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公元前12进纪——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史称“荷马时代”相传为荷马所著的《伊利亚特》有如下记载:俄底修斯漂泊回乡途中见到议事会、众神大会,宙斯、波塞冬和哈得斯是通过抽签来获得他们各自的领地的,天王宙斯处处都受到牵制:材料说明( )
    A . 希腊文化带有原始人文主义色彩: B . 希腊民主根植于久远的历史文化 C . 希腊古典文化影响深远泽被东西 D . 希腊已形成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 2. (2023高二上·深圳期中) 秦朝设有监御史,其地位不高,排在郡守、郡尉之后,但因其隶属御史大夫,代表朝廷监察地方官员,限制地方官员的活动,具有相当大的权力。秦朝监御史的设置是(   )
    A . 维护地方统治权的需要 B . 树立监察体系独立性的要求 C . 实行郡县制的重要措施 D . 中央与地方分权制衡的手段
  • 3.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隋炀帝在都城长安之外,营建东都洛阳,以此居“天下正中”,“水运发达,足以号令中原”,随即开凿大运河,南通江都,形成长安、洛阳、江都三都制。这些举措客观上( )
    A . 加速了建立统一政权的进程 B . 促进了跨区域经济文化互补 C . 取代了长安政治重心的地位 D . 违背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形势
  • 4.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中国历史不乏分裂的时期,但政治上的分裂往往经由文化上的一致以及经济上的互通,还会修补成为一体。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社会演变规律 B . 功能互补、紧密凝聚的多重复合特征 C . 厌恶离乱、人心思定的民族文化诉求 D . 分则两害、合则两利的历史发展认知
  • 5.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
    A . 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B . 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C . 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D . 科举考试成为选官的标准
  • 6.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北魏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这表明(    )

    A .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 .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被取消 C . 私有土地的所有者政府不再对其授田 D . 封建国有和私有土地制度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
  • 7.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
    A . 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 . 克服了商品的供需矛盾 C . 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 . 增加美国对外贸易优势
  • 8.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宋代,朝廷曾提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一理念以不增加民众的赋税总额为前提,以政策鼓励新的经济增长进而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7070万贯,其中农业税2162万贯,工商税4911万贯。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
    A . 商品经济已占主体 B . 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现 C . 小农生产持续衰退 D . 重农抑商政策宣告破产
  • 9.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明朝初年,贵溪(今江西鹰潭)儒士夏伯启因自断手指拒绝出仕,而被押至京师,明太祖亲自审问,责以“人之生,父母但能生其身体而已,其保命在君……今去指不为朕用,是异其教而非朕所化之民”,遂将其押回原籍枭首,家产籍没,明太祖此举意(   )
    A . 反对文人背离儒家的精神 B . 塑造君主的专制权威 C . 打压文人以加强中央集权 D . 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 10.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该制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材料中的制度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通判监督制度 D . 行省制度
  • 11. (2023高三下·上蔡开学考) 藩镇是唐朝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藩镇的统帅即为节度使,节度使不仅手握重兵,同时还兼管管理屯田的营田使及管理军需的支度使。天宝年间之后,又获得了对道采访使(监督州县)的掌管权力。这些现象(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B . 标志着郡县制度的彻底废除 C . 必然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D . 表明中央集权制度面临危机
  • 12.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假如你是元朝的一位大商人,你常用哪种货币在大都(北京)做生意(   )
    A . 贝壳 B . 铜钱 C . 纸币 D . 白银
  • 13.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据下图可以推知,当时(   )

    A . 南北地区交流减少 B . 南方秩序相对稳定 C .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D . 专制政体遭到严重破坏
  • 14.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该图为《唐律疏议·名例》所示道德原理结构图,这表明唐代(    )

    A . 法律体系日渐完备 B . 三教合一趋势明显加强 C . 采用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D . 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 15.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两宋时期,随着对权力的分享程度日渐下降,政治上不断遭受挫败的士大夫们在外在的天道信仰(天人感应)不能约束君主行为之后,希望通过自内而外的“正心诚意”来加强君主的修养,从而达到约束君权的目的。这说明(   )
    A . “天人感应”理论已经无法约束君权 B . 心学注重通过内心反省来提高道德修养 C . 理学的形成融合了佛、道两家的理论 D . 政治环境的变化是理学兴起的重要因素
  • 16.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周)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墨家 D . 道家
  • 17.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土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 .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 . 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 . 增加了叛乱因素
  • 18.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清代的木兰秋狝(秋天打猎),是在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入关后顺治各朝经常出猎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项国家大典,可谓清朝的“秋季运动会”。康熙帝在某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乾隆宜称其行猎目的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由此可见(   )
    A . 木兰秋狝是清朝一直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 B . 木兰秋弥主耍是为了满足君主的娱乐需求 C . 木兰秋狝的制度化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 . 木兰秋狝的举行有其特定的军事政治意图
  • 19.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而到宋代中期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一变化说明(   )
    A . 国家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B . 儒家仁政思想得到提升 C . 经济发展促进身份平等 D . 封建等级秩序趋向瓦解
  • 20.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种居住方式是(   )
    A . B . C . D .
  • 21.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中国变化作出的积极反应 B . 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 C . 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 D . 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
  • 22.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维新人士有密切接触的清朝官员张荫桓被变法牵连而发配新疆,路过保定时,“两市观者万数,咸呼曰:“看大奸臣”,或有甚其词者……何如杀却,岂不省事?”材料反映出( )
    A . 民众具有较强理性精神 B . 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C . 君主专制仍是朝野共识 D . 变法违背时代潮流
  • 23.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1862年,徐寿和华蘅芳联手用一年时间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这台蒸汽机与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往复式蒸汽机”类似。曾国藩高兴地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据此可知(   )
    A .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技术的革新 B . 洋务派熟练掌握了近代科技 C . 曾国藩对西方科技作了理性分析 D . 洋务企业急需采用机器生产
  • 24.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1909年,清政府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议员们通过咨议局“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参政收支等方面,积极参政,提议案,论改革”。这说明(   )
    A . 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B . 中国开始迈人民主政治的门槛 C . 咨议局议员发挥代表民意的作用 D . 清政府积极主动迎合民主潮流
  • 25.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筹办夷务始末》中提到道光皇帝密谕耆英等人“如果(英方)真心悔祸,该大臣等经朕特简,务须慎持国体,俯顺夷情”,要求耆英赶快议和。该事件导致(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 .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 . 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 .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二、非选择题:50分
  • 26.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时期

    代表人物

    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鸦片战争时期

    魏源

    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

    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

    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典图、火轮、机器、兵法、地法、化学、电学等

    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

    “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本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 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 (1) 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一种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变化,并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 27.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阿尔帕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彼特拉克说:“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皮阿《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 (1)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指什么?材料一中普罗塔哥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2.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时期核心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 (3) 如何理解材料三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 (4) 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 28.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这是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到玄宗末年,户籍制度废弛,居民转移死亡,土地买卖,财产变化,久未调查,也未重新登记造册。这时,均田制已遭到破坏,但征税时,官府不管实际情况,只凭旧户籍向乡里按丁收税。安史之乱后,户口削减,按丁收税已无法实行。

    材料二: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对藩镇的军事费用,建中元年(780年),杨炎向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现象。同时,贵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财产纳税,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中期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的原因。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中期后赋税制度的主要变化及影响。
  • 29. (2022高一上·和田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意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说说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下中央决策的方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