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经过五年的不惭努力,终于在克隆技术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猕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一周后的12月5日,第二个体细胞克隆猕猴“华华”诞生。
克隆猴取得成功,不仅在科学上证实了猕猴可以用体细胞来克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猕猴成为真正有用的动物模型。目前,人类在医学研究中使用的动物模型主要是小鼠。当前很多神经精神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药物研发通常使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相差甚远,在小鼠模型上花费巨大资源筛选到的候选药物用在病人身上大都无效或有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制作脑疾病模型猴,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请根据资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强度。小明通过比较乙图中的曲线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CO2吸收速率整体下降,同时比较CO2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且峰值出现的和次数也不同。
②小华同学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不足,应补充处理方式为的对照组,然后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