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
A . 武王克商
B . 平王东迁
C . 王室衰微
D . 诸侯争霸
-
2.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分封制
②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③划分13个州部,分设刺史
④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
-
3.
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
B . 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
C . 该评论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
D . 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
4.
1857年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在此暴行之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 )
A . 《南京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马关条约》
-
5.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利)、俄罗(斯)势萧然。”这一揭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于( )
A . 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B . 中国社会习俗陈旧
C . 清政府腐朽无能
D .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
6.
下图是1905年中国同盟会机关报的创刊号。它创办于( )
A . 东京
B . 檀香山
C . 香港
D . 武汉
-
7.
1920年3月,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立,以搜集、编译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和分组研究专题理论为主要活动内容,并关注国内大事,发展工人入会,指导和推动工人群众开展斗争。这说明该研究会( )
A . 注重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
B . 成为中国共产党北京地区党组织的前身
C . 最先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D . 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8.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苏德战争,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得美国能够从容贯彻总体上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据此可知(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保障
B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 . 苏美才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核心力量
D . 中国抗战直接导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
-
10.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制定军事时间表
B . 世界性经济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C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D . 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元人陈孚《题管仲井》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 铁犁牛耕推广
B . 争霸战争频繁
C . 各国变法图强
D . 社会动荡变革
-
12.
《后汉书》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
④“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据《宋书》记载,刘宋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这一记载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
②北民南下与南方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了江南开发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④外来高产农作物推动了江南农业的多种经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4.
乾隆《孟县志》记载,“孟县地窄人稠……男妇唯赖纺织营生糊口”“以故孟布驰名,自陕甘以至边墙一带,远商云集。每日城镇市集收布特多,车马辐辏,廛市填咽”。材料表明当地( )
A .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B . 雇佣关系比较普遍
C . 专业市场已经形成
D . 商帮实力非常雄厚
-
15.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始终不敢明确支援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斗争,1883年初,才派没有番号的军队去援助黑旗军,正规军驻守镇南关外凉山一带,表示只求保境,不和法国决裂。材料描述的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情境
B . 中法战争爆发前的情境
C . 中法战争全面爆发后的情境
D . 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境
-
16.
中国的现代政治漫画于20世纪初开始见诸报纸和杂志。下图反映出当时( )
A . 预备立宪,政治骗局
B . 洪宪帝制,倒行逆施
C . 军阀割据,蹂躏人民
D . 国民政府,专制独裁
-
17.
下表是1927—193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出身的党员比例统计。这反映了( )
时间 | 工人所占比例(%) | 农民所占比例(%) |
1927年 | 50.8 | 18.7 |
1928年 | 10.9 | 76.6 |
1929年 | 7 |
1930年 | 5.5 |
A . 工人阶级丧失领导地位
B . 农民阶级觉悟全面提升
C .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D . 社会结构出现剧烈变动
-
18.
(2023高一上·绵阳期末)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
A .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 . 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C . 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消灭
D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19.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 . 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 . 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 . 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
20.
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里的“工具”是指( )
A .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 . 导致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D . 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21.
1885年,英、法、德等国签署的《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指出,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
A . 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B .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 . 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
D . 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22.
与19世纪70—90年代相比,亚洲觉醒时期呈现新的时代特点。“新”主要表现在( )
A . 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作用
B . 斗争目标在于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C . 用资产阶级共和制取代君主立宪制
D .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
23.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致国会的一份咨文中说,在过去30年里,美国经济的增长30%至40%是技术革新的结果。据此可知,美国的技术革新( )
A . 源于美国经济的发展
B . 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
C . 深刻影响了美国经济
D . 推动北美区域集团化
-
24.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 .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 .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 .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 .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25.
目前,区域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个,范围遍及各大洲。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
A . 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B . 成为区域集团的主流
C . 是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
D . 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9分,共35分)
-
26.
日记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
内容
|
①
|
“倭寇在卢沟桥挑衅矣!彼将乘我准备未完之时使我屈服乎!”“或故与宋哲元为难,使华北独立乎?”“倭已挑战,决心应战,此其时乎!”
|
②
|
“‘雪耻’的日志不下十五年,今日我国最大的敌国日本已经在横滨港口向我们联合国无条件的投降了,五十年来最大之国耻与余个人历年所受之逼迫与侮辱至此自可湔雪净尽。”
|
材料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蒋介石研究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是他的抗战政策的评价,他抗战的动机、策略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并有很大的争议。而他日记中的相关材料能够补充以往资料的不足,对于客观揭示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如他对九一八事变的回忆与解决办法……在抗战全过程中其经历和感情是第一次全面披露,对于抗战时期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薛念文《<蒋介石日记>的史料价值》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日记所记载的事件及年份。用一句话概括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史上的地位。
-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日记》对研究蒋介石抗战政策的史料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的解决办法。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
|
年代
|
内容
|
国别
|
电力
|
1866年
|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
德国
|
19世纪70年代
|
电力成为新能源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
|
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
内燃机交通工具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
汽油内燃机
|
德国
|
19世纪80年代
|
本茨制成汽车
|
德国
|
19世纪90年代
|
狄塞尔制成柴油机
|
德国
|
1903年
|
飞机试飞成功
|
美国
|
通信手段
|
19世纪40年代
|
有线电报开发成功
|
美国
|
19世纪70年代
|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
美国
|
19世纪90年代
|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
意大利
|
化学工业
|
1866年
|
诺贝尔发明炸药
|
瑞典
|
19世纪80年代
|
从煤炭中提取出卤、苯、人造染料
|
-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