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

更新时间:2022-11-25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 1. (2021五上·通榆期末)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B . 雨后彩虹 C . 手影游戏
  • 2. 快速旋转涂有( )三种颜色的彩色轮(右图),可以看到白色圆盘。

    A . 红、黄、蓝 B . 黄、绿、红 C . 红、绿、蓝 D . 蓝、黄、绿
  • 3. 在地震模拟实验中,向内挤压泥土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出现断裂 B . 向上隆起 C . 水平分离 D . 向下塌陷
  • 4. 下列岩石都属于岩浆岩的是( ).
    A . 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B . 砾岩、砂岩、页岩 C . 大理石、板岩、玄武岩 D . 砾岩、花岗岩、大理石
  • 5. 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
    A . 平原 B . 盆地 C . 高原 D . 丘陵
  • 6. 地形图上的不同颜色主要表示( )。
    A . 地势的高低 B . 气温的高低 C . 植被的多少 D . 雨水的多少
  • 7. 如图:镜面反射时,向下移动手电筒改变光的射入角度,反射光的位置会( )。

    A . 向上偏移 B . 保持不变 C . 向下偏移
  • 8.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太阳伞遮阳的原理是透明物体可以阻碍光的传播 B . 古代窗户贴窗户纸,现代改装玻璃后屋内更明亮了,因为玻璃的透光性更好 C . 凿壁偷光是因为古代墙壁比较薄,光可以穿过墙壁 D . 光可以穿过一切物体
  • 9. 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去地心旅游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你将依次穿过的是( )。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地幔-地核-地壳 C . 地壳-地幔-地核 D . 地壳-地核-地幔
  • 10. 下列场景中,属于是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 . 游戏中的“手影” B . 勺子在水处"折断” C .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 . 彩虹
  • 11. “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中的月亮是光源 B . 天上的月亮是光源 C . 水中的月亮属于光的反射 D . 水中的月亮属于光的折射
  • 12. 火山喷发时,岩浆( )沿着地光岩层裂缝冲出地面。
    A . 靠自己的力量 B . 靠地球内部的挤压上升 C . 靠地球的引力作用
  • 13. (    )是流水冲击和携带着碎石、泥沙和动植物的遗体,把它们带到平缓的地方,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此岩层中常常有化石存在。
    A . 岩浆岩 B . 沉积岩 C . 火成岩 D . 变质岩
  • 14. 地下管疲乏中的水往往十分浑浊,用激光笔照射浑浊的水,可以看到水中有一条笔直的光传播路径。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光能够穿透水 B .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 . 水中的杂质被照亮了 D . 光在传播中没有遇到杂质的阻碍
  • 15. 小明在西藏旅游时,导游告诉他们: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这说明( )。
    A . 这里曾经是海洋地形,后来地壳运动上升为陆地 B . 远古人类曾把贝壳带上高原 C . 高山的山体中本身就会长出贝壳的化石 D . 贝壳这样的生物原来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后来才到水中
  • 16. 激光笔的光线斜射入水中,我们可看到的现象是( )。
    A . B . C . D .
  • 17. 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的地震是人为造成的 B . 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 C . 目前人们已可精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D . 地球内部运动都有可能导致地震
  • 18. 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用( )模拟地壳。
    A . 诉番茄酱 B . 土豆泥 C . 酒精灯 D . 沙子
二、判断随。(把你认为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连线、看图题。(6分+4分+5分,共15分)
  • 29. 将下列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连起来.

    弯曲的岩层        水流减慢,泥沙沉积

    长白山天池         地震

    敦煌的雅丹地貌      火山喷发形成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风的作用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雨水冲刷

    长江中游多曲流       水流的侵蚀作用

  • 30. 模拟地震的成因实验。

    两半拼接的小盒              陆地

    小盒上的泥                   地球的两个板块

    拉开或挤压                    岩层的运动

    岩层弯曲是由于岩层之间相互形成的。

  • 31. 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请将图上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山地平原盆地丘陵高原

四、实验分析题。(共29分
  • 32. 小明在阅读资料后,搭建了一个河流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方向

    1. (1) 该枢型中,位置最低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根据该模型进行实验,水流速度最慢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3. (3) 根据该模型进行实验,水流速度最快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4. (4) 该模型中的②位置左侧属于岸,右侧是岸。(填“凹"或“凸”)
  • 33. 如图是一个潜望镜。

    1. (1) 潜望镜中的两块镜片是( )镜,在图中画出这两块镜片的位置。
    2. (2) 两块镜片的放置的角度应与水平位置保持( )。
      A . 30° B . 45° C . 60° D . 90°
    3. (3) 请画出光线的传播路线。
    4. (4) 我们能通过潜望镜看到物体是因为( )
      A . 物体会发光 B . 物体总是会被看见. C . 物体反射光到我们的眼睛 D . 眼睛发光可以看到物体
    5. (5) 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没有利用( )。
      A . 光的折射原理 B . 光的反射原理 C . 光的直线传播 D . 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 34. 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科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

    1. (1) 图中a所指的实验材料名称是( )。
      A . 三面镜 B . 平面镜 C . 三棱镜 D . 三角镜
    2. (2) 小科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从上往下颜色依次是( )。
      A . 红、黄、橙、绿、蓝、靛、紫 B . 红、橙、绿、黄、蓝、靛、紫 C . 紫、靛、蓝绿、黄、橙、红 D . 红、橙、黄、绿、蓝、靛、紫
    3. (3) 该实验现象说明( )
      A . 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 . 太阳光会反射 C . 太阳光是透明的 D . 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组成的
    4. (4) 图中a对太阳光起的作用是( )。
      A . 分散光线 B . 形成高温 C . 放大图像 D . 会聚光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