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

更新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53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北方耕、耙、糖(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的技术,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抗旱保墒体系,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养殖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

    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板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城乡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双向的、良性的,不能因为工业化而让乡村失去了它应有的韵味。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用玉帛替代干戈的最好形式之一。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址。

    (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也意味着对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认可和对中国承担保护职责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国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有序推动二十四节气的各项保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生产实践,是古代天文学和农学同步发达的结晶。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本来是大众的生产生活日用文化,始于西周,于春秋战国基本定型,于西汉完成记载。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郡县制度为其推广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察悬象之运行,示人民以法守”,通过官方推行,二十四节气才被普遍用于指导国计民生。2000多年以来,二十四节气既是国家行政的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生产生活日用,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不仅传承着二十四节气内在的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而且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创造性利用,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既有国家祭典,又有生产仪式和习俗活动,还有谚语、歌谣、传说、诗词、工艺品、书画等文艺作品。

    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成功,有助于激起国人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增强外国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人民网《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蕴》,有删改,作者张勃系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

    【链接材料】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第一步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B . 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由此产生。 C . 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D . 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应传承二十四节气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有机肥料,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B . 二十四节气是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体系,只能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产生,是中华文明体在早期优于其他文明体的证明。 C . 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被全国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各族人民通过创造性利用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观和核心价值理念。 D . 只有采取更加有组织、有计划的措施,使二十四节气扎根人心,回归日常农业生产,才是真正的保护与传承,才能保障国计民生。
    3. (3) 下列选项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 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农业。 B . 《吕氏春秋•审时》有言:“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C . 游牧文明的发展仅需要了解四季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没有细分节气的需求。 D . 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等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 (4)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原因。
    5. (5) 张艺谋总导演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北京冬奥会的序幕。请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结合你对冬奥会的认识,谈谈自己对这一设计的意图的理解。
  • 2.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瓦猫(节选)

    葛亮

    宁怀远从蒙自刚来到昆明时,在翠湖边上看到一株梨花。很大,风吹过来,就落了一地,好像雪一样。后来,他无数次对荣瑞红说起这株梨花树。荣瑞红说,我们龙泉镇 , 什么花都有,就是没有梨花。

    后来,宁怀远在滇池边上,听一个拉胡琴的唱,“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他又想起这株梨花,想起满天飞的白,却怎么也记不起树的样子了。

    荣瑞红倒记得清清楚楚。那年夏天,蓝花楹开得正盛。黄昏时候,村里头来了一个人,敲开他们家的门。荣瑞红应了门,见是高个儿中年人,穿着青布衫子。蜡黄脸,满脸胡须。这人操官话,有两湖口音,口气温和,问荣瑞红家里头有没有要出租的屋子。荣瑞红就喊她爷爷。荣昌德老汉走出来,敲着烟袋锅,眯眼看来人胳膊底下夹着两本书,就问,先生,你是昆明城里来的教授吧?

    那人点点头,说,小姓闻。荣老爹回,我们家的耳房刚租了出去。最近来我们镇上问的,都是昆明城里的教授和学生。日本人的飞机把读书人都折腾坏了。全城都在跑警报。走,我陪你去问一问。

    荣老爹带着这个先生,顺着金汁河畔的小路,挨家挨户一路问过来。天擦黑了,这先生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抬头看看说,这房子好。“三间两耳倒八尺”。荣老爹说,可不,正正经经的“一颗印”

    敲开了门,一看,小院干净开阔,房子也通透。用的石材、木料都考究得很,楼板和隔墙板还未装完,眼见是新起的房子。闻先生怕人家不舍得,但还是说了来意。屋主说,好。钱不打紧,您看着给。这屋子刚建好,您不嫌弃,下周就能住进来。

