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开学摸...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4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高三上·临沭月考) 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表明(    )
    A . 中央王朝严密控制了边疆地区 B .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C . 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 D . 各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融洽
  • 2. (2022高一上·宜宾期中) 梁启超指出:“周既不纲,权利四散,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于天下,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而已。故仲尼见七十二君,墨翟来往大江南北,荀卿所谓‘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这揭示出春秋战国时期(    )
    A . 社会环境宽松 B . 士人崇尚游学 C . 人才争夺激烈 D . 社会秩序混乱
  • 3.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表是城址考古中发现的先秦时期手工业遗存情况统计(部分)。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

    遗址名称

    手工业遗存概况

    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

    有铸铜作坊,绿松石器加工作坊、制骨作坊、陶窑作坊以及多处石器加工点等

    安阳殷墟遗址

    有多处铸铜、制骨、制陶、玉石器加工等手工业作坊遗址

    西安西周丰镐遗址

    有制骨作坊、制陶作坊遗址以及与铸铜有关的遗物

    临淄齐故城遗址

    发现青铜冶铸遗址6处、铸钱作坊遗址5处、铸镜作坊遗址3处、铁工场遗址18处,还有多处制陶和砖瓦烧造遗址

    A . 官营手工业规模大 B . 手工业生产多样化 C . 市场交易品种丰富 D . 手工工艺水平高超
  • 4.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史记》载,汉初立都时,娄敬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天府者也”,都关中“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张良认为都关中“阻三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这反映出西汉“都关中’(    )
    A . 吸取秦朝短命而亡的教训 B . 依托有利的地形积聚实力 C . 借助关中的富庶制衡诸侯 D . 旨在保持控制全国的优势
  • 5.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南朝梁代史学家刘昭认为,“岂周、汉之君多孝悌之性,晋、宋之主禀豺狼之情?盖事势使之然也”。晋、宋统治者“未能革悛”,以致造成“朝行斯术,夕穷崩乱”“来事愈甚”的结果。这说明刘昭意在(    )
    A . 倡导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性 B . 强调治国理政要因势变通 C . 痛斥晋宋统治者残暴无道 D . 彰显史学的资政教化功能
  • 6.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唐朝时期,分布于各地的“行”是手工业、商业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下表是有关唐朝时期“行”的部分史料。据此可知当时(    )

    史料

    来源

    长安“(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长安志·卷八·次南东市》

    洛阳“唐之南市,隋曰丰都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唐两京城坊考》

    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有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

    《房山石经题记汇编》

    西州(今吐鲁番东南)的市场物价表中,有六个专营行名,即果子行、米面行、菜子行、帛练行、彩帛行、铛釜行

    大谷吐鲁番文书资料

    A . 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B . 民族交融盛况空前 C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 . 国内市场繁荣稳定
  • 7.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北宋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论观画别识》中说:“天地之间,虽事之多,有条则不紊;物之众,有绪则不杂。盖各有理之所寓耳。观画之理,非融心神、善缣素、精通博览者,不能达是理也。”这一主张在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下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表明宋代绘画(    )

