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高考地理时事热点专题9全球气候变化

更新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6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开封期末)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2000~2500m),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山苔原带最先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是(   )
      A . 较低海拔的缓坡地带 B . 较低海拔的陡坡地带 C . 较高海拔的缓坡地带 D . 较高海拔的陡坡地带
    2. (2) 随海拔升高,草本植物入侵减弱的原因有(   )

      ①气温降低②光照减弱③降水增加④种子传播距离加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下·深圳期末) 海岸线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不断变化。江苏省如东县海岸线受人类活动影响变化显著。下图示意2000~2020年如东县海岸线时空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如东县海岸线的时空变化特征是(   )

      ①海岸线向内陆后退②南部变化速度快于北部③海岸线向海洋扩张④2010~2020年变化速度减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如东县海岸线的变化有利于(   )
      A . 缓解城市用地压力 B . 增加海岸生物多样性 C . 改善沿海环境质量 D . 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 3. (2022高二下·深圳期末) 石冰川一般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通常分布于山地林线之上,其表面是厚达0.5~5米的岩石碎块。与山岳洁净冰川相比,石冰川融化速度更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更强。下图示意石冰川内部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石冰川最可能广泛分布在(   )
      A . 南极大陆 B . 东非高原 C . 青藏高原 D . 东欧平原
    2. (2) 与山岳洁净冰川相比,石冰川融化速度更慢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内部岩块降低热量吸收 B . 分布海拔更高气温更低 C . 表面岩块阻隔热量传输 D . 对太阳辐射反射率更高
    3.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速度加快,但石冰川可以(   )
      A . 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 B . 增加全球淡水资源的数量 C . 缩短淡水资源更新的周期 D . 维持高山地区的水源储备
  • 4. (2022高三上·莒南开学考)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口的增长,沿海城市陆域面积逐渐不足。某国计划在沿海建造“漂浮城市”代替传统的填海造陆方式。“漂浮城市”由社区浮块组成,在岸上进行预制,再运到最终场地停泊。社区浮块有机组合为村落、城市(如图)。不同浮块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重组,以适应发展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传统填海造陆相比,“漂浮城市”(   )
      A . 设计难度小 B . 材料要求低 C . 生态影响小 D . 承载能力强
    2. (2) 不同浮块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重组,能够优化“漂浮城市”的(   )
      A . 环境质量 B . 人口容量 C . 产业结构 D . 功能布局
    3. (3) 推测率先试点“漂浮城市”的国家是(   )
      A . 韩国 B . 澳大利亚 C . 中国 D . 埃及
  • 5. (2022·四川模拟)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曾出现过多次气候显著降温变冷的时期,称为冰期,两次冰期之间为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末次冰期距今约7万年至1.15万年。气温是影响丽江云杉分布的首要因素。图a、b分别示意现代和末次冰盛期丽江云杉的主要分布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之前)到末次冰盛期,利于丽江云杉向北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河流 D . 土壤
    2. (2) 据图示信息推测,丽江云杉的习性应是(   )
      A . 喜光照 B . 喜湿润 C . 喜温凉 D . 耐干旱
    3. (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今后丽江云杉的分布范围将(   )
      A . 扩大 B . 缩小 C . 东移 D . 南移
  • 6. (2022·洛阳模拟) 接地线是内陆固定冰盖与漂浮冰架的分界线(下图),冰川流过接地线后便成为浮在海水上的冰架。研究人员分析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区域的冰川过去二十年的卫星数据,发现这些冰川的接地线正迅速地往内陆方向后撤,换句话说这里冰川最终会全部融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区域的冰川接地线正迅速后撤的最直接原因是(   )
      A . 南极冰川运动 B . 海浪冲刷侵蚀 C . 局部地壳运动 D . 冰下洋流增温
    2. (2) 据图推测随着冰川接地线迅速后撤,可能导致(   )