    闻先生看他爽快,也很高兴。屋主说,都说昆明城里造了新大学,来了许多教授。北方来。要是不打仗,我们请也请不来你们。

    荣瑞红才知道,这个闻先生,不是替自己找房子,是要替他们大学找个地方,盖个研究所。

    要装修这个房子,镇上不缺人手。可这闻一多先生,一个瓦匠窑工也不请。他和另一个姓朱的先生,撸起袖子,带着几个年轻人,自己干。

    荣老爹就说,他们开不了伙。囡儿,新烧的饵块 , 给他们送些去。

    荣瑞红就拎着一只篮子,装几只碗给他们送过去。闻先生客气,要给她钱。她躲过去。

    待装修好了,闻先生请村里的木匠创了一块木板,创得又平又光。他对青年说,怀远,去龙头村的弥陀寺,找冯先生,给咱研究所题个名。

    黄昏的时候,“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的牌子就挂起来了。

    屋主来了,看了又看,说,这字可真好。可这屋上了橼子,要住进人,其实还缺了一样。

    闻先生说,愿闻其详。

    屋主笑笑,这得麻烦您找荣老爹问一问。

    当天后晌,宁怀远第一次见到了瓦猫。

    他看见荣家老爹捧了一只黑黔黔的物件走过来。走近看,是个陶制的老虎。那老虎身量小,但样子极凶。凸眼暴睛,两爪间执一阴阳八卦,口大如斗,满嘴利牙,像要吞吐乾坤的样子。老爹捧得稳稳的,神色也肃穆。宁怀远记起朱先生讲应劲的《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里头有神荼郁垒执鬼以饲虎的一段,说虎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他想,这大概是一只和房宅相关的神兽。

    他便大声感叹说,好凶的镇宅虎啊。

    旁边的荣瑞红手里拿着红菱子,本也是肃然的,听了怀远的话,倒噗嗤一声笑出来,说,读书人的见识大。阿爷的瓦猫变了老虎。

    荣老爹回头瞋她一眼,说,死囡儿,不说话当你哑巴吗。

    这时,在宅前的端公,是本地的巫人。穿玄色的长袍,头戴锦帽,手里执了木剑。他捉来一只毛色绚亮的雄鸡,口中念念。旁人听不懂,大约是消灾瑞吉的咒语。随即出其不意,低头猛咬住公鸡的鸡冠。血便由肥厚的鸡冠流淌下来。端公唤来荣老爹,协他把住挣扎的雄鸡,将鸡血一一滴在瓦猫的七窍,即眼、鼻、口、耳处,又在那大嘴里放入松子等。这端公即刻手势利落,将鸡宰杀了,在院内的锅里烹煮。

    半个时辰取出,直立于钵中,这鸡头须仰视屋宇檐角。端公遂点香祭之良久。最后,踏梯上屋顶,恭恭敬敬,才把瓦猫安在脊瓦上。

    宁怀远看这端公,一场“开光”下来,大汗淋淋,像是脱了形。瓦猫坐在房上,凛凛地望着他们,竟让人有些敬畏。当地的人,经过了倒都要驻足,合掌默立。半晌,向主家道喜,才离去了。言语间皆轻声细语,像是怕惊动了什么。看得宁怀远心里也穆然起来。屋主帮着他们一一安置好了,这才和闻先生告辞。一边说,先生,这屋子就交给您了。临走时,他又点上三支香,插在香炉里,阖目拜了一拜,才道,这瓦猫既上了房,逢农历初一、十五,点香祭供,先生莫要忘了。

    当晚上,闻太太将冯太太从弥陀寺请过来,说一起包饺子,庆乔迁之喜。

    闻太太将一簸包好的饺子又下到锅里,说,你那边住得可好?等我这忙完了也去看看。

    冯太太说,我本来不信鬼神,可那山坡上孤零零一座庙,住着总是不踏实。

    闻太太说,你还是常来走动,跟我做伴,也多个照应。

    冯太太叹口气道,不是我迷信。我倒听说,这村里的房子除了庙,都要请尊瓦猫,才算清净了。我刚一进门,看见你们房梁上坐了一尊,那叫个威风。

    (有删改)

