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三、...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5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11道题 ,  共22分)
  • 1.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某事件的重要影响 。该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2. 孙中山 (1866— 1925) 曾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 ,我就与20多个华侨 ,在海 外成立起革命团体 。”他这里回忆的往事是成立( )
    A . 共进会 B . 光复会 C . 同盟会 D . 兴中会
  • 3. 中国同盟会提出的政治纲领中 ,未涉及的问题是(   )
    A . 推翻清王朝统治 B . 驱除帝国主义 C .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 实现土地国有
  • 4. 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 , 男儿列 ,心却比 , 男儿烈:拼将十 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这位革命志士是( )
    A . 邹容 B . 蔡邵南 C . 秋瑾 D . 刘道一
  • 5. 下图为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某次武装起义示意图 。对该次起义 ,下列表述正确 的是(   )

    A . 是孙中山等人在江西湖南交界处发动的 B .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 . 徐锡麟、赵声等革命党人在起义中牺牲 D . 是辛亥革命的标志 ,史称“黄花岗起义”
  • 6.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 ,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 犯的绝对权威 ,如今都可以被打倒 ,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 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
    A .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 . 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C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 . 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
  • 7. 下图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

    A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B .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 . 实现了人民民主的愿望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8. 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般新出于母胎 ,从今日 起为新国民 ,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 。前途种种新事业 ,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 也 。”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A .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 . 清帝下诏退位 C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 . 北洋政府成立
  • 9. 仔细观察下图 ,“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   )

    A .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全部完成 B . 袁世凯的权力得到约法的严格约束 C .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 . 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重大成就
  • 10. “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 ,仍以 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 。”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二次革命 C . 护法运动 D . 护国战争
  • 11. 下面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A . 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 B . 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 C . 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 D . 记录了辛亥革命的历程
二、组合题(本部分共有1道题,共4分)
  • 12.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1) 如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 ,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 是(   )
      A . 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 . 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 . 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 .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2. (2) 该杂志的创办者参与的活动还有(   )
      A .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B . 发表《狂人日记》揭露吃人的社会 C . 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D .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单选(本部分共有17道题 ,  共34分)
  • 13. 对某历史事件评价时 ,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 二、反 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 。该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中共一大
  • 14. 有不少学者常常把五四运动直接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可见 ,这些学者评 价的着眼点是(   )
    A . 反帝爱国 B . 思想启蒙 C . 社会改良 D . 文学革命
  • 15. 下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部分刊物 。创办刊物意在(   )

    A . 向新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B . 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C . 帮助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号召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
  • 16.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是因为五四运动 ( )

    ①改变了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和历史使命

    ③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④为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 推翻帝制 ,走向共和 B . 建党伟业 ,开天辟地 C . 首义成功 ,军旗升起 D .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 18. 有学者认为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 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会议(   )
    A . 作出加入共产国际决定 B . 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C .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D . 制定了党的最低革命纲领
  • 19. “1920年前后 ,  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  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 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材料中“步伐明显加快”的表现包括(   )

    ①辛亥革命的胜利     ②中华民国的创建

    ③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4八上·潮南期末) 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
    A . 侵略与反抗 B . 近代化探索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21. 黄埔军校1924年创办于(    ) 
    A . 武汉 B . 南京 C . 广州 D . 上海
  • 22. 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中共“七大“ D . 遵义会议
  • 23.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标志着“行军”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 . 突破湘江 B . 四渡赤水 C . 吴起镇会师 D . 会宁会师
  • 24. 毛泽东曾对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 年 ,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 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 ,  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来”最准 确的理解是(   )
    A . 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B . 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 . 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 . 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 25. 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A .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 . 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 . 必须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 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 26. 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
    A . 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 八七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D . 三湾改编——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 27. 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根据所学知识 ,“八一”是为了纪念(   )

    A . 北伐战争 B . 秋收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 28. “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
    A .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 遵义会议召开 C . 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 D . 红军到达陕北
  • 29. 本学期我校开展重走长征路,共筑附校梦活动,下面长征的路线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B .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四、解答题(本部分共有3道题 ,  共40分)
  • 30.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1) 【革命烽火遍地燃】请将下面左侧“革命烽火台”中的“史实列举”补充完整 ,并根据下图说说武昌起义 后革命形势呈现出的新景象 (写在“现象探究”处)。

    2. (2) 【革命成果显功绩】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 ,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 ,而且引 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 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联系所学知识 ,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 、迈出“第一步” 、引发诸多“第一 回”的具体成果。

  • 31. 辛亥革命后 ,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爱国学生纷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阅读 材料 ,  回答问题。
    1. (1)

      5月4日北京街头出现宣言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两个版本的宣言 ,哪个更具有宣传价 值?请说明理由。

    2. (2) 【时代回声】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 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团、…经过五 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惑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理解。

  • 32. 在中共二十大召开之际 ,让我们走进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捍卫民族尊严】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的陈潭秋与中华大学的恽代英等,领导了武汉地区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6月,陈潭秋出席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接触了《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认为中国要像俄国那样实行“阶级革命”,由此开始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王长流《试析陈潭秋在中共创建时期的历史贡献》
    1. (1) 根据材料 ,分析陈潭秋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

    2. (2) 陈潭秋等人的“同心之旅”是为了实现怎样的“共同理想”?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他 们“共同开启新时代的大幕”的理解。

    3. (3) 这场大罢工与“同心之旅”有何联系?它的失败给我党留下了怎样的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