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7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6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 1.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唐政府为加强同边疆各族的联系,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其中为加强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采取的策略是(    )
    A . 武力征服 B . 实行和亲 C . 册封吐蕃首领 D . 设机构直接管理
  • 2. (2023高一上·五华月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
    A . 西晋 B . 东晋 C . 前秦 D . 北魏
  • 3.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增强了西汉实力 B . 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 . 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 . 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
  • 4. (2024高一上·南宁期中) 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5. (2024高一上·成华月考) 距今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河姆渡文化。它们相似的特征是(    )
    A . 主要使用打制石器 B . 已有了原始农业 C . 大量制造黑陶 D . 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 6. 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
    A . 科举制的完善 B . 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C . 察举制的发展 D . 八股取士制度形成
  • 7. (2024高一下·期中) 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A . 租调制 B . 租庸调制 C . 两税法 D . 摊丁入亩
  • 8. (2023高一下·大兴期末) 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    )

    A . 东汉 B . 东晋 C . 北魏 D . 南宋
  • 9. (2023高一下·肇州月考) 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举措是(    )
    A . 推崇黄老思想 B . 颁布“推恩令” C . 开辟丝绸之路 D . 设置西域都护
  • 10. (2022高一上·西宁期中) 春秋后期,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孟子 D . 墨子
  • 11.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柳宗元《封建论》中指出:“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其论述中没有涉及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国并行制    C . 郡县制      D . 三省六部制
  • 12.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诸如

    朝代

    名称

    效益

    战国(秦)

    都江堰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战国(魏)

    西门豹渠

    “以富魏之河内”

    汉朝

    白渠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些工程的兴建(    )