    【注释】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也称“一口印”,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的一种小吃,用饵块包裹起来的馅饼。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荣老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闻先生来找房子的时候,虽然他家的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还是热情地陪闻先生挨家挨户一路问。 B . 屋主不在乎租金将自己新起的房子租给闻先生,荣老爹让荣瑞红给闻先生他们送饵块,都体现了龙泉镇人至真至纯的人情美。 C . 给镇宅的神兽瓦猫“开光”的过程庄严肃穆,在场的人都轻声细语,经过的人驻足合掌默立,表现了人们对瓦猫的敬畏。 D . 小说气氛轻松愉快,祖父对孙女的嗔怪,闻太太和冯太太包饺子等生活场景的叙写充满生活气息,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描写了翠湖边的梨花,后面在“蓝花楹开得正盛”的季节展开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意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 B . 小说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寥寥数语,却让人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一路跋涉,筚路蓝缕的艰辛。 C . 小说的行文节奏疏密有致,找房、装修、待客等情节较为舒缓,利于表现人情美;瓦猫“开光”则稍显急促,利于表现敬畏之情。 D . 小说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都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抒情美学。
    3. (3) 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 (4) “瓦猫”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贞观十三年,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伊吾先臣西突厥,既而内属,文泰与西突厥共击之。上下书切责,征其大臣阿史那矩,欲与议事。文泰不遣,遣其长史麴雍来谢罪。颉利之亡也,中国人在突厥者奔高昌,诏文泰归之,文泰蔽匿不遣。又与西突厥共击破焉耆,焉耆诉之。上遣虞部郎中李道裕往问状,且谓其使者曰:“高昌数年以来,朝贡脱略,无藩臣礼,所置官号,皆准天朝。我使者至彼,文泰语之云‘鹰飞于天,雉伏于蒿,猫游于堂,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又遣使谓薛延陁云‘既为可汗,则与天子匹敌,何为拜其使者’。事人无礼,又间邻国为恶,不诛,善何以劝?”三月,薛延陁可汗遣使上言,请发所部为军导以击高昌。

    上犹冀高昌王文泰悔过,复下玺书,征之入朝,文泰竟称疾不至。十二月壬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等将兵击之。十四年八月,高昌王文泰闻唐兵起,谓其国人曰:“唐赤我志千黑沙碛居其二千黑安能致大军平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会未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熊制之若顿兵城下,不过二十日,食尽必走,何足忧也。”及闻唐兵临碛口,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子智盛立。

    军至柳谷,诇者言文泰刻日将葬,国人咸集于彼,诸将请袭之。侯君集曰:“天子以高昌无礼,故使吾讨之。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力主不可,命鼓行而进,将韪其言,益高其义。至田城,谕之,不下,诘朝攻之,及午而克。以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夜趋其都城,高昌逆战而败。

    智盛致书于君集曰:“得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袭位未几,惟尚书怜察。”君集报曰:“苟能悔过,当束手军门。”智盛犹不出,君集命填堑攻之,飞石雨下。又为巢车,高十丈,俯瞰城中,有行人及飞石所中,皆唱言之。智盛穷蹙,八月癸酉 , 开门出降。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第二十八卷)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 B . 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 C . 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 D . 唐去我七千里/沙碛居其二千里/安能致大军乎/往吾入朝见/城邑萧条/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以下/吾力能制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所建立的政权:在文中可视为特指唐朝,中国人则指唐朝人。 B . 突厥,是古代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同匈奴、鲜卑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 C . 吏部,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之一,主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俸饷等;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 D . 癸酉,文中指“癸酉日”,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古人将天干与地支按固定顺序组合,既可纪日,也可纪年、纪月。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昌王对唐太宗的诏书充耳不闻,不派太宗征召的大臣阿史那矩入朝议事,反而派长史麹雍入朝谢罪。 B . 高昌王不向唐朝进贡,不行藩臣之礼,离间唐与薛延陁、焉耆、伊吾等国的关系,表现得无礼至极。 C . 高昌王起初认为,受地理条件限制,唐军不足为惧;唐军抵达后,他又担忧恐惧,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 . 智盛继位后,写信给侯君集,请求谅解;但在侯君集给他机会后,他仍选择闭门不出,进行消极抵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高昌王麹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伊吾先臣西突厥,既而内属,文泰与西突厥共击之。

