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年份 | 煤矿名称 | 创办者 | 开办原因 |
1875 | 直隶磁州煤矿 | 直隶总督李鸿章 | 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用煤 |
1876 | 台湾基隆煤矿 | 两江总督沈葆桢 | 福州船政局、军工厂等用煤 |
1879 | 湖北荆门煤矿 | 直隶候补道盛宣怀 | 机器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用煤 |
1880 | 山东峄县煤矿 | 徽寿春候补知县 | — |
1882 | 江苏徐州煤矿 | 知府胡恩變 | — |
1891 | 湖北大冶煤矿 | 湖广总督张之洞 | 汉阳铁厂用煤 |
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工业化 二是1789年到1848年的革命年代中的政治剧变 三是西欧的制度和价值观输出,扩展了西方文明的地理范围 |
材料一:“故宫”一是指故宫建筑群,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及处理国家政务的场所;二是指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博物院和世界顶级的博物馆,收藏有180余万件(套)珍贵文物,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关于紫禁城的修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朱诚如教授有高度的概括,他认为紫禁城肇建于明朝“永乐之治”定格于清朝“康乾盛世”。故宫建筑群城墙以内的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有殿宇、宫室近1万间,现存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三次改名,在中轴线上的位置、内部结构布局,楹联和内部陈设等,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和文化观念的充分体现。
——摘编自阎崇年《故宫六百年》
材料二:1912年,溥仪退位。将故宫改建为博物院的计划,很快提上了民国政府的议程。两年后,“古物陈列所”正式成立,紫禁城初次向公众开放,成为一时盛事。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作为明清皇宫的紫禁城正式向普通百姓开放。
北京故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在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之后第一批被列入这一名录的珍贵遗产。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充分挖掘包括故宫历史、故宫建筑和故宫文物在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在加强学术研究、国际交流和举办各类专题展览的同时,策划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紫禁城里过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动和线上直播等,深受好评。故宫文创产品不仅体现出了历史性和知识性,还以其趣味性和实用性走进千家万户。
——摘编自彭勇《故宫: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
材料一: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材料二:2015-2021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及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
年份 |
高速公路里程(单位:万公里) |
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 |
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
2015 |
12.35 |
7949.97 |
1.7 |
2016 |
13.10 |
8235.32 |
3.6 |
2017 |
13.65 |
9257.86 |
12.4 |
2018 |
14.26 |
9972 |
7.7 |
2019 |
14.96 |
11504 |
15.4 |
2020 |
16.10 |
13479 |
17.2 |
2021 |
16.9 |
15151 |
12.4 |
——整理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各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材料三:美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7年开始修建的宾夕法尼亚州收税高速公路,到2009年已经完成以州际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高速公路由联邦与州按9: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联邦出资主要来源于“公路信托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
——摘编自边策《中国高速公路与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研究》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694~1778)著《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不仅突破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束缚,而且突破自古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试图勾划一幅全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司马迁笼统地称这个已知的世界为“天下”,这大体上就是中国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著史范围固然详于本国,薄于“蛮夷”。19世纪,魏源(1794~1857)在《四洲志》稿本的基础上,写成《海国图志》50卷,1842年出版,1847年增为60卷,1852年又扩充到100卷。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船械制造等,是当时东方国家中最为详备的列国志式的世界历史与地理巨著。
——摘编自葛懋春《历史科学概论》
材料: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进程时,某学者提出了近代中国经历从“沉沦”到“谷底”再到“上升”的基本规律,并以此为据对中国近代史阶段特征进行归纳。
阶段 |
特征 |
1842年到1901年 |
近代中国历史不断“沉沦”的时期 |
1901年到1920年 |
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 |
1921到1927年 |
近代历史明显出现了“上升”趋势 |
十年内战时期 |
“上升”与“沉沦”的交织,“沉沦”因素略占优势 |
抗战时期 |
主要是“上升”因素起作用 |
解放战争时期 |
是“上升”与“沉沦”相交织,“上升”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
——摘编自张海鹏《唯物史观与民国历史人物评价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任选一个阶段,并运用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明确指出阶段及特征,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