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 沸点/℃ |
酒精 | 78 |
水 | 100 |
煤油 | 150 |
靠近壶嘴的地方,没有“白气”,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酒精 |
||
水银 |
次数 |
长度 L/m |
重物/个数 |
频率 f/Hz |
1 |
0.4 |
2 |
375 |
2 |
0.8 |
2 |
170 |
3 |
4 |
265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蜡的温度/℃ |
42 |
44 |
46 |
48 |
49 |
50 |
51 |
52 |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 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弹出的距离,共做10 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值 | |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 单层 | 79 | 78 | 82 | 80 | 78 | 82 | 79 | 82 | 81 | 80 | |
双层 | 20 | 23 | 24 | 24 | 24 | 25 | 22 | 22 | 21 | 25 |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