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6. (2021七上·玉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史记》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A,田氏代B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三: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摘编自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 (1) 材料一图1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根据图2,分析指出周初的诸侯国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A、B两处诸侯国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是基于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改革和创新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 17. (2021七上·玉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的建议,着手创办太学。太学教官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学,学生按考试成绩的高低获得一定的官职。汉武帝还下令设立郡国学校,由朝廷统一管辖。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

    --摘编自栗洪武、郭向宁《“五经博士”的设置与儒学尊崇地位的形成》

    材料四: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习近平总书记

    1. (1) 材料一中君主“汤”建立的是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指出“汤”的治国思想。
    2. (2) 材料二图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根据图片,指出秦朝在政治上创立的重要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人建议的目的。
    4. (4) 根据材料四,思考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什么?
  • 18. (2021七上·玉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见表

    (公元前200年楼敬建议)“把汉朝公主嫁给C的冒顿单于,并多多配送嫁妆……刘邦听从了建议……后来惠帝、文帝、景帝继续执行……”

    ——张秀平、王晓明《古代影响中国的100次事件》(十五)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夏天,武帝集结十万骑兵……又征调十万步兵转运粮草……此役,漠北C主力丧失殆尽,残兵败将远遁逃命不敢再战。”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三:魏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改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21.3.5)

    1. (1) 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根据材料一,概括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C处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名称。材料二中两则材料反映西汉王朝对该游牧民族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的“魏帝”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三概括魏帝实行“汉化”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应怎样做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