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5.1 植被 同步测试(A卷...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毕节期末) 森林植被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相适应。下图为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拍摄的森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森林区的气候环境为(   )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降水年际变化小 C . 冬季温和湿润 D . 夏季高温多雨
    2. (2) 该森林的主要特征是(   )
      A . 四季均有盛花期 B . 藤本附生植物多 C . 树木四季常绿 D . 乔木多针状叶片
  • 2. (2021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 下图为齐齐哈尔市冬季局部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齐齐哈尔市的植被类型为(   )
      A . 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 C . 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D . 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
    2. (2) 下列符合齐齐哈尔市植被特征的是(   )

      ①树干高大,树基常有板状根②具有肉质的叶或茎

      ③夏季盛叶,冬季落叶④叶面积较小,呈针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3. (2021高一上·临沂期中) 植被类型百分比可直观地展示植被类型随时间的变化,当草原、荒漠比例高于森林时,可指示相对干旱的气候条件;反之亦然。下图示意新生代距今36Ma以来我国西北地区部分植被类型百分比序列,其中下左图为主要森林类型比例变化、下右图为荒漠和草原比例变化(注∶Ma指百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时期,我国西北地区气候(   )
      A . 持续升温 B . 持续降温 C . 趋于湿润 D . 趋于干旱
    2. (2) 图示时期(   )
      A . 联合古陆形成 B . 冷暖交替变化 C . 裸子植被繁盛 D . 爬行动物出现
  • 4. (2021高一上·临沂期中) 红树林多生长于河口或海湾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因由红树科植物组成而得名,根系发达,有"海岸卫士"的美誉。图1为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分布图,图2示意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红树林的植被类型为(   )
      A . 针叶林 B . 常绿阔叶林 C . 热带草原 D . 落叶阔叶林
    2. (2) 红树林根系发达,主要是适应红树林分布区(   )
      A . 高盐水生的环境 B . 四季分明的环境 C . 土壤贫瘠的环境 D . 风浪侵袭的环境
    3. (3) 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

      ①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②净化空气,吸烟滞尘③防风固堤,保护海岸线④为海洋生物提供生活场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5. (2022高一上·定远月考)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列小题。
    1. (1) 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
      A . 元古宙末期 B . 古生代末期 C . 中生代末期 D . 新生代末期
    2. (2) 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 . 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 . 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 D . 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 6. (2021高一上·杭州期末)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mm以上却生长较差。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  )
      A . 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 .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 . 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D . 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 7. (2021高一上·文山期末) 柳树到了秋冬季节落叶,来年春天再长出新叶,夏季婀娜多姿,极具观赏价值。泉州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种柳树作为行道树,虽引种的柳树终年不落叶,但长得高矮不一,有的断枝,有的被虫蛀,每年都要补植不少,影响城市景观。近年来,泉州的行道树改为了华南地区的常绿乔木柳叶格,其叶子像柳叶,遮阴效果极佳。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1. (1) 泉州的地带性植被是(   )
      A . 针阔叶混交林 B . 常绿硬叶林 C . 常绿阔叶林 D . 热带雨林
    2. (2) 下列城市更适合种柳树的是(   )
      A . 济南 B . 广州 C . 上海 D . 三亚
  • 8. (2021高一上·辽阳期末) 读热带雨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区为热带雨林景观典型分布区的是(   )
      A . 东非高原 B . 地中海沿岸 C . 刚果盆地 D . 西欧地区
    2. (2) 下列关于热带雨林地区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B . 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大 C . 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茂盛 D . 垂直结构复杂,春花秋果丰硕
二、图文分析题
  • 9. (2022·高州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坛岛是福建省最大的岛屿,我国第一大风区,其东北部迎风海岸分布肴一座大沙丘相对高度达30米,当地人称之为大砂山,大砂山上无法生长植物,只覆盖着一些夹杂黑色碎石的沙土。大砂山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的特殊现象。研究长明大砂山是第四纪晚期以来在气候冷暖变化背景下,主要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下面左示意大砂山区域地理环境,右图示意大砂山地质剖面。

    1. (1) 简析大砂山上无法生长植物的原因。
    2. (2) 分析大砂山“沙不袭村”的原因。
    3. (3) 判断大砂山风砂层、海蚀崖、冲积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 10. (2021高三上·河北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等地,海拔高差巨大,生境复杂多变,土地覆被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但南北坡差异明显。下图示意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垂直分布。

    1. (1) 据图概括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分布的异同。
    2. (2) 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出现高海拔区裸地分布范围向上和向下同时扩展、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的现象,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3. (3) 简述减缓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高海拔区裸地扩张及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减少的合理措施。
  • 11. (2021高三上·山东开学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巽他大陆架(下图)位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之间。末次冰期时(距今约11.7千年~110千年)海平面下降,特别是末次盛冰期(距今约19千年~23千年),巽他大陆架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

    1. (1) 指出末次冰期热带雨林与现代热带雨林位置上的差别,并分析气候原因。
    2. (2) 与图示现代热带雨林相比较,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说明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3. (3) 加里曼丹岛上分布着热带山地雨林、低山雨林、低地雨林。加里曼丹岛上的最高峰海拔4101米。请在下图中用一系列“▲”画出岛上主要山脉走向,并用箭头表示热带山地雨林在末次冰期的变动方向。

  • 12. (2021高一下·靖远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中国水土保持重点区域。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处中国中部偏北,处于(34°N~41°N,98°E~114°E),包括宁夏与山西全境、陕西中北部,甘肃的陇中和陇东地区,青海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总面积达64.40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海拔1200~1600m,地势南高北低且沟壑纵横,绝大多数地表被深厚的黄土层覆盖,具有塬、梁、峁等典型黄土地貌,土层最厚可达180m。下图分别为黄土高原位置及其生态地理分区方案图。

    1. (1) 指出图中IIA1、IC1分区的植被类型。
    2. (2) 黄土高原内部植被类型存在着复杂的地域分异,试分析原因。
    3. (3) 黄土高原地区更适宜草类植物生长,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 13. (2021高一下·寿县开学考)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图1为华北传统民居示意图。

       

    材料二  图2所示区域,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当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 (1) 读材料一和图1,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2. (2) 简单说明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3. (3) 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结果
    4. (4) 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人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