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5次 |
稀盐酸用量/克 |
5 |
5 |
5 |
5 |
剩余固体质量/克 |
3 |
2 |
1 |
1 |
样品质量 |
反应前总质量 |
反应后总质量 |
10.6克 |
148.5克 |
146.3克 |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
6 |
6 |
6 |
6 |
6 |
电子天平的示数/g |
163.8 |
167.6 |
171.4 |
177.4 |
183.4 |
实验 |
1 |
2 |
3 |
4 |
加样品的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生成CO2的质量(g) |
1.76 |
3.52 |
4.4 |
m |
问:
小科称取10克洗净晒干的墨鱼骨,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变,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5.4克。处理如下.
CO2质量=10克-5.4克=4.6克
设碳酸钙质量为M
CaCO3 |
CO2↑+CaO |
|
100 |
44 |
|
M |
4.6克 |
解得:M=10.5 克
CaCO3%= ×100%=105%
小科的计算结果与事实不符,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水的体积不再变化时,读出水的体积,结果见下表。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2.0克/升,求:该墨鱼骨粉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毫升) |
10 |
10 |
10 |
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毫升) |
220 |
220 |
110 |
实验分析:称取试剂20 克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克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克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 1 次 |
第 2 次 |
第 3 次 |
第 4 次 |
第 5 次 |
第 6 次 |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
75 |
100 |
125 |
150 |
172.8 |
197.8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食用碱的质量 |
12g |
12g |
12g |
12g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
20g |
40g |
60g |
80g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4g |
m |
10g |
10g |
①向少量废液中滴加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②向10mL废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测得沉淀总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表所示,第四次测量:
第一次测量 |
第二次测量 |
第三次测量 |
第四次测量 |
|
加入Na2CO3溶液的总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生成沉淀总质量/g |
a |
0.5 |
1.5 |
1.8 |
请分析计算: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
30 |
30 |
30 |
30 |
30 |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9 |
5.8 |
8.7 |
11.6 |
11.6 |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 = Mg(OH)2↓+2NaCl)
请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稀盐酸质量/g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混合物质量/g |
3.0 |
6.0 |
9.0 |
12.0 |
所得溶液质量/g |
101.9 |
103.8 |
105.0 |
a |
剩余固体质量/g |
0 |
0 |
m |
n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稀盐酸质量(g) |
50 |
50 |
50 |
石灰石样品质量(g) |
2.5 |
6 |
9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8 |
1.76 |
1.76 |
所加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锥形瓶中物质总质量/g | 49.68 | 59.36 | 69.12 | 79.12 |
①取200g混合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43.5g AgCl固体;
②另取原混合溶液各200g与含有杂质的废铁屑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共做了五组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混合溶液质量/g |
200 |
200 |
200 |
200 |
200 |
铁屑质量/g |
6 |
9 |
12 |
15 |
18 |
析出铜的质量/g |
6.4 |
9.6 |
m |
16 |
16 |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食用碱的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 |
20g |
40g |
60g |
80g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3g |
m |
8g |
8g |
实验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稀盐酸质量/g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混合物质量/g |
3.0 |
6.0 |
9.0 |
12.0 |
所得溶液质量/g |
101.9 |
103.8 |
105.0 |
a |
剩余固体/g |
0 |
0 |
m |
n |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NaOH溶液质量/g |
10.0 |
20.0 |
30.0 |
40.0 |
Mg(OH)2质量/g |
0.232 |
0.522 |
0.580 |
0.580 |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
20 |
40 |
60 |
80 |
100 |
120 |
沉淀质量(克) |
0 |
0 |
1.96 |
5.88 |
a |
9.8 |
Na2CO3+CaCl2=2NaCl+CaCO3↓。现有100克碳酸钠溶液,将150克氯化钙溶液分4次
加入,充分反应,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克 |
40 |
40 |
40 |
30 |
所得溶液的总质量/克 |
134 |
168 |
202 |
232 |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 150 | 150 | 150 |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 4 | 8 | 12 |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 m | 155.8 | 158.7 |
已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测量次数 |
第1次 |
第6次 |
第16次 |
第31次 |
第26次 |
滴加的盐酸总质量/g |
0 |
5 |
15 |
20 |
25 |
溶液总质量/g |
50 |
55 |
m |
69.78 |
74.78 |
溶液 pH |
12.4 |
12.1 |
7.0 |
2.2 |
2.1 |
请分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