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 1. (2022七下·定远期末) 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
    A . 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B . 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 C . 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D . 瓦舍正在讲岳飞等英雄故事
  • 2. (2022七下·定远期末) 把长江流域日益增长的财富供给京城的朝廷和东北边陲的驻兵,是中古代当政者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措施与解决该问题相关的是(    )
    A . 开辟丝绸之路 B . 创立行省制 C . 开凿大运河 D . 转移经济重心
  • 3. (2022七下·定远期末) 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对隋唐时期主要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
    A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4. (2022七下·定远期末) 日本援华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深厚的人文渊源。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 . 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 . 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 .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5. (2023七下·巴中期末)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    )
    A . 平定了安史之乱 B .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 6. (2022七下·定远期末) 宋太祖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十分重视发展文教事业。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这一治国思想的是(    )
    A .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 B . 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 C . 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D .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 7. (2022七下·定远期末)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穿越小说。假如红红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的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但前来索取岁币的契丹和党项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在草市游玩的孩子的安全。据此可以推断,红红同学穿越到了(    )
    A . 唐朝长安 B . 北宋东京 C . 南宋临安 D . 元朝大都
  • 8. (2022七下·朝阳期中) 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    )
    A . 描写杭州的美丽景色 B . 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C . 歌颂汴州的繁华富庶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 9. (2024九下·开州模拟) 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 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 . 百家争鸣,学术自由 C . 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D . 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 10. (2022七下·定远期末)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努尔哈赤 D . 赵匡胤
  • 11. (2023·定远一模)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由此可见元朝时期(    )
    A . 出现了民族交融现象 B . 注重减轻人民负担 C .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 . 采取民族歧视政策
  • 12. (2022七下·定远期末) 宋元时期的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史论不能反映宋元时期特征的是(    )
    A . 宋朝初年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北宋政权的稳定 B . 苏轼的词深刻反映了北宋灭亡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C .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 . 元朝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影响深远
  • 13. (2024七下·章贡期末) 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A . 民族关系融洽 B . 科学技术发达 C . 对外贸易繁盛 D . 军事实力强大
  • 14. (2022七下·定远期末) 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25岁状元赵秉忠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见图)。在该卷中,赵秉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 答题的内容,只涉及“四书”“五经” B . 按照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答题 C . 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后四个部分每部分两股对仗 D . 答卷中,尽兴发挥自己对朝政的独到见解
  • 15. (2022七下·定远期末) 1415年,郑和及其船队在归国途中帮助了苏门答腊国王平定了叛乱,达到了“诸番镇服” 的效果。随后,非洲东海岸和东南亚诸多国家纷纷来华朝贡贸易。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 . 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 B . 促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 C . 平定了东南沿海倭寇叛乱 D . 推动了明朝朝贡贸易的发展
  • 16. (2023七下·清苑期末)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多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反映出(    )
    A . 李时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B . 《本草纲目》结合实践,内容全面 C . 明朝时传统医学发展至顶峰 D . 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重药食同源
  • 17. (2022七下·定远期末) 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据此,康熙帝(    )
    A . 设置澎湖巡检司 B . 促使荷兰殖民者投降 C . 在台湾正式建省 D . 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 18. (2024七下·合江期末)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间阎(泛指门户、人家)日千,鳞次栉比”。吴江县盛泽镇在清朝前期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清朝时湖北的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
    A .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 .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 .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 .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 19. (2022七下·定远期末) 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 对外政策的变化 B . 封建制度的没落 C . 军事实力的落后 D . 文学艺术的衰败
  • 20. (2024八上·武威开学考)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高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    )
    A . 李白关汉卿苏轼曹雪芹 B . 苏轼曹雪芹李白关汉卿 C . 苏轼李白曹雪芹关汉卿 D . 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
  • 21. (2022七下·定远期末)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
    A . 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B . 蕴涵更高艺术价值 C . 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D . 符合晚清政治需要
  • 22. (2022八上·高州开学考) 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
    A . 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 B . 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 C . 吴三桂引清军攻入北京 D . 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北京
  • 23. (2024七下·沅江期末) 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宋代。过春节时,你会遇到的情况有(    )

    ①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    

    ②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守岁”

    ③早起登高,祝福新年    

    ④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4. (2022七下·定远期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于(    )
    A . 苏轼《水调歌头》 B . 苏轼《中秋月》 C .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 辛弃疾《太常引》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 25. (2022七下·定远期末) 辨别下列史实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 (2) 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3. (3) 宋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4. (4) 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边。
    5. (5) 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越剧。
  • 26. (2022七下·定远期末) 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的朝代.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宋代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材料二: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城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在他的一幅美术作品中对东京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描绘,这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哪一地方成为著名的瓷都?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何时?
  • 27. (2022七下·定远期末) 某校七年级(3)班围绕“古代人民社会生活众生相”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也来参加。

    【回首唐宋】

    材料一: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

    ——李处权《士贵要予赋水轮》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南宋社会生活史》

    【对话明清】

    材料三: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人口1920万人,康熙九年(1670年)全国人口1939万人,乾隆八年(1743年)全国人口15000万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全国人口31000万人。

    ——摘编自高王凌《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材料四: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1. (1) 材料一所指是唐朝发明的哪种农业工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农业工具的优点?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的“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举出两例)。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写出两点)。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
    5. (5) 【感悟历史】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悟?
  • 28. (2022七下·定远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第一节    技术进步和唐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唐代江南农具的改造…各类农具作用和牛耕工具种类已经颇为齐备,例如江东犁(注:一说为曲辕犁,因出现于江南地区得名)的广泛使用。

    第二节    技术进步和宋代江南的水利、农业。

    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巳配套,如秧马“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技术进步和宋代航运业的发展。

    第五节    技术进步和唐宋治全、制造业的成就与局限。

    ——摘编自郑学檬著《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
    2. (2)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