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定远县炉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周初在“册命”典礼上,周王宣布封疆的范围、土地的数量,并将区域里的臣民一起赐予受封者,受封者则接受周王赏赐的官爵、奴隶、礼器和仪仗等。“册命”典礼(    )
    A . 巩固了周王的大宗地位 B .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 加剧了诸侯争霸的现象 D . 建立了封建官僚政治体系
  • 2.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孔子在政治上尊崇尧、舜、文、武、周公,赞扬西周的制度,认为大至国家,小至家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以一定的伦理来维系,但他的主张在他周游卫、宋、陈、蔡、楚等国时均不被采纳,很多国家却自然而然地实施了以法治国的方针。这主要由于(    )
    A . 儒法相驳而不兼容 B . 克己复礼违背民意 C . 崇尚法治符合潮流 D . 法家思想卓然出众
  • 3.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中国梦”是(    )
    A . 希望皇权至高无上,强化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B . 准备开创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 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专制 D . 废除丞相制,取消中央及地方官员世袭制,选贤任能
  • 4.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有学者指出,西汉王朝的和亲政策不是妥协的、屈辱的、缓和双方矛盾的政策,更不是企图通过联姻来建立一种罢战言和的政治关系的政策,而是一种凭借西汉经济、文化优势去臣服匈奴的进攻性政策。这一观点关于和亲政策的合理性在于(    )
    A . 少数民族逐渐归属中央政府的管理 B . 解决了双方长期积累的分歧与矛盾 C . 促进了双方和平性的民族交融局面 D . 形成了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多元化
  • 5. (2022高一上·成都期中)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所反映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井田制的崩溃和私田的大量开垦 B . 土地私有制的确定与推动 C . 生产工具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D . 政府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 6.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西周末期,思想家史伯基于《易》(西周占ト相关论著)和《诗》(古代民间诗歌及贵族祭祀唱词)中对自然界和社会矛盾的描述和揭露,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这表明“和而不同”观念(    )
    A . 植根于久远的传统 B . 蕴含朴素的唯物论 C . 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D . 未引起官方的重视
  • 7.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生当其时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对当时诸侯、大夫的“非礼”行为,总是深恶痛绝并予以严厉批评。孔子这样做,是出于(    )
    A . 宣扬其仁政思想主张 B . 恢复并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C . 克己复礼、知礼上进 D . 适应春秋争霸战争的需要
  • 8.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片,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本质含义是(    )
    A .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 9.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岭南之坳井入嗪版图后,秦始皇设置了岭南三郡。但与内地诸郡不同的是,岭南三郡采用设“尉”不设“守”的特殊形式,“乃置南海尉以典之,所谓东南一尉也”。这一措施(   )
    A . 导致秦王朝二世而亡 B . 说明岭南地区政局不稳 C . 是先秦分封制的延续 D . 不利于现固秦王朝的统一
  • 10.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汉末天下大乱,汉献帝全无皇帝的尊严,袁术完全无视其存在,公然自立为帝,成为对手攻击的有力借口,很快败亡;曹操始终没有迈出取而代之的最后一步,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反映了(    )
    A .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 社会对君权神授的蔑视 C . 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力强大 D . 豪强地主势力威胁皇权
  • 11.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皇帝执位的礼仪。公元前200年首次朝会,按叔孙通制定的礼仪进行,刘邦前呼后拥而出,群臣震恐肃敬,不敢仰视,更不敢喧哗。刘邦很高兴,说今天我才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这反映出,叔孙通制定礼仪的出发点是(    )
    A . 继承秦朝的皇帝制度 B . 稳固封建等级秩序 C . 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D . 加强中枢机构权力
  • 12.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下表所示史料摘编自《汉书·高帝纪》。它们可以用来论证汉初(    )

    高帝五年

    故粤王无诸(越王勾践后裔),世奉粤……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

    高帝十一年

    遗陆贾因立佗(赵佗,秦末南越国的建立者)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

    高帝十一年

    诏封南武侯织(织,南海国的建立者,为百越部落人)为南海王。

    A . 中央集权日渐加强 B . 边地治理的灵活性 C . 专制体系逐步完善 D . 对外政策的开放性
  •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汉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
    A . 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 . 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 . 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 D . 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 14.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据《魏书》记载,太和十年四月,孝文帝“始制五等公服”,八月,“给尚书五等品爵以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十一年正月,“诏定乐章,非雅者除之”,还通过圆丘祭天、方泽祭地、辟雍兴教化等方式倡导儒家礼仪建筑。孝文帝此举(    )
    A . 弱化了鲜卑贵族的地位 B .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 . 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 D . 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 15.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下图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文化习俗的演变,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对孝文帝改革做出评价:“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有的有了。”这说明(    )

