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10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33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 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 .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 下图为“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单位:亿吨)。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改革 B . 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 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B . 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C . 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D . 彻底消除“左”倾错误
  • 4.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
    A . 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九江 B . 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九江 C . 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 . 厦门——大连——长江三角洲——武汉
  • 5. 1979年7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世纪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
    A . 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B . 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 . 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 D . 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 6. 1979年7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该方案实际上是(  )
    A .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B . 放权让利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C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 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7.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开放格局的形成”“农村的新变化”等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栏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中国举办博鳌论坛” C .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D . “从复关到入世”
  • 8.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同时,“一国两制”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甚至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底线是(   )
    A . 保证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B . 维持特别行政区的现行法律不变 C . 坚持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 保障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 9. 据统计,198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仅占全球的2.0%;199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全球占比上升至3.4%,居世界第14位;到了2000年,占比扩大至7.3%,居世界第7位。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世界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 D . 世界政治局势持续稳定
  • 10. 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变化示意图,对图中变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B . 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 C . 反映了新中国生产力快速提升 D . 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政策的调整
  • 11.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技术性因素是(   )
    A . 改革开放的进行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行和思想解放 C . 影视艺术、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 D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获得世界关注
  • 12. 下图为2009年2月24日下午,“海口”号导弹驱逐舰舰载直升机从当天上午刚刚驱离海盗船袭扰、成功解救的意大利商船“MT LIA”号上空巡逻后返回。亚丁湾护航(   )

    A . 表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 使中国与意大利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C . 是为了打击恐怖组织 D . 彰显中国履行职责和反恐的外交政策
  • 13.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上思想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 .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 .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 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 1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点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战略,技术引进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2002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2006年,我国提出和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种变化表明(   )
    A . 我国科技由模仿走向了创新 B . 我国科技过于落后 C . 欧美对中国技术封锁日益严格 D .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失败
二、非选择题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后的深圳,1984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戴北方《深圳口述史》

    材料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1. (1) 结合所学,写出二例除深圳外的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2. (2) 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 16.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用口号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加拼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号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1. (1) 根据材料分别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的显著特点。
    2. (2) 分析上述口号形成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
    3. (3) 某班同学围绕“社会是否需要口号”展开辩论。有人说,社会不需要口号,要的是淡定有为;有人说,社会需要口号,要的是激情涌动。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