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基础知识点过关练15 中国的北方地区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3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填空题
二、单选题
  • 11. (2022六上·芝罘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关于北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北京位于天津的西北部 B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C . 昌平区位于北京的北部 D . 北京濒临渤海
    3. (3)  据图推断,香山所在的行政区是(   )
      A . 大兴区 B . 东城区 C . 顺义区 D . 海淀区
  • 12. (2022七上·芝罘期中)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现的地形区是(   )
      A . 黄土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东北平原
    2. (2)  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 . 二人转 B . 信天游 C . 京东大鼓 D . 对山歌
  • 13. (2022八上·南山期中)  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 (1)  冬奥会举办期间,北京市(   )
      A . 温和少雨 B . 温暖湿润 C . 寒冷干燥 D . 寒冷湿润
    2. (2)  请为本校从北京新转入的同学介绍:深圳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14. (2022八上·安丘月考)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地势 C . 海陆位置 D . 人类活动
    2. (2)  东北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 . 夏季降水多 B . 昼夜温差小 C . 雨热同期 D . 日照充足
  • 15. (2022八上·安丘月考)  图甲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乙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甲中A山脉(   )
      A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B . 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 C . 暖温带与中温带界线 D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2. (2)  图乙所展现的耕作场景,可能是图甲中的(   )
      A . ①地区 B . ②地区 C . ③地区 D . ④地区
    3. (3)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到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B . 黄土高原是风沙沉积形成的 C . 位于第三阶梯 D . 孔雀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
  • 16. (2022·兴安盟)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华北平原 C . 塔里木盆地 D . 东北平原
    2. (2)  关于图中阴影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 . 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C . 该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 . 该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 17. (2022七上·景县月考) 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 )
    A . 船只 B . 马车 C . 火车 D . 汽车
  • 18. (2022·滨州)  北京是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会期间,3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绿电,这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冬奥场馆主要由下图中哪种发电形式供电(   )
      A . B . C . D .
    2. (2)  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拥有众多的体育场馆②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③有举办冬奥会的经验④交通便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9. (2022·东营)  读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四省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省黑土肥沃,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 . 乙省气候冷湿,农作物一年一熟 C . 丙省位于暖温带,盛产小麦、甜菜 D . 丁省位于半干旱区,畜牧业为主
    2. (2)  有关图中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河段流经地势第二级阶梯,水能丰富 B . ②河段汛期长,航运价值高 C . ③河段流速快,含沙量大 D . ④河段水量丰富,水流平稳
  • 20. (2022·葫芦岛)  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高寒”为显著地理特征的地区是(   )
      A . B . C . D .
    2. (2)  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位置大致相当的是(   )
      A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 . 1月0℃等温线 C .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 . 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3. (3)  下列水果中,主要产自甲地区的是(   )
      A . 菠萝、芒果 B . 柑橘、香蕉 C . 荔枝、椰子 D . 苹果、梨
    4. (4)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丙地区最适宜发展(   )
      A . 渔业 B . 林业 C . 畜牧业 D . 种植业
  • 21. (2022·葫芦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定期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
    A . 政治中心 B . 科技中心 C . 国际交往中心 D . 文化中心
  • 22. (2022·葫芦岛)  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可知,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因素主要是(   )
      A . 市场条件 B . 矿产资源 C . 科技力量 D . 森林资源
    2. (2)  上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对其原因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资源枯竭②交通不便③产业结构单一④设备老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2022·葫芦岛)  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右图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段中,出现“地上河”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2. (2) 甲地所在高原生态问题严重,其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是(   )
      A . 修挡土坝 B . 打坝淤地 C . 植树种草 D . 建梯田
  • 24. (2022·绵阳)  河北省张北地区有“风的故乡、光的海洋”之美誉,可再生能源转化的电力每年可供应北京市约十分之一的用电量,使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100%使用“绿色”电力,也将助力2022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张北输送至北京的“绿色”电力来自(   )
      A . 风能、石油 B . 风能、太阳能 C . 煤炭、水能 D . 核能、天然气
    2. (2)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将在北京召开,这与首都北京城市职能中相符合的是(   )
      A . 政治中心 B . 经济中心 C . 文化中心 D . 国际交往中心
    3. (3)  参会代表要同时感受冬奥和夏奥这一“双奥”文化,最适宜参观(   )
      A . 北京故宫 B . 国家体育场 C . 颐和园 D . 张家口滑雪场
  • 25. (2022·铜仁)   2021年3月上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体现了北京的主要城市职能是(   )
      A . 全国文化中心 B . 全国政治中心 C . 国际交往中心 D . 经济中心和交通中心
    2. (2)  此次“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铜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 昼长夜短昼渐长 B . 昼长夜短昼渐短 C . 昼短夜长昼渐长 D . 昼短夜长昼渐短
三、综合题
  • 26. (2022七上·乳山期中) 推动东北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东北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读图1、图2、图3完成下列问题。

