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一轮复习模拟专练之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7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下图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强经济的交流 B . 巩固国家的统一 C . 促使书写更加简便 D . 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 2. (2024七上·新市区期末) “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
    A . 齐桓公 B . 秦孝公 C . 秦始皇 D . 汉武帝
  • 3. (2024七下·江城期中) 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A .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 冶铁技术的进步 C . 抑商政策的演变 D . 征税方式的变化
  • 4. (2023七上·长沙期末) 秦国灭六国实现统一后,能够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原因是(    )
    A . 皇帝决定推行 B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 大臣建议推行 D . 人民要求实行
  • 5. (2022七上·江汉期中) 依赖武力实现的政治统一并不能长久,只有文化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护政治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 . 北击匈奴 B . 统一文字 C . 南征越族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6. (2024七上·内黄期末) 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
    A .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 商靹变法的背景 C .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 秦朝统一的意义
  • 7. (2023七下·廊坊开学考) 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又自下而上集中。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材料评论的是(    )
    A . 秦朝疆域 B . 秦朝制度 C . 秦朝工程 D . 秦朝暴政
  • 8. (2023七上·防城期中) 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
    A . 黄巾起义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黄巢起义
  • 9. (2024七下·新余期中) 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 B . 都在长安定都 C .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D . 都实行科举制
  • 10. 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
    A . 社会政治清明 B . 经济恢复发展 C . 中央集权加强 D . 农民负担沉重
  • 11. (2022·湘西) 湘西某学校开展对西汉纺织技术的学习探究活动,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的考古发现是(    )
    A . 长沙马王堆汉墓 B . 澧县彭头山水稻遗址 C . 龙山里耶秦简遗址 D . 长沙走马楼吴简遗址
  • 12. (2023七上·温江期中) 《汉书》中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13. (2023七上·安乡县期中) 下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 . 秦始皇 B . 汉献帝 C . 汉高祖 D . 汉武帝
  • 14. (2024·大埔模拟) 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帝王也参与“斗虎”“格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
    A . 崇尚勇武 B . 含蓄内敛 C . 悠然清闲 D . 宁静纯朴
  • 15. (2024九下·来凤模拟)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称赞汉武帝雄才大略。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创立皇帝制 B . 颁布“推恩令” C . 实行科举制 D . 废除丞相制
  • 16. (2024九下·沭阳模拟) “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开拓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下罪己诏书批评自己的皇帝。”材料中的皇帝是指(    )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光武帝
  • 17. (2024九下·东港模拟) 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国家大业”是指(    )
    A . 盐铁专卖 B . 北击匈奴 C . 推恩诸侯 D . 罢黜百家
  • 18. (2022·成都) 舞剧《五星出东方》自2021年首演以来,受到观众热捧。该剧以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护臂(图)为构想之源,运用舞蹈的艺术想象力,演绎了汉朝戍边将领在北方古城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儿女从剑拔弩张到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体现了艺术与历史的精妙结合。该舞剧(    )

    A . 宣传普及了系统的古代历法知识 B . 准确复原了真实可靠的历史场景 C . 填补了新疆出土文物研究的空白 D . 艺术表现了边疆民族交融的历史
  • 19. (2024九下·海门模拟) “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材料说明推恩令(   )
    A . 打击了豪强地主 B . 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 C . 解除了封国威胁 D . 强化中央对经济控制
  • 20. 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 . 蒙恬 B . 王翦 C . 霍去病 D . 张骞
  • 21. (2023七上·辽中期末) 为了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统一文字 B . 实行盐铁专卖 C . 颁布“推恩令” D . 兴办太学
  • 22. (2023·盘锦二模) 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A . 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班超经营西域 C . 海外贸易的发展 D . 文成公主入藏
  • 23. (2023七上·江门期中) 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玄奘西行 C . 鉴真东渡 D . 郑和下西洋
  • 24. (2023·南山三模) 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    )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A . 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 B . 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C .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D . 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 25. (2023七上·耿马期末) 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发现证明了(    )
    A . 造纸术起源于西汉 B . 西汉时造纸术传到国外 C . 西汉时纸已经出现 D . 西汉时纸已取代简帛
  • 26.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 . 全国文字的统一 B . 纸的发明与改进 C . 科举制度的创立 D . 雕版印刷的成熟
  • 27. (2024九下·大连模拟) 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与下列图片相关的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acb B . bac C . bca D . cab
  • 28. (2023·黄石模拟) 湘西某班学生召开“四大发明”主题交流会,谈及造纸术的改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请问这个改进造纸术的人是(    )
    A . 张仲景 B . 蔡伦 C . 欧阳询 D . 王夫之
  • 29. (2022·济南) 提出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疾病的济南籍名医是(    )
    A . 扁鹊 B . 张仲景 C . 华佗 D . 李时珍
  • 30. (2024九下·衡阳模拟)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还有陶器、铁器小件。这表明(    )

    ①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②《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③汉文帝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④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1. (2022·长沙) 他改进的造纸术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    )
    A . 屈原 B . 蔡伦 C . 王船山 D . 魏源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 33. (2022·百色) 下表概括了我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进程(部分)。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进程

    朝代

    关键人物

    形成和初步发展

    秦朝

    秦始皇

    汉朝

    汉武帝

    大发展

    隋朝

    隋文帝、隋炀帝

    唐朝

    唐太宗

    民族交融高潮

    元朝

    元世祖

    巩固和发展

    明朝

    明太祖、明成祖

    清朝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

    邓小平

    1. (1) 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在政治、汉朝在思想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 (2) 根据表格,分别结合清朝巩固西北、东北边疆的相关史实,论证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3. (3) 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其首次成功运用于哪一地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材料分析题
  • 34. (2022·娄底)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朝,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划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任晓峰《略论西汉太学》

    材料三: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知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1. (1) 指出秦朝在其所辖地方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指出实行这种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2. (2) 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设置太学的目的。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主要理念。任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
    4. (4)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 35. (2022·孝感) 【“大一统”与古代政治】

    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 36. (2022·菏泽) “盛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汉

    西汉的文景之治,从文帝即位的公元前180年算起,到景帝去世的公元前141年为止。然而,文景之后,盛世并未结束,武帝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武帝晚期虽然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经过昭帝和宣帝的调整,即“昭宣中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

    唐朝

    唐朝的兴盛是由贞观年间开始的,经过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的过渡,到玄宗开元年间,再度出现盛世。与西汉的盛世不同,唐朝的盛世有着明显的起伏,有着贞观时期和开元时期两个高峰,其间存在着数十年的低迷状态。

    清朝

    清朝建国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几代人的努力,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盛世,一般称为“康雍乾盛世”。与以前的盛世不同,这一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以前各代盛世所倡导的进谏和纳谏,不复再现。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 (1) 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唐朝、清朝三个盛世局面的主要不同点。
    2. (2)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主题,并举例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主题):盛世的形成,需要有相当长的时间。

      (举例说明):汉代的盛世,经历了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等几代人的努力,直到汉武帝才达到高峰。

  • 37.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汉文帝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大力恢复经济。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三年更是全免田租。……徭役也相应减轻,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到汉景帝时,他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继位当年即下诏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曾和百官一起劝农,并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政治、经济效果,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过渡。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与汉景帝治国的共同措施。简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 38. (2022·益阳)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材料四: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1. (1) 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 (3) 材料三中图3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现实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