    A . 汉民族文明对少数民族文明的单向融合 B . 汉胡文化交流有利于隋唐文化包容性的发展 C .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 导致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文化消失
  • 16.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朝集制度,始于唐初,本是地方政府定期委派朝集使向中央上贡物品、汇报治情,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朝集使还要“校吏能(考察地方官员治理能力)”和“举贤良”。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时(    )
    A . 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B . 官吏腐败现象得到根治 C . 选官方式开辟了新途径 D .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监察
  • 17.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武则天统治期间,修订《姓氏录》,禁止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豪族通婚。这些措施(    )
    A . 破坏了民众的婚姻自主权 B . 清除了政治上的异己势力 C .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 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 18.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汉代地方长官拥有自己选用部属的权力,儒生、文吏是其主体,长官通过辟召、给禄等媒介与之结成主从关系。到唐代前期,州县长官无权任用部属,任用之权全部集中于吏部。这反映出,唐代前期与汉代相比(    )
    A .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发展 B . 官僚队伍不断壮大 C . 官员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D . 选官制度逐步完善
  • 19.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据唐朝张途记载:“(安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这反映出当时安徽(    )

    ①铁犁耕作技术进步    ②祁门经济封闭性强

    ③以茶为业,获利颇丰    ④徽商群体已经形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20. (2022高一上·安徽期末)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 .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 .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 D .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 21.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东汉在察举之后,规定对于人才的选拔,要先经过考试,而后量才录用。一般是将考试的内容,书之于简策,令被举之士“成以书对”,皇帝亲览其策,策试高第而举任要职。这一举措( )
    A . 取消了地方官对选官的参与权 B . 使得察举的对象发生转向 C . 造成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D . 为科举制提供了历史借鉴
  • 22.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据《新唐书》载,武周以前“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文,但以不预关中集团(武将功臣世家)之故,致遭屏抑者”。武周政权建立后,“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陈寅恪谓之“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武周时期“社会革命”的加速主要得益于(    )
    A . 科举取士的完善 B .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门阀士族的崛起 D . 庶族地主的衰落
  • 23.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归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本为边远民族“归服而受其(中原)教化”之意,后引申为外国人为中国效命。纵观唐朝历史,愿意“归服而受其教化”的外国人甚众,官至宰相者便有二十四人,占唐朝宰相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左右。这表明(    )
    A . 唐朝实施较开明的对外政策 B . 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的同化 C . 唐朝继承了汉朝的民族政策 D . 丝绸之路便利了人才的流动
  • 24.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据载,唐代的佛寺中,有的信徒在念诵《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有的僧侣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方式。这些现象反映出(    )
    A . 唐朝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明 B . 佛教开始出现中国化的趋势 C . 儒家的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D . 儒、释、道思想在融合中逐步发展
  • 25.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529—595年)在其《颜氏家训·治家》中记述:“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讼。”这段记述能够反应当时在邺下地区(    )
    A . 妇女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B . 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 C . 商品经济的繁荣致风气开放 D . 因战乱动荡导致妇女地位上升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 26.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之后,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机会。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汉初,官吏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邮、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随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优秀人才,并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设立太学。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变部;”……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汉武帝和唐朝官员选拔制度及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时期还采取哪些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
  • 27.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朝沿用的是秦朝的钱币,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铸钱币,钱币杂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而货物赶不上钱币的增量,因此出现了通货膨胀。在景帝的时候,虽然朝廷镇压了七国之乱,但是诸侯国在地方上还是很有势力,依然对中央构成威胁。汉武帝时期,在外面,汉朝多次同匈奴进行决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

    ————摘编自《百度文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

  • 28.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历代王朝重视调整选官制度以适应统治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实行世官制。王朝主要行政长官都由国王的至亲担任,这些人身兼二任,既是自己封地的主人,又实施受任于王朝的行政长官。“公有公门,卿有卿门”,当贵族因其罪过被国剿灭或削夺封号时,才能同时失去其官职。嫡长子以外的贵族子弟的封号是世代递降的所以有许多贵族子弟最后沦为平民,与此相联,其行政官员也依次递降。所以有许多贵族子弟最后沦为平民,与此相联,其行政官员也依次递降

    ——摘编自林新奇《中国人事管理史》

    材料二:汉武帝在元光元年(前134年),正式领布了察举的命令,命令每郡国要向中央察举人才。东汉时期,被察举者有一年任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若不胜任,就要被撤換顺帝采纳左雄建议,用贤才必须经过严格考试,一考儒家经典,二考文书、表奏。“诸生通章问,文吏考笔,得考选。”公府初试后,还要在端门(御史台)复试。

    ——摘编自王文新《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领导选任》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世官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与此制度相关的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东汉改革察举制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东汉察举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