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究讲话中蕴含的百年历史知识,并从现实的角度去思考当今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屈辱篇】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探索篇】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
【觉醒篇】
“……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建设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祖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材料一:
事件 |
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A |
使中国逐步沦为B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 |
《辛丑条约》 |
材料二:1840年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可是,“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主张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也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一: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总而言之,这场败仗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与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一个现代政权,……这场战败标志了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并且引发了帝国主义的加紧扩张及国内政治运动的兴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结果……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的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被打垮……
材料二: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