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2年九年级历史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10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 1. (2022·南山模拟)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    )

    新郑出土的裴李岗文化石镰

    舞阳贾湖遗址中发现的“野大豆”

    河姆渡出土的水稻种子

    A . 原始农业发展 B . 进入铁器时代 C . 使用磨制工具 D . 掌握制陶技术
  • 2. (2024九下·松山模拟)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
    A . 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 . 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 . 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 . 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 3. (2022·南山模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
    A . 奖励耕织 B . 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 C . 推行县制 D .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 4. (2022·南山模拟) 东汉蔡伦改进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在西域、波斯等地,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 丝绸之路的开通 B . 玄奘西行天竺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郑和下西洋
  • 5. (2022·南山模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杜甫在这场战乱后感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这说明(   )
    A . 战争推动文学发展 B . 文学是认识历史的途径之一 C . 唐朝诗歌繁荣发展 D . 唐朝文人擅长运用对比方法
  • 6. (2022·南山模拟)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    )
    A . 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 出现晋商、徽商等商帮 C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 . 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 7. (2024七下·陕西期末)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A .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 . 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 . 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 . 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 8. (2022·乐昌模拟) 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新式国防远比传统国防花费大,它必须有更好的交通体系、工业和企业作支撑。因此,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   )
    A . 依靠商办发展军用工业 B . 意在追求利润缓解经费压力 C . 化解了清政府财政危机 D . 军工产品的市场化趋势明显
  • 9. (2022·乐昌模拟) 有学者认为,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竭尽所能使事态向和平方向发展,中共也希望能够和平解决,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势力没有贸然采取军事行动,蒋介石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改变,事变最终以和平的方式结束。此学者认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A . 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B . 主要因为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C . 使中国内战的局面彻底终结 D . 是中国共产党全力调解的结果
  • 10. (2022·南山模拟) 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这场战役(    )
    A .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 11. (2022·南山模拟)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一家报纸撰文指出:“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已进入了一个由渐进到跃进的阶段。”“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这说明(    )
    A . 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B . 农业生产的发展,将迅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 .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D . 经济工作不遵循客观规律,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 12. (2022·南山模拟)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九章《献地》描述的是村里顾姓地主和李姓地主,经过思想斗争主动将拥有的土地统一分配给村民的故事。这一章节的历史题材应来自于(    )
    A . 开国大典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家庭联产承包
  • 13. (2022·南山模拟) 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是(   )
    A .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 . 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 . 促进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 . 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 14. (2022·南山模拟) 周恩来在评价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某项外交活动时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往来了。”这一外交活动是指(    )
    A .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15. (2023七下·芝罘期末)   1978年12月,陈云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安稳”农民的主要措施是(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建立经济特区 C . 结束“大跃进”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2022九上·福田期中) 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在出访某国时作诗:“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陈毅部长称赞的是建筑是(    )
    A . 古代埃及金字塔 B . 古代两河流域空中花园 C . 古代雅典帕特农神庙 D . 古代罗马万神庙
  • 17. (2024九下·麦积模拟)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B . 文明的冲突与交汇 C .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 西方对东方的侵略
  • 18. (2022·南山模拟)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 远航打破了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B . 达·伽马第一个找到了直通东方航路 C . 麦哲伦船队实现首次环球航行 D . 哥伦布横渡大洋到达古巴等地
  • 19. (2022·南山模拟)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 .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君主立宪制 B .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C . 确立君主立宪制、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D . 确立君主立宪制、成为首个工业国家
  • 20. (2022·南山模拟) 初三(1)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图是他们列出的研究提纲。该研究的主题应为(    )

    A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 . 大化改新 C . 美国南北战争 D . 日本明治维新
  • 21. (2022·南山模拟) 下图是名为《别动》的漫画,画中戴着德军头盔的野猪被名为“VERDUN”(凡尔登)的夹子夹住了鼻子,动弹不得。漫画中描绘的情形发生在(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 . 一战期间 C . 二战期间 D . 冷战期间
  • 22. (2024·郁南模拟) 据统计,从1866年到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中,授予总统处理经济问题的自由裁夺权条款共110条,其中1933年前的67年中仅32条,而1933年后的8年中却增加到78条。这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   )
    A .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 . 政府积极调整劳资关系 C .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 D . 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 23. (2022·南山模拟) 二战后,“在这个新框架里,欧洲国家的利益内涵失去了自己的独立个性,被迫与超级大国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材料中提到的“新框架”是指(    )
    A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 北约与华约对峙 C . 欧洲共同体 D . 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2分,共24分。)
  • 24. (2022·南山模拟)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唐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材料三: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败,失之于“制”,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已经被取消,社会主义已经完全蜕变;也失之在“治”,长期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使政府的威信消失殆尽。苏联社会主义失败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而是西方长期和平演变和苏联内部自我演变结合的合力。可以说,既失之在“制”,也失之在“治”。

    ——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5日文章(有删节)

    材料四: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五: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习近平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其中的两个“制”分别是什么制度?
    2. (2) 据材料二回答,这个帝国注定“被打垮”的原因是什么(请概括出两点原因)?请你写出这个帝国进行了哪些“殊死的决斗”(请列举两例)?
    3. (3) 据材料三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之在治”的因素是什么?请你写出苏俄或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活动有哪些?
    4. (4)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1978年“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变化的?
    5. (5) 阅读材料五,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言献策。
  • 25. (2022·南山模拟)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钢钎和石锤旷日持久地凿打,他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决定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公元前256年,历时十四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建成竣工。开始了它对四川平原持续至今的影响……盆地之内犹如天之府库,物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

    ——摘编自 《世界遗产在中国》解说词

    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屡遭挫折,失败惨重,这迫使中国共产党从中汲取教训、重新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基于这个特殊国情,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寻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并在践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正确地总结了中国革命遭受挫折的教训和走向成功的经验,提出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原则,进而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毛泽东思想……

    ——摘编自《前线》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惊世之作”指的是哪一项工程?
    2. (2) 材料二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3. (3) 阅读两则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