      ②力主不可,命鼓行而进。诸将韪其言,益高其义。

    5. (5) 大唐“仁义之师”美名传天下,请结合文本简述具体表现。
  • 4.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作诗者

    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遣兴  其二

    袁枚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注释】①箴:规诫。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③灵犀一点:作者论诗重“性灵”,此即指性灵。旧说犀牛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见《汉书•西域传赞》颜师古注。唐李商隐《无题》诗:“心有灵犀一点通”。

    1. (1)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说理是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表达作诗的道理服务。 B . 《箴作诗者》首联用典表明不要自夸创作迅速,邹阳、枚乘二人终究被司马相如压倒。 C . 《箴作诗者》颔联先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慢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D . 《遣兴•其二》是规诫为诗者而作,于简淡中道出了创作客体对创作主体的能动关系。
    2. (2) 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作诗的主张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5.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作者多角度铺叙秦人宫殿的巨大耗费,如突出的钉头“”,纵横的栏杆“”。
    2. (2) 屈原《离骚》中的“”两句,用反问句的形式表明诗人坚持理想,即使遭受酷刑也不会改变的决心和意志。
    3. (3) 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觉得散文首先是好好说话,不用力。新散文也好,原生态也好,都不过是衣裳。我们可以穿不同的衣服,但是不能为了穿衣服,而把自己的身体扭曲。我经常看到《一把刀子割破夏天》《被水洗掉的稻田》等等一类的散文题目。甚至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什么什么大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的标题就类似于此,叫做《一枚钉子在某某路上狂奔》。我觉得好笑。有必要这么写文字吗?吃饭,行路,说话,穿衣都是入文的平常片段。有人写吃饱饭以后的样子,有人写饥饿时的样子,这本      。可是,有些新散文的代表作者,一下笔就很用力,把文字像钉子一样往饭桌上砸,仿佛食物是一切比喻的源头,写了半天,     。其实,拼命想着与众不同,就有当作珍珠的危险,强迫症一样扭曲文字正常的流向,     , 连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此外,当下散文写作,成功的和失败的,乡土散文居多。这些乡村歌手们,是一个旁观者或者路人,他们有熟练的画笔和居高临下的表情。但是,乡土成了可以用油来炒拌的一个食物。滋味虽然有了,却缺少良心。我们确实发现乡土散文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它在散文这个文学创作的大花园里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巴里人。但要看作家是否有真情写出变化着的乡土,是否写出了过去的乡土生活的余味,是否有切身的生命感受和发自内心的爱与感恩。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百步”只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饭后适当散散步,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有助放松心情,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过,①_________________。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不要马上散步,最好饭后休息二三十分钟,再开始散步较为适宜。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②_________________,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来说,最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北方的冬季,③_________________,有些人在餐厅进餐时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如果饭后匆忙离开,在外面瑟瑟的寒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

    1. (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见小明出了大门,小强忙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要迟到了!” B . 刘老师对小明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C . 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 D . 对我们的警告,请不要置若罔闻,要积极配合,而不是逃避。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下·肥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象棋招法有一套杀法叫“弃马十三招”,又称“舍马十三招”“弃马十三杀”,原名是“得先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着法。明代象棋古谱《橘中秘》中的第一编第一局,可见分量之重。最主要是“子”与“势”之间在大家心中的比较。双方以顺炮开局,红方从第六着开始弃马(骗招),黑方吃马中计,红方到第十三着即获得胜利,仅十三回合,可谓鬼斧神工,天作之合。这一局其实变化很多,但最关键是弃马一着,一旦黑方贪心中了红方的弃马之计,那么不管你如何应对,最终都是红方胜,而其中最快也是最妙的胜法,十三步!

    象棋谚语“得子失先非上策”,先得子,只是局部占便宜,却影响了后面的大局;看到便宜,贪欲冲动占了上风,理智自然缺位。到后来,无论黑方如何变化,都已经形成败局。表面上是得了个大大的便宜,其实是吃了失势的大亏。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受到了哪些启发?请将你的思考与启发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