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浓氨水 |
\ |
无色酚酞溶液 |
B |
石灰水 |
碳酸钠 |
无色酚酞溶液 |
C |
稀盐酸 |
石灰石 |
紫色石蕊溶液 |
D |
浓盐酸 |
锌粒 |
紫色石蕊溶液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 |
A |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 烧碱溶液 | |
B | 稀硫酸和稀盐酸 | 氯化钡溶液 | |
C | 镁铝合金 | 稀盐酸 | |
D |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 稀盐酸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 加过量铁粉、过滤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
C |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加水、溶解、测温度 |
D | 实验时制取二氧化碳 | 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 |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Al>Cu猜想 ②:Cr>Cu>Al猜想 ③:Al>Cr>Cu 猜想 ④:AI>Cu>Cr
①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②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该方案中的 (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实验事实 |
数据分析及结论 |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CO2和1.08g的H2O |
数据分析: ▲ 结论: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 |
【查阅资料】脱氧剂(还原铁粉能够吸收氧气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A.物体的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根据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甲乙两图中AB小球质量较小且相等,丙图中C小球质量较大,甲图中A球从较低高度自由滑下,乙丙中BC小球都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后将右端固定的弹簧进行压缩。
⑴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⑵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再次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其好处是:
某次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图甲中以弹簧秤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则阻力是。
⑶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及位置并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
【反思】:完成实验后小明突发奇想,想利用该杠杆(重心始终位于O点)制作一个可以直接测量质量的“杆秤”。
①如图乙所示,以杠杆上的A点为支点,当在C位置固定挂一只金属空盘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刚好平衡。将丙图的3个钩码作为“秤砣”。
②请将该“杆秤”的零刻度线标在位置处,(选填“C、A或O”)
③接着小明在图乙的D位置标记上该“杆秤”能测的最大质量为g。
④并将其它质量值均匀标记在AD之间的刻度线上,完成“杠称”的制作。为什么刻度线是均匀分布的?请说明理由。
热水壶容量 |
4L |
额定功率 |
1210W |
额定电压 |
220V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
加入H2SO4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9.35 |
8.7 |
8.05 |
7.4 |
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