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滴入酚酞溶液 | B.吸氧腐蚀 | C.钠的燃烧 | D.石蜡油的热分解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 溶液颜色不变 | 该食盐属于无碘盐 |
B | 将某硝酸亚铁溶液用盐酸酸化,并滴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该硝酸亚铁溶液已变质 |
C | 用热碳酸钠溶液清洗铁钉表面上油垢 | 油垢无明显变化 | 该油垢的主要成分不是动、植物油脂 |
D | 将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某饮品混合,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该饮品不含糖 |
反应I:
反应II:
为研究温度对还原产物的影响,将一定体积CO气体通入装有粉末的反应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存在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已知:I.不溶于
,
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II.三颈瓶内盛放:、水和催化剂;
III. , 该反应比较缓慢且
在高于170℃时易分解。
①A装置的作用是。
②实验过程中待观察到三颈烧瓶中出现现象时,关闭 , 保持三颈烧瓶内液温105℃一段时间,然后打开
, 继续保持液温105℃一段时间,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充分反应。打开
, 继续保持液温105℃一段时间的原因是。写出三颈烧瓶中生成KSCN的化学方程式。
③得到硫氰化钾晶体:、、、过滤,洗涤,减压干燥,得硫氰化钾晶体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1滴溶液、5mL饱和碘水、1滴
溶液,tmin后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甲同学认为是
氧化了
, 乙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实验现象不能证明
氧化了
, 可能是
氧化了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质疑。
实验序号 | 起始读数/mL | 终点读数/mL |
I | 2.50 | 22.58 |
II | 1.00 | 23.12 |
III | 0.00 | 19.92 |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样品的纯度为(用含w、c的代数式表示,可不化简)。
用“□”标识出X中体现强氧化性的基团:。
图中时,NO脱除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水作还原剂可实现的再生,维持溶液脱除NO的能力,可能机理如图所示。
已知:活性炭表面既有大量的酸性基团,又有大量的碱性基团。溶液的pH对活性炭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时带负电荷,pH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
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
①由步骤(ii)可知活性炭表面有大量的(填“酸性”或“碱性”)基团。
②写出步骤(ii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当时,
的转化率随pH的减小而降低的原因是。当
时,
的转化率随pH的增大而降低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