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③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④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①“大定之治” ②南北面官制 ③猛安谋克 ④“靖康之变” ⑤“四等人制”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到了东汉末年,地方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即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在北方稳定统治后,急需人才。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建议后,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摘编自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
材料二: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发展线索表
状况 |
时期 |
主要表现 |
|
加强地方管辖 |
调整中央机构 |
||
确立 |
秦朝 |
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
① |
巩固 完善 |
西汉 |
颁布推恩令;分设刺史;设西域都护府 |
② |
隋 |
∕ |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
|
唐 |
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
③ |
|
宋 |
由文官出任知州,并增设通判 |
实行二府三司制 |
|
元 |
④ |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
|
强化 |
明 |
地方设“都布按”三司 |
⑤ |
清 |
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台湾府 |
⑥ |
A.设行省 B.设政事堂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三公九卿 E.设军机处 F.设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