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11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烧制瓷器  C . 冶炼钢铁  D . 纺纱织布
  • 2.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创下多个“首次”,中国将进入“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呼吸的“人造空气”中不该有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氢气 C . 氧气 D . 氮气
  • 3. 印尼的卡瓦伊真火山喷发,会出现诡异的蓝色火焰,喷发物中可能有大量的(   )
    A . B . C . D .
  • 4. 下列图示中“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酒精溅出  B . 污染试剂  C . 读数偏大  D . 液体溅出
  • 5.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精检测器里盛放经过酸化处理的含强氧化剂三氧化铬()的硅胶,如果司机喝过酒,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乙醇蒸气将还原成硫酸铬[],检测器就会由暗红色变成蓝绿色。硫酸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6. 从分子的角度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滴水成冰——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 . .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D . 蜡炬成灰——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7. 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复方蒿甲醚(C16H26O5)是治疗疾病的有效药品,下列有关蒿甲醚说法错误的是(   )
    A . 蒿甲醚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蒿甲醚分子由47个原子构成 C . 蒿甲醚属于化合物 D . 蒿甲醚由16个碳元素、26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组成
  • 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火炬燃料是氢气,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为原料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B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改变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 9.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分解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B . 制取氧气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所以制取气体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 . 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 10. (2019九上·朝阳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镁离子
    2. (2) 正二价的铜元素
    3. (3)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化学式:
  • 12.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填仪器名称);
    2. (2) 准确量取8毫升水时,使用的仪器有10mL的量筒和
    3. (3) 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操作是
    4. (4) 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5分钟后观察到的情景是热水全变红,冷水部分变红,这说明
  • 13. 归纳与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元素和氮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由于不同;
    2. (2) 化学性质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
    3.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4. (2020九上·绿园期末) 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重要的物质之一,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1)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 (2) 活性炭能除去水中有色、有异味物质,因为活性炭具有性;
    3. (3) 自来水中含较多的Ca2+、Mg2+ , 生活中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常采用方法。
  • 15.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 (1) 实验一,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看到的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2. (2) 实验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取出燃烧匙时硫仍在燃烧,此时应该____ (填序号);
      A . 放在空气中继续燃烧 B . 立即放入水中
    3. (3) 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若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的指针会向右偏转,因此,若用此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应在进行。
  • 16.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氧循环”、“碳循环”其中有一部分是指动植物呼吸及人类活动中的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又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结合所学相关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
    2. (2) 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3. (3) 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
    4. (4) 中国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三、综合题
  • 17. (2020九上·二道期中) 完成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后,发现一瓶无色液体,其标签只能看清一个“水”字。该液体可能是:①蒸馏水;②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③石灰水。
    1. (1) 向该瓶液体中通入CO2 , 始终未观察到液体变浑浊,该液体一定不是
    2. (2) 再向该瓶液体中加入MnO2 , 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该液体是
    3. (3) 在实验(1)和(2)的操作中存在一处共同不正确,请你指出(或改正)
  • 18. 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2. (2) 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 (3) 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纯净物,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粒诺氟沙星。
  • 19. 化学小组欲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燃烧匙内放入红磷,如图1连接压强传感器,实时测定实验装置内的压强变化,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P是集气瓶内初始压强,P'是冷却后容器内的压强)

    1. (1) 图1中,红磷需过量的原因
    2. (2) 图2中,压强减小到P',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能倒吸入集气瓶,若发现进入装置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3. (3) 若将图1中的红磷换成木炭,木炭燃烧的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3,由P=P推测:打开弹簧夹, (选填“有”或“没有”)水倒流入集气瓶中。
  • 20. (2020九上·二道期末)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A装置,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要伸到液面之下,其原因是
    2. (2) 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用胶皮管将装置B和E相连接,是在加热试管内固体之(填“前”或“后”)连接的;
    4. (4) 不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 (5)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接下来对集气瓶进行的操作是:再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 21. 关于催化剂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A .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 .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 (2)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进行相应探究,称量0.2g氧化铜、量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步骤①③对比可以说明

    3. (3)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填写下表: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第一组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第二组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4. (4) 对比分析图2中的 (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5. (5) 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