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9-21 浏览次数:4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 1. 《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 .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 .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 .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 2. 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léi),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皇帝制 D . 郡县制
  • 3. (2019高三上·天津月考)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
    A .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4. 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    )
    A . 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 血缘→品德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 . 血缘→门第声望→品德才学→考试成绩
  • 5. 《明史·职官志》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之臣,而到明英宗时则“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一变化表明内阁大学士(    )
    A . 可代皇帝颁布各项诏令 B . 拥有了政务独立决策权 C . 可替皇帝草拟政务意见 D . 由秘书发展成为宰相
  • 6.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 打开中国市场 B . 传播先进技术 C . 推翻清朝统治 D . 传播天主教
  • 7. 19世纪末,全国新型设备的面粉厂达到15家,榨油厂有18家,造纸厂有14家,棉纺厂有19家,卷烟厂已有20家,火柴厂有26家,水电厂有46家,大型化工业经过技术改造也发展起来。这表明,当时(    )
    A . 轻工业生产已领先世界 B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快 C . 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D . 西方资本输出程度减弱
  • 8.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 .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 . 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 .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 9.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共产党要走(    )
    A . 城市中心道路 B .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 . 统一战线道路 D . 国共合作道路
  • 10. 在落后的西部地区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工业基础,利用沿海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为抗战的长期坚持提供了经济支撑。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B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C . 抗战初期工矿企业的内迁 D . 西部大后方的战略地位
  • 11.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生的人民政府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直接目的是(    )
    A . 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 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 . 稳定物价,结束物价暴涨局面
  • 12.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在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的基础上,1993年4月,备受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一“重要共识”是 (    )
    A . 认同《告台湾同胞书》 B . 认同“一国两制” C . 实现直接“三通” D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13. 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 . 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C . 思想文化的繁荣程度 D . 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14. 高尔基称它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表现了东方各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美丽幻想所具有的豪放的力量”。高尔基称赞的“它”应是(    )
    A . 《吉尔伽美什》 B . 《罗摩衍那》 C . 《天方夜谭》 D . 《荷马史诗》
  • 15. 《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庄园的存在(    )
    A . 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 B . 巩固了中世纪奴隶制度 C . 具有了一定的割据性质 D . 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实施
  • 16.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一现象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 .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 亚洲人口的膨胀
  • 17.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自1571年开始,1821年结束,每两年往返一次。对该贸易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大西洋上的一条贸易通道 B . 在菲律宾和印度果阿间进行 C . 贸易交换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D . 贸易的商品主要来自于欧洲
  • 18.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想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表达他们个人的思想。”上述材料表明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
    A .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 . 冲破了封建的等级观念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9.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因此“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破,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这表明当时摧毁罗马天主教会斗争的实质是(    )
    A .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 B . 建立新教否定天主教 C . 维护天主教会核心地位 D . 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 20. (2021高三上·红桥期末)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
    A . 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 B . 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 . 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 D . 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 21.                   

    年份

    铁路(千公里)

    汽船(百万净吨)

    贸易总额(10亿法郎)

    1870年

    210

    2.7

    45.5

    1880年

    372

    5.5

    68.8

    1890年

    617

    10.2

    94.2

    1900年

    760

    16.2

    118.2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A . 交通运输发展促进贸易发展 B . 商品贸易种类迅速扩大 C . 交通运输推动国际经济交往 D . 新式交通工具应用广泛
  • 2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锁链”指(    )
    A . 贫穷与落后 B . 专制与愚昧 C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 .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23.   1912年12月,美国总统塔夫脱在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总结他的外交政策:“……这不过是大棒政策的变种,目的在于利用经济手段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控制,进一步杜绝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事务的干涉……”据此可知,塔夫脱的外交政策是(    )
    A . 门罗主义 B . 武力控制 C . 门户开放 D . 金元外交
  •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 . 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B . 瓦解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C . 摧毁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统治 D . 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25.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他所指的是(    )
    A . 第一次柏林危机 B . 第二次柏林危机 C . 古巴导弹危机 D . 越南战争
  • 26.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这主要得益于(    )
    A . 新经济政策 B . 苏联模式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勃涅日列夫改革
  • 27.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看到)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
    A . 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 B . 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C . 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 D . 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 28.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符合这一“时代潮流”的是(    )
    A . 联合国的成立 B . 世界银行的成立 C . 苏联的解体 D .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29.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道:“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 B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C . 原先的超级大国已经衰落 D . 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 30. (2019高三下·大名月考) 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
    A . 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B . 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C .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D . 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二、非选择题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封建盛世的认识。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如下表所示。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1. (1) 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段及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78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使欧洲传统强国如英、法、德、意等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整个欧洲资本势力的衰退已使欧洲面临严峻的挑战。促成美欧战后经济密切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扶植西欧抗衡苏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欧洲市场等因素都是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杜鲁门政府“马歇尔计划”实施中,美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马歇尔计划”为西欧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的资金,使西欧重要工矿企业在短时期内完成了重新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到1949年,西欧工业产量已达到战前水平,西欧各国相继进入持续增长的繁荣时代。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尤其是西欧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深入,为建立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区域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与西欧经济合作的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