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0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成都) 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漫步月面 B . 采集月壤 C . 展示国旗 D . 点火返航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氮气用于包装食品 B . 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 C . 蒸馏用于软化硬水 D . 活性炭用于净水
  • 3. (2021九上·江阴期中) 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装入固体粉末 B . 加热液体 C . 添加酒精 D . 处理废弃药品
  • 4.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78% B . 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很高的富氧空气 C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SO2、CO2、NO2、以及臭氧等 D .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 5. 从以下两幅图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 .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 分子很小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间有间隔
  • 6.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 H—氢元素 B . H+—氢离子 C . H2—两个氢原子 D . 2H2—两个氢分子
  • 7.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 . 变化与守恒: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 宏观与微观:过氧化氢和水的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D . 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加快反应速率即可
  • 8. (2016九上·无锡期中)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9. 磷酸氯喹(C18H32ClN3O8P2)在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 63 个原子 B . 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C . 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 .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7:4:16
  • 10. 如右图是五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相互结合成氧化物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 . NaO B . MgO C . Al2O3 D . H2O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③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④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

    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会改变

    ⑥同种元素在同种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③⑥ D . ④⑥
  • 12. 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效果最好的是蜡烛,因为它反应速率快 B . 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 . 三个实验中均为氧气过量 D . 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 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 48:23 D . 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44:27
  • 14. 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

    A . ⑤④①③② B . ④⑤①②③ C . ⑤④①②③ D . ④⑤①③②
  • 15. (2021·无锡) 将0.72g草酸亚铁(FeC2O4)放在一个可称量的敞口容器中高温焙烧,500~600℃时,容器中的固体质量保持0.4g不变。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 Fe B . FeO C . Fe2O3 D . Fe3O4
  • 16. 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的构成微粒

    M

    反应前的质量/g

    68

    32

    0

    1

    t时刻的质量/g

    8

    x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y

    37

    A . x=0.75y B . 物质M中一定不含氧元素 C . 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D . 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 (1) 氦气
    2. (2) 2 个氮分子
    3. (3) 标出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 (4) 3 个氢氧根离子
    5.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18. 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现有以下物质:①纯净的空气②液氧③冰水混合物④水银⑤加碘食盐⑥氨气⑦四氧化三铁⑧二氧化碳。请根据如图和所给物质填空:

    1. (1) 属于 A 处物质类别的有(填序号)。
    2. (2) B 处物质类别为,包括的物质有(填化学式),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3. (3) 单质与 B 处物质的转化是变化(填“物理” 或“化学”)。
  • 19. 结构决定性方式质,性质决定应用。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特有。
    1. (1) 日本核废水中含有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对原子质量为 3,核内质子数为 1,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请画出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 (2) 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锶属于元素 (填“金属”或“非金属”),如图乙表示的粒子中, 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有(填序号),粒子④在化学变化中易形成的离子为(填符号)。

三、实验题
  • 2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 a 的名称是
    2. (2)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若选择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择 B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能否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填“是”或“否”)。
    3. (3) 若选择 F 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端(填“m”或“n”)通入。
    4. (4)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 可选用的制取装置的组合为(填字母序号)。
  • 21. 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下图A、B、C三套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 (1) 这三个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序号)
    2. (2) 写出实验C操作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利用实验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步骤如下:

      ①调节托盘天平平衡

      ②如B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③将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使药品发生反应,稳定后观察,此时天平的指针  (填写“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之一)

      ④写出实验报告

    4. (4) 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
      A . 这三个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的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的不遵守 B . 如果有a克白磷反应,生成b克五氧化二磷,则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a-b克 C . 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 . 这三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变化
  • 22. 某学生为了测定由两种元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 X 的组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把气体 X 由注射器 A 缓慢送入装有 CuO 的 B 装置,使之完全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①实验前 B 管及药品的质量为 21.32g,实验后为 21.16g

    ②B 管中剩余固体为某种单质

    ③C 管中收集到的物质电解后可得到 H2和 O2 , 在 D 中收集到的是 N2

    ④X 中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14: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气体 X 的化学式是
    2. (2) B 中 在 实 验 中 看 到 的 现 象 是
    3. (3) C 中收集到的液体质量是g。
    4. (4)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流程题
  • 23. 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 (1)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通常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
      A . 沉淀 B . 过滤 C . 煮沸 D . 蒸馏 E . 吸附
    2. (2) 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3. (3) 活性炭起到作用,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纯净物(填“是”或“不是”)。
    4. (4) 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则下列方法中可降低水的硬度的有____。
      A . 过滤 B . 煮沸 C . 吸附 D . 蒸馏
    5. (5)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应用 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五、推断题
  • 24. 如图所示 A、C、B、D、E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 其中 B 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 是(填化学式),黑色固体是(填名称)。
    2. (2) 分别写出过程②、④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④
    3. (3) 若将黑色固体换成其他物质也能实现 B→E 的转化。关于 B→E 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一定是化合反应    b.一定是氧化反应

      c.一定是放热反应    d.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六、计算题
  • 2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 C6H8FeNO7)添加到食盐中可作营养增长剂,且能使食盐保持干燥。某品牌食盐配料表上注有:柠檬酸铁铵≤25mg/kg。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柠檬酸铁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柠檬酸铁铵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1kg 这种食盐中含铁元素的质量最多为mg(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2) 经分析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9,现向 50g 该溶液中加入 2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g(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