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 1. 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分别是( )
    A . 齐、楚、赵 B . 韩、赵、魏 C . 楚、燕、韩 D . 秦、齐、魏
  • 2. 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
    A . 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较多 B . 交战区域广,人民深受其害 C . 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扩展疆域 D . 持续时间较长
  • 3. 唐朝诗人胡曾在其诗《流沙》中描述了战国时期“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战乱局面。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战役是( )

    ①阪泉大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诸侯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商鞅变法 D . 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
  • 5.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 B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 废井田,开阡陌 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 6.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中的这段话体现了商鞅变法的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奖励耕战 C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 . 确立县制
  • 7.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工程修建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灵渠 D . 长城
  • 8. 据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祀李王,络绎不绝。”材料中蜀人在完成插秧后供奉祭祀的“李王”应是( )
    A . 李冰 B . 李耳 C . 李斯 D . 李悝
  • 9. 实物史料和图片材料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的发展变化。观察下面图一、图二,通过比较最能说明( )

    A . 建筑技术的发展 B . 冶铸工艺的提高 C . 战争武器的改进 D . 生产力不断进步
  • 10. 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趋势是( )
    A . 诸侯割据混战局面扩大 B . 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 . 历史朝着统一方向发展 D . 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 11. (2018·泰州)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 推行县制 B . 奖励军功 C . 奖励生产 D . 承认土地私有
  • 12. 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农业生产 B . 增强秦国实力 C . 限制商业活动 D . 废除贵族特权
  • 13.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事连绵,干戈不息。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马陵之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4. (2021七上·佛山月考) 树立时空观念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四幅战国形势图中,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完全正确的一幅是( )
    A . B . C . D .
  • 15.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从时代特征看,与“当今”最契合的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春秋时期 D . 战国时期
  • 16. 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赵、魏三家新兴的大夫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封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
    A . 中央集权体制已崩溃 B .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C . 贵族世袭特权被废除 D . 周王室权威得到加强
  • 17.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迁都新郑后,在原来郑国都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城墙、深挖壕沟。这主要是为了( )
    A . 防御诸侯国的进攻 B . 扩大城市规模 C . 划分地方行政区域 D . 抵御匈奴侵略
  • 18.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 19. 对下图所示秦国的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基本瓦解 B . 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C .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 . 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 20. 如图所示的水利工程,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图中“分水堤”东面的江水主要用于( )

    A . 分洪 B . 水运 C . 排沙 D . 灌溉
  • 21.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牛耕的普遍推广 

    ②各国实行的变法改革 

    ③各诸侯国争夺霸主地位 

    ④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2. 中国古代文明源于农业。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宗庙之牲(牛)为畎亩(田间、田地)之勤。

    —— 《国语·晋语》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华阳国志·蜀志》

    1. (1) 指出材料一、二包含的历史信息。
    2.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府”的形成与哪一大型水利工程有关。这一大型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少好刑名之学” ,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他遭诬陷,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统治权威衰弱,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1. (1) 材料一中的“他”是谁?秦孝公进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中的哪一项措施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这场变法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3. (3) 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 24. 战国时期,战事连年,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纷争乱不停】

    材料一: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胡曾《咏史诗·流沙》

    【励精图治谋大业】

    材料二: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道路,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的缘故,使邻国倾覆而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但是这样做后,先王的制度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强国兼并地盘,弱国丧失江山。

    材料三: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

    材料四:贵族们竭力反对商鞅变法。太子的老师公孙虔和公孙贾在幕后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商鞅表示,无论什么人犯法都必须惩办。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那么就惩办纵容、教唆太子的两位老师。公孙虔被处脸上刻字,公孙贾因屡教不改被割掉鼻子。从此,再也没有人与新法作对了。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诬陷,便起兵反抗,后失败被车裂。商鞅虽然惨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1. (1) 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哪个时期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当时有哪些比较著名的战役?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称赞商鞅为“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的原因。
    4. (4) 材料四中,从两位老师教唆太子犯法,到商鞅惨遭车裂,再到商鞅虽死但新法仍继续推行,你对此有何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