    A . 描绘自然秩序 B . 崇尚诗画一体 C . 深受理学影响 D . 以文人画为主
  • 8.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268年,忽必烈设御史台,任用亲臣与近臣出任御史台官员,规定中书省、枢密院有事进奏,必须有御史台官员同奏。他下诏强调:“台官职在直言,联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毋惮他人,朕当尔主。”这说明忽必烈(    )
    A . 沿用前代的中央官制 B . 赋予御史独立的地位 C . 纠正自身的不当之处 D . 注重监察机构的作用
  • 9. (2022高三上·华州月考) 顾炎武指出:“今天下之大患,莫大乎贫。”“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财源塞而必损于民。”认为自万历中期以来,正是由于“为人上者”只图“求利”,导致“民生愈贫,国计亦愈窘”的局面。这体现出顾炎武(    )
    A . 倡导学以致用 B . 推崇民本思想 C . 主张均分财富 D . 强调居安思危
  • 10. (2022高三上·周至期中) 史载,明清时期,山东峄县和滕县植棉较盛,“木棉转鬻四方,其利颇盛”,“与商贾贸易,甲于.诸省”。峄县盛产各种果品,山区出现了“千树桃杏”的专业果品户;干鲜果品在台儿庄运河码头“每岁为他商预出值,鬻江南而厚贾利”,“衣食皆仰给焉”。这反映出(    )
    A . 运河加强了南北间经济交流 B . 运河沿岸城镇商业贸易繁荣 C . 农业商品化区域化发展趋势 D . 山东地区经济发展领先全国
  • 11. (2022高一上·衡阳期末) 鸦片战争后,时人指出,“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国甚矣”;“彼日夕探习者已数十年,无不知之,而吾中国曾无一人焉,留心海外事者,不待兵革之交,而胜负之数,已皎然者矣”。上述言论(    )
    A . 体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B . 揭露了列强侵华的本质目的 C . 表达了对民贫国弱的担忧 D . 落实了经世致用的治学原则
  • 12.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有外国传教士认为,洋务运动“譬之于人,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紧握旧物,则心必纷而不能安。故有时敦聘-西人,使教华人以制造之业,及至绘图列说,铸炼成器,即曰:吾事毕矣。问其既得此器,能行与否,则日久而仍未见其行也。”这揭示出洋务运动(    )
    A . 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 B . 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C . 培养出大量新式人才 D . 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 13. 英美传教士在华团体广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因持续报道、评论甲午中日战争,“遂引起朝野官绅之广泛注意”。1896年底,《万国公报》公开声言:经甲午之役,本刊发行量“从每月一千本逐渐加增,今已盈四千本。”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国人关注时局变化 B .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 C . 朝野官绅奋发图强 D . 维新变法蓬勃兴起
  • 14. (2023高三上·盐城期末) 辛亥革命时期,闽籍华侨“踊跃输将,惟恐不力”,“辄毁家捐资以为赞助且历久不息。”武昌起义胜利后,闽籍华侨徐赞周一月内筹集捐款10万缅盾汇回国内支持新政权。福建省光复前后,闽籍华侨捐款“不下二百万元”。上述材料(    )
    A . 表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 . 彰显出华侨爱国兴国的强烈责任感 C . 显示出闽籍华侨革命积极性最高涨 D . 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充足的物质保障
  • 15.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26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建立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四川全省党组织。到1927年7月,在原有的中共中央直属支部基础上,四川地方党组织发展到28个、地方团组织发展到10个,全川党员也由重庆地委成立时的42名发展到400余名。这(    )
    A . 反映出重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B . 有力的配合了北伐军胜利进军 C . 说明四川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 D . 有利于川渝地区革命继续发展
  • 16.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观察下表。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年份 进口商品分类比重(%) 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原料 半成品 制成品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等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农产品 手工矿产品 机采矿产品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910 1.5 0.1 16.0 17.0 65.4 39.1 0.2 0.5 13.1 11.9 28.3 6.9
    1920 3.2 0.2 25.1 16.9 54.6 36.4 0.9 2.8 8.2 12.3 31.2 8.2
    1930 3.7 1.9 21.3 17.3 55.8 45.1 1.2 3.4 3.5 12.2 27.1 7.5
    1936 6.1 2.7 35.6 13.0 42.5 44.1 2.6 1.6 6.7 5.6 32.4 7.1
    A . 城市化推动了经济发展 B . 对外贸易净值基本持平 C . 近代工业获得一定发展 D . 农业手工业竞争力增强
  • 17.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其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该决议(    )
    A . 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力量迅速壮大 B . 表明中国共产党萌发了民族意识 C . 促使国内政治局势得到初步扭转 D . 反映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18. (2023高二下·黄石)   1941年11月,中央军委指示各地把人民武装(非脱产自卫队及民兵)作为与主力军、地方部队并列的根据地三大军事机构加强建设,并要求为其提供武器。据此,从边区到县、区、村各级迅速增设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即“武委会”。“武委会”的成立(    )
    A . 极大增强了敌后抗战力量 B . 践行了独立自主的抗战方针 C . 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广泛性 D . 减轻了敌后抗战的经济负担
  • 19.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图是有关成渝铁路的建设场景。成渝铁路建设开始于1950年6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纪念碑)是我国唯一一座纪念民工的建筑。这显示出(    )

    A . 中国的铁路建设技术领先于世界 B . 党和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 C . 西南地区封闭落后局面得以改变. D . 国家建设以交通运输业为重点
  • 20.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表是1960-1965年湖南省部分经济指标变化情况统计表。这说明当时的湖南(    )

    年份

    农业

    工业

    总产值(亿元)

    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 )

    总产值(亿元)

    轻工业比重(%)

    重工业比重(%)

