘉,如果将来你的孩子这样气你,你会怎样?会不会像我一样难受?”他像个胜利者,头发一甩,没心没肺地说:“我不结婚,不要孩子,他气不着我!”父亲怒不可遏地拿起身边的扫帚要打他,他脖子一伸:“给,你打!”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

    ⑩他哪里知道,父亲的心在滴血。他把父亲的心伤成一片片的。

    ⑪他复读了两年,也让父亲失望了两年。看他不思进取,父亲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送他到国外读大学。父亲花了毕生的积蓄,卖了还没有住进的新房,才凑够他去韩国读书的费用。

    ⑫有一天晚上,姑姑陪父亲一起回家。他在卧室睡觉没有开灯,他们以为他没有在家。“天这么晚了,你坐在楼下干啥?”姑姑问。“没啥,就是想静一静。”父亲说。“是不是后悔送小嘉上学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别让这钱打了水漂。”“没后悔,兴许……出去锻炼锻炼,他能学好。只要他有学好的可能,我就不怕这钱打水漂。”

    ⑬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第一次认真思考父亲的话。

    ⑭异国4年,离开了父亲温暖的怀抱,他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对生活,对父亲,对爱,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悟。毕业后,他在北京一家韩资企业工作,每天就像一只旋转的陀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快节奏的生活。不知什么时候,他变得越来越像父亲,处处精打细算,每次回家,为了节省80元的路费,他宁愿坐夜班车回家。

    ⑮人生的经历让他成长。当他尝过生活百味,才终于明白父亲的爱。他们曾有过8年的战役,最终父亲用不离不弃的爱挽救了他。他深深地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最疼父亲的那个人,就像父亲当年爱他一样。

    1. (1) 通读全文,思考父亲做了哪些事情“挽救了他”?请分点作简要概括。
    2. (2)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但每天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父亲举起的手在空中晃了晃,最终又无奈地放下。(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3. (3) 第⑬段中写道:“那晚,他很久没有睡着……”“他”为什么没有睡着?请你写一段话来描述“他”那时的心理活动。
    4. (4) 对于本文所说的“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联系文本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谈谈想法。
三、写作实践。(50分)
  • 11.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那逝去的时光里,有多少往事值得我们去追寻;追念无忧无虑的童稚时光,追思无微不至的亲情关怀,追忆和谐美好的人际交往——从中我们总能咀嚼出人生的美好。

    请以《美好的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写成记叙文;         ⑵字数不少于600字;

    ⑶卷面整洁,书写工整;⑷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