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03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皮下注射(非静脉)时,药液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一般经过的途径是(  )
    A . 血浆一组织液一淋巴一靶细胞 B . 淋巴一组织液一血浆一靶细胞 C . 组织液一血浆一组织液一靶细胞, D . 血浆一淋巴-组织液-一靶细胞
  • 2.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如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丁均属于内环境 B . 乙渗透压大小由蛋白质决定 C . 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 丁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
  • 3.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所描述的物质和过程,正常情况下可存在(发生)于人体内环境的共有几项(   )

    ①唾液淀粉酶②血红蛋白③睾酮④突触小泡⑤DNA聚合酶⑥尿素⑦肝糖原⑧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⑨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A . 2项 B . 3项 C . 4项 D . 5项
  • 4.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系统。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B . 脊神经主要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C . 大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随意地支配四肢的运动 D .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 5.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如图是某正常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不同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常机体发生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 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 . 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 .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6.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 通过药物减缓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 . 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 . 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 . 通过药物减少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 7.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研究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机制,可为帕金森病(老年人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最近研究发现在小鼠体内多巴胺的释放可受乙酰胆碱调控,该调控方式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来实现(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乙释放的多巴胺可使丙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B . 多巴胺可在甲与乙、乙与丙之间传递信息 C . 从功能角度看,乙膜既是突触前膜也是突触后膜 D . 乙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异常可能影响多巴胺的释放
  • 8.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在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整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B . 突触小体兴奋以后,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C .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自由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 . 某农药可抑制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则该农药会抑制乙酰胆碱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 9.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损伤,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直至瘫痪,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如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经检测ALS患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含量比正常人高,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 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其目的是防止被细胞内的酶降解 B . ALS发病的机理可能是由谷氨酸引起的突触后神经元渗透压升高从而水肿破裂 C . 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既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应 D . 可通过注射抑制谷氨酸释放的药物或注射与NMDA优先结合的药物缓解此病症
  • 10.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恐惧是小鼠的情感反应之一。小鼠经历条件恐惧后,当再次接触条件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包括自主神经紧张、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以及防御行为增多等。如图甲、乙、丙为小鼠恐惧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乙中的电击属于引起恐惧反射的非条件刺激 B . 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需要电击和声音多次结合 C . 图丙中的小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会逐渐消退 D . 电击引起的恐惧反射比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经历时间长
  • 11.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 图中反射弧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 . 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 . 图中表示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D . 当图中②受到损伤时,刺激④,人体能产生感觉
  • 12.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

    ①一条神经是由一根神经纤维和包膜组成

    ②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③神经系统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位于脑干

    ④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⑥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速率

    ⑦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A . 六项 B . 五项 C . 四项 D . 三项
  • 13.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麻药(非神经递质)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需要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 . 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不一致 C .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 .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14.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促进排尿 B . 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相关 C . 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有关 D . 中央前回是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的凹陷部分,刺激其顶部可引起下肢的运动
  • 15.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只有S区受损,则患者看不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讲话 B . 语言、学习、记忆、情绪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C . 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抑郁,抗抑郁药一般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D . 暂时使用的号码容易遗忘是因为它属于感觉性记忆
  • 16.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体外实验研究发现,γ-氨基丁酸持续作用于胰岛A细胞,可诱导其转化为胰岛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胰岛A细胞转化为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 胰岛A细胞合成相关升血糖激素的能力随转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强 C . 胰岛B细胞也具有转化为胰岛A细胞的潜能 D .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 17.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胰岛细胞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B .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C .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 D .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受损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18.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 . 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 . 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 . 给切除甲状腺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 19.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寒冷环境下,参与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中既有躯体运动神经,也有内脏运动神经 B . 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使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 C . 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得以稳定 D . 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排尿是最主要的散热途径
  • 20.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海蜗牛在接触几次电击后,能学会利用长时间蜷缩的方式保护自己;没有经过电击刺激的海蜗牛则没有类似的防御行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经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颈部,发现原本没有受过电击的海蜗牛也“学会”了防御,而对照组则没有此现象。以下叙述不符合该实验的是(   )
    A . 本实验有助于对动物记忆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B . 本实验对照组的海蜗牛需要注射从未经电击的海蜗牛腹部神经元中提取的RNA C . 本实验说明RNA直接决定了动物记忆的形成 D . 本实验说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蜗牛“获得”记忆
  • 21.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酶体酶、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 . 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 C . 免疫系统发挥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同时起作用 D . 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 22.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细胞Ⅳ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B . 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细胞Ⅵ时,细胞Ⅵ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C . 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的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D . 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死亡后,暴露出的病毒还要经过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 23.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根据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若干亚群,其中常见的有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具有杀伤靶细胞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某科研组做了用HIV病毒感染上述两类T细胞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IV破坏T淋巴细胞将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概率增大 B . 正常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Tc细胞活化以后形成Th细胞和记忆细胞 C . Th细胞易受HIV的攻击,将会影响患者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D . Tc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是Tc细胞自身凋亡的缘故
  • 24.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 . 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 . 图中所示抗体可通过与激素B的受体结合,从而影响激素B的作用 D .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情
  • 25.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病 B . 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主要是因为它和T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C . 入侵到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 .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不相同
  • 26. (2023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 27.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为更有效地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理化方法将病原体灭活制成的疫苗较安全可靠

    ②接种后抗原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种后浆细胞识别抗原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④与注射康复者血清相比,接种疫苗可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28.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同种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实验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全部适时接种同种病毒。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疫苗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利用二次免疫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B . 疫苗可以识别组织兼容性抗原 C . 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D . 本实验中动物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29. (2023高二下·孝感开学考) 环孢素A是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它能选择性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那么环孢素A可用于(   )
    A . 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B . 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分枝杆菌 C . 降低移植器官被排斥的概率 D . 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 30.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图为部分机体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坎农提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结果 B . 图中③对④的调控,只能通过直接控制④中某种器官或细胞的活动实现 C . 血糖平衡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D . 若图中①表示某抗原,则可被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二、综合题
  • 31.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 (1) 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从反射弧的角度分析,“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
    2. (2) 运动时机体产热量增加,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的作用使皮肤散热量增加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3. (3) 运动员出汗过多导致钠盐大量流失,其对细胞外液渗透压造成的影响(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血钠降低会引起分泌的增多,从而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 32.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下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从而降低血压,该种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2. (2)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的神经元A,促进其合成和分泌[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后,会反过来抑制上述活动,该种调节机制为调节。
    3. (3) 该同学运动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的合成和分泌量,从而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激素②的名称是,其生理作用是
  • 33.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大致机理如图所示。

    1. (1) 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
    2. (2) 小肠中的盐酸能够刺激小肠分泌,该物质通过运输,促进胰腺分泌
    3. (3) 当肠巨噬细胞外接收的乙酰胆碱减少时,将导致TNF-α的浓度,炎症程度
    4. (4) 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表。

      分组

      处理

      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腹腔注射LPS

      ++++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据表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两种可能的作用机制:

  • 34. (2022高二上·宛城期中) 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如图a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图b表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功能。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人体第三道防线尚未被激活,病毒在人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
    2. (2) 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3. (3)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据图b分析比较,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当人体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可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成
三、实验题
  • 35. (2023高二上·安居期末) 某实验室利用药物X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置的药物X,乙组大鼠作对照处理,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组大鼠对照处理时注射,目的是
    2. (2) 胰腺中的细胞分泌的能够降低血糖,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X破坏了该细胞的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3. (3) 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
    4. (4) 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的体重下降,推测其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