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19.7 | 8.7 | 31.6 | 0.4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A.硫酸铜 B.熟石灰 C.碳酸钠 D.聚乙烯
新建的居民住宅大多安装了自动空气开关.其原理如图所示,当电路由于电流过大时,电磁铁P的磁性将变(选填“强”或“弱”),吸引衔铁Q的力变大,使衔铁转动,闸刀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开启,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某周末,文强同学在家开着空调看电视,妈妈打开电饭锅做饭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则此时“跳闸”的原因最可能是.
⑴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无色透明;
⑵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
⑶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⑷在(3)中滴加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定值时,用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乙图所示。
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A枝条不作处理,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⑴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 000倍;
⑵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 000层左右的原子;
⑶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⑷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①增加的葡萄糖②生成的淀粉③生成的氧气④消耗的水⑤消耗的二氧化碳⑥消耗的氧
①葡萄糖溶液 ②氢氧化钾溶液 ③CO2的释放溶液
①因为实验值一定有误差 ②因为由蒸发失掉的水分增多 ③因为生成的葡萄糖在呼吸中被消耗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 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 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 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步骤 4:打开 K1 和 K2 , 通过注射器从 b 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 V1 毫升时,瓶中液面刚好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 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 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 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 V2 毫升。
Ba(OH)2溶液体积(V)/mL |
||||
沉淀的化学式(若没有,则用/ 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