      ①接地的冰盖面积缩小

      ②冰山数量将减少

      ③冰山体积将变大

      ④接地线附近的冰架厚度将减小

      ⑤海洋面积将增加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④
  • 7. (2022·石家庄模拟) 雪雨比是指某一时段内降雪总量与降雨总量的比值,反映了降水中降雪与降雨的比例。我国西北干旱区融雪洪水(包括升温融雪型和雨雪混合型洪水两种类型)常伴有大量冰凌和泥沙,危害极大。下表示意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和雪雨比/降雪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区间/要素变化

    1000m以下

    1000~2000m

    2000~3000m

    3000~4000m

    4000m以上

    春季

    平均气温(℃/10年)

    0.615

    0.643

    0.560

    0.425

    0.378

    雪雨比(/10年)

    -0.011

    -0.024

    -0.076

    -0.097

    -0.295

    秋季

    平均气温(℃/10年)

    0.353

    0.360

    0.422

    0.448

    0.580

    雪雨比(/10年)

    -9×10-6

    -0.002

    -0.004

    -0.007

    -0.045

    冬季

    平均气温(℃/10年)

    0.240

    0.294

    0.462

    0.564

    0.798

    降雪量(mm/10年)

    1.241

    0.837

    0.380

    0.729

    0.223

    1. (1) 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雪雨比的主导因素是(   )
      A . 降水总量 B . 海拔高度 C . 土地类型 D . 地区气温
    2. (2) 我国西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随着海拔升高(   )
      A . 春季雪雨比变化变小 B . 冬季降雪量变化先增加后降低 C . 秋冬季升温速率变大 D . 秋季雪雨比变化较春季更显著
    3. (3)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预测我国西北干旱区融雪洪水(   )
      A . 洪水期推后 B . 发生频次减少 C . 灾害风险降低 D . 雨雪混合型洪水增加
  • 8. (2021高三上·成都月考) 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冰雪消融影响显著。下图为1961-2012年天山冰雪面积随海拔升高的累积退缩率。调查发现,与4000-5000米相比,天山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较高,但冰雪面积较小;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夏季高于冬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米

    ﹤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

    累积退缩率

    2.35

    3.06

    3.40

    3.42

    1. (1) 图中数据表明,随海拔升高天山冰川退缩速度变化表现为(   )
      A . 慢→快 B . 快→慢 C . 快→慢→快 D . 慢→快→慢
    2. (2) 天山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覆盖率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 . 植被覆盖高 B . 降雪较多 C . 风力较大 D . 融雪量较小
    3. (3) 天山5000米以上区域冰雪面积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 太阳辐射强 B . 大气降水少 C . 山体面积小 D . 山体坡度小
  • 9. (2022·石家庄模拟) 朋曲流域(27°49'~29°05'N,85°38'≈88°57'E)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大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平均海拔4500m,流域内发育了大量冰川。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朋曲流域冰川分布面积变化显著。下图示意1990~2020年朋曲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冰川分布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0~2020年朋曲流域年降水量高于前30年,其冰川面积变化趋势说明(   )
      A . 气温影响更为显著 B . 降水影响更为显著 C . 坡度影响更为显著 D . 海拔影响更为显著
    2. (2) 推测1990~2020年朋曲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小的坡向为(   )
      A . 东坡 B . 南坡 C . 西坡 D . 北坡
    3. (3) 朋曲流域冰川面积变化导致该流域(   )
      A . 湖泊数量减少 B . 太阳辐射增强 C . 洪水灾害减少 D . 地面辐射增强
  • 10. (2022高二上·滨河开学考) 西太平洋暖池,一般是指热带西太平洋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C以上的暖海区,简称暖池。暖池中心区主要集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南纬10°至北纬10°、西经160以西的海域,暖池的面积变化影响着亚洲、太平洋、甚至全球气候变化。下图为暖池中心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位置较吻合的地理事物是(   )
      A . 大气强对流中心 B . 海水密度最大中心 C . 强太阳辐射中心 D . 渔业资源富集中心
    2. (2) 暖池面积异常偏大的年份可能会出现(   )
      A . 澳大利亚东北部易发生旱灾 B . 暖池厚度增加 C . 我国东部地区常出现南涝北旱 D . 沃克环流减弱
二、图文分析题
  • 11. (2022·浙江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