    1960

    29.24

    40.6

    48.77

    37.4

    62.6

    1965

    32.51

    46.4

    37.63

    48.4

    51.6

    A . 工业落后面貌得到改变 B . 经济增长速度全面提高 C . 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 . 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 21. (2023高二下·西夏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中美关系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正常化,但在台湾问题上仍然存在两个分歧:其一,美国希望中国只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则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内政;其二,美国坚持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中国坚决反对。这体现出中国(    )
    A . 坚持主权至上的外交理念 B . 实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C . 致力于突破西方国家封锁 D . 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 22.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据下表所示现象可知,该时期中国(    )

    A . 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B . 工业生产形成完善体系 C . 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D .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23.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雅典公民在各种公开场合能够自由地发表看法,对他人的意见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甚至就特定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穷根究底的论辩风气和思维习惯,甚至表现出一种“对抽象概念的分析的偏爱”。这说明雅典( )
    A . 民主政治氛围浓厚 B . 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C . 智者学派备受推崇 D . 思维训练受到重视
  • 24. (2023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罗马《法学总论》规定:公民之间人人平等;在事实不能确定时,按无罪推定执行;不能按人的思想定罪;每人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后果,不能强制任何人为他人承担罪责。据此可知,罗马法(    )
    A . 注重公民意识 B . 坚守公平公正 C . 蕴含理性精神 D . 适用范围广泛
  • 25.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698--1775年,英国进出口商品都增长了5-6倍,与殖民地贸易的比重由15%上升到33%。1715--1787年间,法国从海外地区输入的进口商品增加了10倍,出口商品增加了7至8倍。随着殖民地商品的再出口,法、英两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贸易也大大增长。这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 . 殖民掠夺全面展开 B . 转口贸易走向兴盛 C . 物价实现长期稳定 D . 商业革命深入发展
  • 26.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众多将工业与科学相结合的俱乐部,它们或综合或专业,或相互交流,或共同研究,或出版书刊,或组织培训。通过这种方式,高深的知识和技能走进大众、普及社会。其中,伯明翰的“月亮社”极负盛,先后有10名成员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这些俱乐部的活动(    )
    A . 活跃了社会生活 B . 有助于科技创新 C . 提高了人才地位 D . 实现了科技普及
  • 27.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康德强调“启蒙意愿",他指出:“我们面对的是能够自由行动的人,确实可以预先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但是,他们愿意怎么做却是无法预见的。”据此,启蒙学者认为,启蒙要影响的就是自由的人“愿意”怎么做,而不是规定他们“应该”怎么做。这表明启蒙运动意在(    )
    A . 塑造个体自由意识 B . 构建理想社会秩序 C . 追求社会公平公正 D . 彰显个性独立价值
  • 28.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欧洲某艺术流派改革绘画技法,将纯色的细小笔点并置到一起,不再在调色板上混合颜料,而是通过投射到视网膜上的感知增多来营造色彩的效果。下列绘画作品中与该风格相符的是(    )
    A . 《马拉之死》 B . 《自由引导人民》 C . 《日出●印象》 D . 《格尔尼卡》
  • 29.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870-1914年,德国铁路由18667千米增至61749千米,从19世纪80年代,铁路网长度和密度超过所有欧洲国家。与此同时,汉堡、不来梅两个滨海港口已成为海外贸易的枢纽,涉.外航线分别为12条和4条,1871--1914年,德国的轮船总吨位由8.2万吨增加到510万吨。据此可知,该时期的德国( )
    A . 生产实现国际化 B . 钢铁业发展迅速 C . 企业垄断性增强 D . 国内外市场拓展
  • 30.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1917年4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和水兵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战争!”等口号,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临时政府向盟国发出“要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彻底胜利为止”的照会。士兵们拒绝了临时政府用大炮镇压示威群众的命令,并蔓延到莫斯科等其他许多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
    A . 临时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 B . 苏维埃政权得到民众认同 C . 革命丧失了和平发展可能 D . 布尔什维克掌握了领导权
  • 31. (2023高二下·赤峰期末)   1951年4月,美国成立心理战略委员会(PSB),企图制定“一-整套有关人类愿望的准则”,鼓励“从速采取行动来激励思想的创造与传播”,“系统地、科学地为美国生活方式塑造形象”,以打破为“敌视美国的目标”提供了思想基础的另一种学说体系。这表明美国(    )
    A . 发起了对苏联的冷战 B . 占据了世界文化高地 C . 加强了和平演变攻势 D . 增强了思想的系统性
  • 32.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下图体现了全球经济对贸易的依存度。这反映出(    )