    A . 阻碍了经济交流 B . 不利于商业进步 C . 促进了农业发展 D . 实现了国家统一
  • 13. (2024高一上·和平期中) 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
    A . 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 . 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C . 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 .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 14.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这说明了唐朝(    )
    A . 士族地位提高 B . 社会阶层固化 C . 重视人才选拔 D . 六部分工不明
  • 15. (2024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从两汉至隋唐,约有五千多卷佛经被译为汉文。中国古代学者往往以儒道学说和人们易于理解的概念来翻译和讲解佛经,如“道”“心”“理”“本无”。它们成为佛教与儒、道等中国文化融汇的重要概念。这反映了(    )
    A . 佛教渐趋本土化 B .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C . 儒学吸收佛道思想 D . 佛教的发展受到了遏制
  • 16.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西周晚期,诸侯相互攻伐,楚国国君熊渠也兴兵于外,取得江汉之间的大片土地,并封其长子为句亶王,次子为鄂王,少子为越章王。这反映了(    )
    A . 华夏民族认同观念增强 B . 分封制度瓦解 C . 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 D . 宗法制度崩溃
  • 17. (2024高一上·常德西洞庭管理开学考) 一位历史学者说:“我们当然清楚,青铜时代有青铜器,但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青铜器的使用,不是在生产技术方面,而是在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指(    )
    A . 饮食 B . 娱乐 C . 装饰 D . 政治
  • 18. (2022高一上·礼泉期中) 《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    )
    A . 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B . 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C . 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D . 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
  • 19. (2024高一上·南宁月考)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该言论主张(    )
    A . 有教无类 B . 兼爱非攻 C . 隆礼重法 D . 无为而治
  • 20. (2022·福州模拟) 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
    A . 王位世袭 B . 铁犁牛耕 C . 地主阶级 D . 财产私有
  • 21. (2024高一上·大庆月考) 唐朝时期,每一政令的下达,必须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观点难免有异,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此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这说明(    )
    A . 三省职权分工不明确 B . 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C . 三省制度强化了相权 D . 尚书省职权进步扩大
  • 22. (2024高一上·云阳县月考) 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光武帝在去世前一年下令将高皇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神位从祭祀刘邦的高庙移走,理由是“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而高皇后封吕氏为王,危害汉家天下。此举旨在(    )
    A . 节省开支 B . 整顿吏治 C . 威慑外戚 D . 遏制诸侯
  • 23. (2022高一上·义乌月考) 春秋时期,天子行祭祀之礼,撤祭时唱《雍》。《论语》记载,鲁国权贵三家大夫在撤祭时,也唱《雍》。孔子评论说,他们怎么可以在自家堂上行此大礼?据此可知,孔子主张(   )
    A . 推行仁政 B . 简化祭礼 C . 维护周礼 D . 隆礼重法
  • 24.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考古资料显示,仰韶时代已有宗族制度。到了龙山时代,宗族制度明显和财富分化结合起来,例如,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中,葬具的好坏、墓坑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寡,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这说明(    )
    A . 龙山时代出现阶级分化 B . 仰韶时代实行分封制度 C . 龙山时代进入奴隶社会 D . 仰韶时代初具国家形态
  • 25. (2022高一上·西安期中) 云南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1965年5月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这可以作为研究元谋人的(    )
    A . 文字史料 B . 实物史料 C . 口碑史料 D . 影像史料
  • 26. (2022高一上·西宁期中)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 生产技术进步 B . 艺术种类众多 C . 佛教广泛传播 D . 社会持续动荡
  • 27. (2022高一上·昆明期中)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些文化遗存(    )
    A . 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B . 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 C . 体现人类社会的最早文明 D . 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 28.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汉武帝为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文化上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他通过察举制选拔重用儒生,同时还(    )
    A . 兴办学校,讲授儒学 B . 颁布“推恩令” C . 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D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29. (2023高一上·深圳期中) 许倬云先生指出,西周原来只是僻处西方的一个“方邦”,在打败商人后,人少,为治理那么大的国家,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了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也采取了合作共存的态度。这说明分封制(   )
    A . 具有包容性 B . 构建了政治同盟 C . 具有开创性 D . 避免了权力争夺
  • 30. (2024高一上·海淀期中) 北魏孝文帝采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
    A . 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 B . 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 .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D . 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 31. 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生活化特征突出,风格活泼愉快;青铜时代,以饕餮纹为代表的青铜纹饰凶猛庄严,凸显出神秘和威严。这从侧面反映了(   )
    A . 纹饰的用途发生根本转变 B . 统治权威的加强成为需求 C . 民众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D . 古代手工业技术不断提高
  • 32.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隋唐时期的丧葬习俗,都会邀请僧人超度做法,祈求为死者带来安宁,以此求得来世的善报;佛教也具有了容留旅客的功能,逐渐为民众的生活娱乐提供场所;有时寺庙还会开粮救济贫困、收容困难之人,发挥了慈善机构的部分功能。由此可见,隋唐时期的佛教(    )
    A . 融入了日常生活 B . 稳定了社会秩序 C . 提供了精神寄托 D . 完成了教义改革
  • 33.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立太学(即大学),推行教化。董仲舒认为“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设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郡国乡邑也要办各级地方学校,把儒家《五经》列为教学内容。这说明,西汉政府(    )
    A . 废除了贵族特权 B . 兼用儒法思想 C . 确立了儒学正统 D . 调整了选官标准
  • 34. (2024高一下·昭通开学考) 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 .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 社会阶层的流动 C . 科举制度的实行发展 D . 门第观念的淡化
  • 35. (2023高三上·裕安月考) 唐代先后有16位公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以弘化公主为开端,中间经历文成、金城公主的巅峰,以宁国、太和公主等黯然终结。这一过程反映了(    )
    A . 唐代民族政策照搬汉朝 B . 唐朝中央政府的边疆管理日益稳固 C . 王朝兴衰制约民族关系 D . 先进文明吸引力是和亲不断的根源
  • 36. (2022高一上·大石桥月考) 下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民族内迁与中原汉族南迁”示意图。


    下列项中,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内迁民族卷入对中央权力的争夺中    

    ②南迁人民推动了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自此中国进入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④南方的经济实力已渐渐超过了北方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37. (2022·福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3、图4和图5中的相关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