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一轮复习模拟专练之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4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七下·吉安期末) 如表是张敏同学做的学习笔记,依据笔记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目的:防止武将专横跋扈

    内容: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影响:①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A . 诸侯争霸 B . 独尊儒术 C . 闭关锁国 D . 重文轻武
  • 2. (2023七下·深圳期末) 北宋在梅山地区设立两县,其中取“王化之新地”之意而在上梅山设立的县是(    )
    A . 新化 B . 新晃 C . 安化 D . 安乡
  • 3. (2024七下·长春经济技术开发期末) 重文轻武是宋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策,下列对此政策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文官的权力不受任何牵制 B . 该政策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C .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 .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4. (2024七下·宁波期末)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
    A . 农民起义 B . 积贫积弱 C . 外族入侵 D . 君弱臣强
  • 5. (2024七下·江城期中) 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A .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 冶铁技术的进步 C . 抑商政策的演变 D . 征税方式的变化
  • 6. (2023七下·黄石港期末) 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4九下·海口模拟) 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
    A .   契丹 B . 大夏 C . 大金 D . 蒙古
  • 8. (2024七下·淮安期中) 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
    A . 西夏 B . C . D .
  • 9. (2024七下·合肥期中)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 .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 .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 .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 .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 10. (2024七下·汝州期末)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 辽宋夏金的并立 B . 经济重心的南移 C .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 重文轻武的风气
  • 11. (2024七下·赤坎期末) 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都市生活的繁华 B . 商业贸易的发展 C . 造纸技术的成熟 D . 冶铸工艺的进步
  • 12. (2024七下·忠县期末)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
    A . 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 . 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 .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 D . 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 13. (2023七下·大足期末) 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    )
    A . 纺织业 B . 造船业 C . 冶铁业 D . 制瓷业
  • 14.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顺利,而北方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端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金与南宋的对峙 C . 宋代商贸的繁荣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5. (2022·泰安) 百度关键词“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搜索出的结果是(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 16. (2022·盘锦) 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历史示意图,★代表的朝代是(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7. (2022·大庆) 元朝时许多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族,蒙族,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    )
    A . 满族 B . 藏族 C . 壮族 D . 回族
  • 18. (2024七下·云梦期末) 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    )
    A . 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 .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 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 . 农业技术发生质变
  • 19. (2024七下·沙河口期末) 《元史·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是(    )
    A . 便利赋税征收 B . 改善民族关系 C . 促进物资交流 D . 加强各地联系
  • 20. (2023九下·衡阳模拟)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该校举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专题讲座,需要搜集相关史料。下列能够选用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朝设置台湾府   

    ⑤1885年清朝设置台湾省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 21. (2024七下·从江期中) 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    )
    A .  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 . 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 . 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 .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 22. (2024七下·宽城期末) 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    )
    A .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 . 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 C . 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 .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
  • 23. (2024七下·城阳期末) 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    )
    A . B . C . 杂剧 D . 小说
  • 24. (2024七下·驻马店期末) 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    )
    A . 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 B . 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 C . 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 D . 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
  • 25. 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可能做的事情是(    )
    A . 欣赏蹴鞠表演 B . 观看京剧演出 C . 购买《红楼梦》 D . 品尝烤红薯
二、问答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7. (2022·泸县) 时代赋予责任,青年自觉担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心系天下,责任担当】

    材料一:在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中,“求学,当立追圣贤,为官,敢当天下事”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纵论天下大事和时政的积弊,提出改苹的设想,以求“国家太平”之治,这正是他早年欲为稷契担当情怀的自然逻辑。

    ——摘编自杨永亮《王安石早年的儒家政治理想》

    【民族觉醒,青年先锋】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并列举两项变法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对材料二中“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进行解读。
  • 28. (2022·海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1. (1) 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实现“文化的一统”的做法。
    2. (2) 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据材料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①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填写字母即可)

      ②仿照示例,写出图片F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当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3. (3)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 29. (2022·雅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时大搞农田水利。北宋中期在南方修复并兴建了许多圩(围)田和其他水利设施。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等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宋真宗时,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却使苏俄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厉的粮食无偿征集,有意缩减生产,1921年的播种面积就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而1920年的粮食产量也只有1913年的一半。在许多产粮区发生农民骚乱和暴动。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三: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材料四: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从生产形势看,农业生产成本仍在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抗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力较大。

    ——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宋朝为促进粮食生产发展采取的措施。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问题。为此苏俄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粮食生产的成就,并指出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政策因素。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一条建议并对其进行说明。(要求:建议的观点明确,说明的内容具体,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 30. (2022·株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望大陆》(1964年)

    材料三: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按示例完成材料一的空格。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发出“大陆不可见兮”感慨的历史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4. (4) 2022年4月14日,美国两党6名联邦议员流窜访问中国台湾地区。假如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对此事作出回应。
  • 31. (2022·济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

    元代

    政治

    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

    ——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民族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自春秋战国至汉唐以来,古代科技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宋代科技的繁荣正是在汲取前代丰厚的科技遗产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繁荣是宋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基础……国际间的交流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宋代科技的进步。

    ——摘编自王冰雁《大宋的科技为何在当时能够叫响世界》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举措(或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能够叫响世界”的两项科技成就。
  • 32. (2022·天津) 同学们观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后,对相关历史渊源很感兴趣,想和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率领这支“和平使团”的人是谁?这一行程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旅”?
    2. (2) 结合所学,宋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哪些地区?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写出该时期中西方交流的表现有哪些?
    3. (3) 郑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请从和平交流的视角列出相关史实。(至少答出两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