    材料二: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两个重大决策。2021年,中国出台了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202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有序推进。

    材料三:下图为北方15个省(区、市)2008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能耗变率图。

    1. (1) 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市)1月平均气温(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向明显且采暖能耗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
    2. (2)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含义。
    3. (3) 为抑制气候变暖的趋势,顺利实现碳排放的目标,你认为我国应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
  • 12. (2022·咸阳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是由常年积雪形成的,具有流动性。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冰川零平衡线是积累区与消融区的分界线。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世界上离大都市最近的冰川,被誉为“冰川活化石”。图1是新疆冰川分布及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位置示意图,图2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三次运动形成的冰碛垄地貌,图3表示1960年~2010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冰川面积、气温及降水变化图。

    1. (1) 分析天山北坡冰川广布的主要原因。
    2. (2) 描述冰碛垄地貌的形成过程,说明I、II、Ⅲ冰碛垄地貌形成先后顺序的理由。
    3. (3) 据图分析1960~2010年冰川面积、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的内在联系。
    4. (4) 简析天山冰川、积雪面积变化对冰川零平衡线上升幅度的影响。
  • 13. (2022·南充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引起多年冻土退化,热融湖群发育。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的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下图所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m以上,地形略有起伏,低丘与洼地相间,年均降水量300m左右,盛行偏西风,冬春季节风力较强。甲湖为图示研究区面积最大的热融湖。

    1. (1) 分析热融湖形成的原因。
    2. (2) 分析青藏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对甲湖发育的影响。
    3. (3) 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甲湖不断在进行扩张,试分析热融湖扩张速度最快的方向,并作出合理解释。
    4. (4) 有人认为,甲湖最终会消亡并演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变化原因。
  • 14. (2022·黄山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西北部面积最大的高山内流湖,湖泊位于山间封闭的盆地内部。受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1960-2018年赛里木湖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面积增加了8.99km2,增长率为0.05%。湖泊面积的变化反映了湖泊水量的收支状况。

    湖冰冻融过程(开始结冰到完全冻结属于冻结过程;开始消融到完全消融属于消融过程)与气候和湖泊自身条件密切相关。图1显示了2017-2018年赛里木湖冻结与消融过程。图1左上的参数日期均采用儒略日(例如1月16日为年内第16d、2月1日为第32d)等等”。图2为位于赛里木湖畔的温泉气象站1980—2014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1. (1) 说明1960—2018年赛里木湖面积变化及过程。
    2. (2) 推测图中西南湖岸最早形成湖冰的原因。
    3. (3) 据图2分析1980—2014年赛里木湖湖冰的冻融时段及理由。
    4. (4) 为维护赛里木湖优美的环境,简述该地区畜牧业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
  • 15. (2022·泰安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苔原带的土壤表层温度受太阳辐射、地表状况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分布在海拔2000~2550m之间,以时寒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该区域导致其原有灌木逐渐萎缩退化;受其影响,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下表为长白山西坡苦原带各月土壤表层温度的垂直变化率(海拔每升高100m土壤表层温度变化的度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变化率(°C)

    -2.6

    -2.1

    -1.4

    -0.5

    0.9

    1.3

    1.1

    0.8

    0.8

    -0.7

    -1

    -1.7

    1. (1) 据表画出长白山西坡首原带各月土壤表层温度垂直变化率曲线图。

    2. (2) 说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6月份土壤表层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 (3) 分析长白山西坡苔原带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 16. (2020·肇庆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河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之一,古称淮水,曾经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从公元1194年开始,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受其影响,淮河流域的地形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入海河道消失,下游成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地区。建国以来,通过一系列治理工程,淮河流域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下图为淮河流域示意图。

    1. (1) 解释黄河夺淮入海的原因。
    2. (2) 分析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淮河入海河道消失的原因。
    3. (3) 说明苏北灌溉总渠建成后对受益区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4. (4) 推断全球气候变暖对淮河防洪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