    A . 自由贸易已成为全球共识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C . 各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D . 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共计52分。第33题25分、第34题12分,为必做题;第35--37题为选做题,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每题均为15分。)
  • 33.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01-1871年,英国的农业、林业、渔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由34%下降到15%,制造业、矿业、建筑业由28%增加到42%并上升为主导产业。1700-1709年,英国铁和钢的进出口分别是16千吨和1.6千吨,1850-1859年,上述数据分别为44千吨和1225千吨。1765年,英国的纺织总量是价值50万磅的棉花,全部是手纺,1784年,这一总量跃升到1,200万磅,全部是机纺,到1830年,棉布料占到了英国出口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而这竟是出自一个看不到棉花种植地的国家。

    ——摘编自南岭《三次产业革命的创新逻辑》

    材料二:2018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为7.2%、40.7%、52.2%,第一、二、三产业的对比关系大体是1:4:5,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已经转变为三二一,经济发展已经转变为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增长。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已经步入后期阶段,而且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2019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继续延续了三二一的增长态势。

    ——摘编自汪海波《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史略(下篇)》

    材料三:1978年以后,经济指导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农轻重同步发展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激发了产业经济均衡发展的活力。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经济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全能型”转向“效能型”;科技管理方式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摘编自《新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述论(1949--2016)》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英国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和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
  • 34.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几位宋儒的主张。

    人物 生卒时间 著作 主张
    欧阳修 1007—1072年 《系辞说》 自古圣贤之意,万古得以推而求之者,岂非言之传欤?圣人之意所以存者,得非书乎?然则书不尽言之烦,而尽其要;言不尽意之委曲,而尽其理。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者,非深明之论也。
    吕陶 1028—1104年 《春秋论》 圣人之道,要在使天下之人皆可以知之,不为高说异论,以态后世。故五经之言大率简易明白,惟道所存。
    苏轼 1037—1101年 《中庸论》 昔之儒者求为圣人之道而无所得,于是务为不可知之文,庶几乎后世之以我为深知之也。后之儒者见其难知,而不知其空虚无
    有,以为将有所深造乎道者,而自耻其不能,则从而和之曰然。相欺以为高,相习以为深,而圣人之道日以远矣!
    尹焞 1071—1142年 《和靖集》 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摘编自《杨世文:易简功夫——宋儒的经学取向》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35.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古代中国可能早在周代就出现了免征其子孙力役以便侍养老人的行政制度或惯例。

    战国时期孟子强调明君应“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取于民有制”。到汉代,给侍奖复之制已经成了一种主要的赋役减免制度。汉代年入九十可配给一名侍丁,年届八十亦可免除子孙一定差役,而留在家里侍养。汉初高祖有怀孕产子而免除一定赋役的诏令。汉惠帝四年(前191年),令“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汉武帝发布“已巳诏”:“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妻妾遂其供养之事”。汉光武帝时有“民有产子者复以三年之算”的政策。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令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摘编自胡荣明《传统赋役减免制度的亲属伦理旨趣新探》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赋役减免制度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赋役减免制度形成的原因。
  • 36.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7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防疫”演说,指出“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作出一致的努力去反对违反条约和无视人性的行为,这种行为今天正在产生一种国际间的无政府主义和不稳定状态,仅仅依靠孤立主义或中立主义是逃避不掉的”;强调“最为重要的是,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和平意志必须伸张到底,以促使可能被诱而破坏协议和侵犯他国权利的国家终止此种行动,必须作出保卫和平的积极努力”。但是,美国的六大和平组织随后联名发起了一场征集2500万人的签名活动,要求“避免使美国卷入战争”,众议员菲什甚至提议弹劾总统。鉴于此,罗斯福只好赶紧缩了回去。到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罗斯福拒绝进行斡旋,而是向希特勒呼吁通过谈判避免战争。《慕尼黑协定》签字后,罗斯福将其视为一个避免战争的和平措施而加以接受。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对法西斯侵略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对法西斯侵略态度发生变化的影响。
  • 37. (20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49年12月至1952年7月,邓小平主政中共中央西南局期间,高度重视构建新型的民族关系。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区情是少数民族众多,且经济文化落后,民族与汉族间隔阂严重。邓小平认为,“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他主张在政治。上,通过“坚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使各民族真正平等;在经济上,“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出另外一套政策,诚心诚意地为少数民族服务”,通过组织贸易活动“使各兄弟民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在文化上,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举办一些教育事业",“尽快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要采取非常稳当的态度”,“要同少数民族商量”,和平解放西藏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实现的。

    ——摘编自田姝《邓小平与重庆的不解之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主张构建西南地区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构建西南地区新型民族关系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