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2022八上·江城期中) 英国学者哈利・盖尔伯笔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那场与中国的战争,并非一场鸦片战争,而只是区区一些地方性的小摩擦。英国坚决反抗那腐朽透顶,却高高在上而又狂妄无知的中国,坚决维护英王的尊严,坚决保护英国男女的性命安全,坚决追偿被中国政府抢夺了的财物。”分析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认识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B . 提出战争首先是由中国发动 C . 否认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D . 支持中国进行反侵略的斗争
  • 2. (2022八上·江城期中) 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A . 虎门销烟的开支 B . 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 3.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C . 1905年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 . 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4. 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内地完全开放”等。这些要求旨在(    )
    A .   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 . 进口更多的中国茶叶 C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 . 向中国出口更多粮食
  • 5.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曾国藩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 . 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B .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 .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 . 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
  • 6.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奕䜣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维护清朝统治 B . 学习西方技术 C . 提高国际地位 D . 镇压农民运动
  • 7.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B . 洋务运动最终实现了富国强民 C .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 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 8. (2022八上·江城期中) 下图《时局图》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时事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

    A .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B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 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D .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9. (2022八上·江城期中) 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A . 清政府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 B . 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 C . 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 D . 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
  • 10. (2022八上·阳新期中) 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 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 . 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 . 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 11. (2022八上·江城期中)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 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 .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 自强求富、创办工业 D . 发动民众、开展禁烟
  • 12. (2022八上·江城期中) 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 . 戊戌变法法令得到了广泛落实 C . 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 . 戊戌变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3. (2022八上·江城期中) “没有像挑战一样的应战,就不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挑战所作出的应战证明,“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文化和文明是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权利的。据此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 . 具有落后性和盲目排外性 B . 肩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使命 C . 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 .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14. (2022八上·江城期中)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硬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 .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 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 .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5. (2022八上·江城期中)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准确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 B .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 . 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D . 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 (2023·期中) 1905年10月20日一份报纸的发刊词上写道:“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下列关于这一报纸表述正确的是(   )
    A . 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B .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C . 创办于新文化运动期间 D . 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17. (2022八上·江城期中)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
    A . 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B . 推行君主立宪制 C . 推翻清政府 D . 建立近代工矿企业
  • 18.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孙中山在总结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时说:“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慨,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下列对此次起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B .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 .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D . 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 19.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
    A . 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 . 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 . 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 . 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 20. (2022八上·江城期中)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把戴了几千年的皇冠打落在地,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龙椅被撤走了,称帝、复辟的倒行逆施为世人所唾弃,“洋人的朝廷”被推翻了,殖民者再难找到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 . 使中国人民接受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 . 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 . 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D . 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21. (2022八上·江城期中) 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B .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22. (2022八上·江城期中)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期 B . 护国战争时期 C . 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 D . 袁世凯死后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23. (2022八上·江城期中) 下图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

    A . 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 . 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 C . 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 . 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
  • 24. (2022八上·江城期中)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 . 维新法令的颁布 B .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 文学革命的兴起 D . 北洋政府的建立
  • 25. (2022八上·江城期中)   1912年3月,《法国画报》刊登了一幅名为《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的照片(见下图)。据此可知袁世凯(    ) 

     

    A . 取得了西方列强的支持 B . 在为窃取革命果实做掩盖 C . 在为复辟帝制做充分准备 D . 企图逼迫宣统帝退位
  • 26. (2022八上·江城期中) 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们便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 反封建不彻底 B . 没有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 C . 没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 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 27. (2024九下·东海模拟)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A . 专制与愚昧 B . 封闭与自大 C . 落后与野蛮 D . 迷信与盲从
  • 28. (2022八上·江城期中)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很多中国留学生,本来学习的不是文学专业,但最后却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这种现象在留日学生中尤为明显,鲁迅“弃医从文”就是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
    A . 政治革命需要广泛参与 B . 日本文学创作氛围浓厚 C . 经济不景气致就业艰难 D . 文学可以推动社会变革
  • 29.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中医多有所攻击,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 . 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 . 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D . 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 30. (2022八上·江城期中)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经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夕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被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 B . 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 . 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3小题,第31题11分,32题14分,33题15分,共40分)
  • 31. (2022八上·江城期中) 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鸡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太平天国诸多发明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质乏,有田耕,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 (1) 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3. (3) 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与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32. (2022八上·江城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图存——公车上书

    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大展宏图——百日维新

    材料二:

    洋务运动

    建立军事和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立海军;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戊戌变法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曲终人散——戊戌政变

    材料三: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举人们为何会“群情激愤”?这一事件带来了什么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异同。
    3. (3)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对“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 33. (2022八上·江城期中)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招募外国工匠造枪炮和轮船,有2000多名工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材料二: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三: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孙中山先生挽联》

    材料四:1918年以前的汉语中并没有第三人称的“她”字。1918年,刘半农在北京大学任教时,以一句创造了“她”。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刘丰农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20世纪20年代,“她”字得到广泛承认并使用。

    ——整理自《“她”字的文化史》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生产方式上有何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两个主义”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3. (3) 请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角度,说明材料三中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体含义。
    4. (4) 根据材料四回答,“她”字的诞生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思想文化事件有关?材料中的“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这句话反映了刘半农的什么思想主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