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2-10-10 浏览次数:4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 唐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请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   )
    A . 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太阳辐射 B . 对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 C . 平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太阳辐射 D . 平流层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
  • 2. (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 冬季,农民燃烧秸秆形成人造烟幕以防止农作物受冻,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
    A . 增强太阳辐射 B . 增强大气逆辐射 C . 增强大气辐射 D . 增强地面辐射
  • 3. (2021高一上·东丽期末)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2) 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 .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4. (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 下图为北纬30°局部区域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②代表(   )
      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 . 地面辐射 C . 大气辐射 D . 大气逆辐射
    2. (2) 与四川盆地相比,白天青藏高原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大气(   )
      A . 对①辐射的吸收强 B . 对①辐射的吸收弱 C . 对③辐射的吸收强 D . 对③辐射的吸收弱
  • 5. (2020高一上·台州期中) 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温室内、外的气温(   )
      A . 阴天时大致相同 B . 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C . 晴天时相差不大 D . 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2. (2) 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 . 阴天 B . 多云 C . 晴天 D . 无法确定
  • 6. (2020高一上·宿州期中)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时尚成为一种节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 )
      A . 春季、秋季 B . 秋季、春季 C . 夏季、冬季 D . 冬季、夏季
    2. (2) 晴日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 B . 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 C . 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 D . 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
  • 7. (2020高一上·安庆期中) 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   )
      A . 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 B . 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 C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 D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
    2. (2)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 .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 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3. (3) 出现浓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较差,但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很醒目,原因是(   )
      A . 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 . 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 . 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 . 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 8.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左图示意2018年印度尼西亚的一次火山喷发,这次火山喷发的烟尘上达10km。右图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 (1) 火山喷发物主要来自(   )
      A . 地核 B . 下地幔 C . 上地幔 D . 地壳
    2. (2) 火山喷发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主要是因右图中的(   )
      A . ①增强 B . ②减弱 C . ③减弱 D . ④增强
    3. (3) 右图中与谚语“露重见晴天”密切相关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 9. (2021高一上·宁波月考) 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大气的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层,该层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是
    2. (2) 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层,其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3. (3) 图2中①表示辐射,④表示辐射。

      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4. (4) 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____(读图2选择填空)。
      A . ①减弱 B . ②增强 C . ③增强 D . ④减弱
    5. (5) 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填图2中数字)增强,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
    6. (6)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当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著名谚语,根据上图分析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 10. (2021高一上·宁南月考)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F,I
    2. (2) 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3. (3) 与阴天相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
  • 11. (2020高一上·西城期末)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0月的某个晴天,北京某校同学利用校园里的玻璃温室和露天试验田开展气温测量实验。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玻璃温室内和露天试验田中某日气温变化测量结果

    时间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温室内(℃)

    15.9

    17.8

    20.3

    21.9

    21.8

    19.2

    18.0

    试验田(℃)

    13.1

    15.3

    19.3

    21.3

    19.1

    17.5

    16.3

    1. (1) 与试验田相比,温室内气温的特征是。结合大气受热过程解释玻璃温室的作用
    2. (2) 一日内,太阳辐射在正午时最强。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温室内外的最高气温都出现在时,原因是
    3. (3) 观察图,说出在实验中可能影响到玻璃温室采光条件的外部因素是
  • 12. (2021高一上·怀化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1)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2. (2)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下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 13. (2021高一上·龙岩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

    1.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层(填字母)大气气温的变化,其成因是。与右图。(甲、乙、丙)过程有关。
    2. (2)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与右图.(甲、乙、丙)过程有关。
    3. (3) B层中的。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原因是。这一现象反映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