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子洲县张家港希望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7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 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 1.  1841年,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在虎门之战中广东水师提督率清军顽强抵抗,身负重伤,最终壮烈殉国。这位“提督”是(    )
    A . 关天培 B . 陈化成 C . 邓世昌 D . 李鸿章
  • 2. 焚毁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 . 英俄联军 B . 八国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俄美联军
  • 3.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清帝国丧失了最东北的广袤而宝贵的土地,因为清政府没有看到这些土地的价值。”材料中提到的“土地”是指(    )
    A . 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的领土 B . 德国在瓜分狂潮中划分的“势力范围” C .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的领土 D .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的领土
  • 4.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8岁诞寿,举行隆重的祝寿庆典,万众齐集犀牛岭,誓师起义,向清王朝宣战。”这一事件是(    )
    A . 定都天京 B . 天京事变 C . 金田起义 D . 永安建制
  • 5.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说明(    )

    A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 . 两次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 6. 史学家唐德刚指出:在19世纪中期来替天行道的洪杨诸贤,都只是具有“改朝”之才,而缺乏“换制”之识。... ...换制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他的朝廷也就不可能太长久。这段材料反映了“洪杨诸贤”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
    A .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 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力量强大 D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
  • 7.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中描述:“两支舰队于9月17日在鸭绿江口外的海面上相遇,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4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而日本只损失了1艘军舰。”此次战役的直接影响是(    )
    A . 京津地区被列强武装控制 B . 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制海权 C . 激发了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8.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
    A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 割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
  • 9. “没有像挑战一样的应战 ,就不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挑战所作出的应战证明,“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文化和文明是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权力的。据此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 . 具有落后性和盲自排外性 B . 肩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使命 C . 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 .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10. 戊戌变法中拒绝出走,愿为变法献身的志士是   (    )
    A . 谭嗣同 B . 梁启超 C . 左宝贵 D . 严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 11. 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 ,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洪仁玕写成《》,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 12.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于1899年提出了“”政策,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13.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 ,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以“自强”“"为口号,掀起了自救运动。
  • 14. 在康有为等人的推动下,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 15. 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年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 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

    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7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23分)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材料二:

    图一  虎门销烟

    图二  英国海军舰队驶抵广州海面(1840)

    材料三: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一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 (2) 材料二图一中“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3. (3) 材料二图二中英国海军舰队在1840年驶抵广州海面是对中国发动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任选其中两条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 18.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新出路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图二 轮船招商局

    图三 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

    材料二:“尽管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一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1. (1) 材料一图一至图三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末变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哪一事件拉开了清末变法的序幕?“清末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对应运动失败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场运动留下的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