    1. (1) 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其中A是山,B是河。
    2. (2) 漠河是我国领土最北点,年降水量大约是,对比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漠河属于湿润区的原因
    3. (3)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其土地利用类型属于,试从气候、土壤、地形等方面说明其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原因
    4. (4) 众多河流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图2可以看出松花江每年有个汛期,试分析汛期形成的不同原因
    5. (5) 图1阴影部分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分析该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是,这种高度依赖某几种矿产资源的发展模式会面临的问题,所以振兴东北工业亟需调整产业结构。
  • 27. (2022八上·巨野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和丙两幅图中,图是沿甲图MN—线作的地形剖面图。
    2. (2) 读丙图可知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3. (3) 乙图中表示喜马拉雅山脉的是(填字母);F是盆地。
    4. (4) 丙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地表特征。
    5. (5) 从地形方面分析丙图中C地人口稠密的原因
四、图文分析题
  • 28. (2022八上·长沙期中) 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水土流失的探究实验。四次实验中只有表中所列的条件有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实验结束后坡面上都有残留沙土。下图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和实验结果。

    实验组

    坡面坡度(°)

    降水强度(mm/h)

    收集盘中的泥沙量(g)

    实验甲

    15

    2

    a

    实验乙

    25

    2

    b

    实验丙

    15

    1

    c

    实验丁

    25

    1

    d

    材料2:延安气候资料图材料3:黄河流域示意图和“地上河”示意图

    1. (1) 阅读材料1,判断四次实验结果中,泥沙收集盘中泥沙量最大的是实验(选填“甲”、“乙”、“丙”“丁”),实验结果说明:坡面坡度和降水强度都跟水土流失有关系。
    2. (2) 根据实验结果和材料2延安的气候资料图,判断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是季。
    3. (3) 根据材料3和所学,判断“地上河”出现在图中的哪个河段?(选填①或②),其危害主要是导致严重的灾害。
    4. (4) 对于“地上河”的治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上游加固黄河大堤 B . 中游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C . 下游修建水电站 D . 只需要在枯水期时清理河道淤积的泥沙
  • 29. (2022八上·覃塘期中) 黄河千百年来滋润着华夏民族生活的大地,但有时也会给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带来忧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自去年至今年5月,习总书记的足迹走遍了黄河流域的内蒙古、甘肃、河南、陕西、山西、宁夏6个省区。期间,习总书记鲜明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材料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的原则是“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治理,有沙的水土流失问题,有水的泛溢和断流问题,还有水质污染的问题。

    材料三:黄河水系示意图。

    1. (1) 材料一提到的六个省区中位于黄河上游的有(   )

      ①内蒙古②甘肃③河南④陕西⑤山西⑥宁夏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⑥
    2. (2) P、Q、N三河段中,在秋冬、冬春季节形成凌汛的是河段。
    3. (3) 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中游流域,请从自然及社会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针对中游地区的泥沙问题,提出治理的措施。

      形成的原因:

      治理的措施:

    4. (4) 黄河经过干旱半干旱面积广,降水少,支流少,在中下游两河段中,支流最少的河段是,主要原因是
五、简答题
  • 30. 比较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网,可以看出北方地区的铁路网稠密,南方地区的水运便利,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1. 在我国东部地区,公路运输主要承担什么样的运输任务?在西部地区公路运输又承担了什么样的运输任务?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