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 | 表面积(毫米2) | 体积(毫米3) | 表皮厚度(微米) |
A | 593 | 121 | 13 |
B | 301 | 62 | 15 |
C | 292 | 64 | 14 |
D | 144 | 63 | 24 |
装置 |
A |
B |
C |
D |
E |
F |
水浴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 min ) |
不凝固 |
7.0 |
4.0 |
1.5 |
4.0 |
不凝固 |
①选取n张对称性良好的樟树叶片,将每张叶片标记为如图的A、B两部分;
②将叶片的A部分作遮光处理,B部分不作处理;
③光照t小时后,在所选的每张叶片A、B的对应部位各截取面积为S的小方片,分别烘干,称得A部分小方片总质量为mA , B部分小方片总质量mB;
④计算出樟树叶光合作用速率;
环境条件 |
失水速度(克/时) |
A光照、潮湿 |
14 |
B光照、干燥 |
32 |
C黑暗、干燥 |
8 |
组别 |
液面刻度(毫升) |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
A |
99.5 |
99.5 |
99 |
99.7 |
99.3 |
B |
94 |
96 |
90 |
97 |
92 |
C |
60 |
62 |
50 |
64 |
60 |
[前期调查]为分析自然界中碳排放与吸收的主要途径,小组成员经调查绘制了自然界部分碳循环示意图。
[原理选择]小组成员经比较分析,最终确定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思路(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药量测算]考虑操作的便捷性、可行性,设定一次性至少吸收二氧化碳4.4千克,并计算了装载氢氧化钠的质量。
[装置设计]结合吸收效果等因素,兴趣小组成员设计了图乙所示A、B两种吸收装置。
①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运输前一周充分浇水、置于充足的阳光下培养:
②根部带土挖取,外层用保水性强且有大量空隙的湿谷皮包裹:
③修剪多余的枝叶,保留4-5 片叶片,捆绑固定:
④内层用透气的报纸包裹,外包装盒上进行打孔处理。
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对上述“特殊处理”能提高绿植的成活率作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