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
17世纪中期,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建立据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900年,与其他七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
“自强运动的领导者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 |
京师大学堂牌匾 |
废除科举制的诏书 |
①发动广州起义 ②成立兴中会 ③成立同盟会 ④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
①北伐的主要对象包括吴佩孚、孙传芳等北洋军阀
②汀泗桥和贺胜桥是重要战场
③北伐军主力从广州出发向北进军
④北伐军消灭了所有军阀的主力
事件 | 内容或意义 | |
A | 中共一大 | 规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
B | 张学良“改旗易帜” |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
C | 古田会议 |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D | 红军长征 |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1915年一年内,以“大总统命令”“大总统告令”“大总统批令”“大总统申令”刊布于《政府公报》的关于祭天祀孔、纪念孔子、孔庙修缮工程批令等20余件。1913至1915年关于孔子的文章几乎全是尊孔之作,1916年及以后文章的主题逐渐转向批孔。
——摘编自陈国恩《新文化运动百年纷争中的新旧矛盾与中西冲突》
材料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组织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起义受挫后,放弃了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部队合编后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 |
材料一
时间 |
鸦片战争期间 |
19世纪70年代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反侵略的爱国将领 |
关天培 |
左宗棠 |
A |
B |
材料二
日 |
这场爱国运动推动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地主阶级联合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本质,从而促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的发生发展。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陆续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他们还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 ——摘编自南大伟等《论五四运动与“红船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 |
||
反映五四运动的宣传画 |
材料三
序号 |
史实 |
①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② |
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
③ |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④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⑤ |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持续3个月,总计毙伤日军4万多人 |
⑥ |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全歼日军1000多人 |
⑦ |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总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 |
⑧ |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
⑨ |
据不完全统计,从卢沟桥事变到抗战胜利期间,全世界华侨捐款(不包括华侨直接汇寄国内的资金和各种捐赠物资)达13.2亿元,回国参战的华侨超过万人 |
① |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①聂士成②邓世昌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藩属”朝贡事务,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1844年,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外交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驻京,西方诸国强烈要求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而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1861年,清政府宣布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901年,迫于西方压力,清政府将总
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专门办理与列强的外交,“班列六部之前”。
——摘编自《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孙中山最初对列强抱有幻想,但从1913年北京十三国公使承认袁世凯政权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孙中山的对外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新希望,中共和苏俄的帮助让孙中山找到了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所以重组国民党时他强调加入农民运动,以农民作为基础。1923年他首次提出废除不公平条约,在国民党一大上他重申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并制定了废除不平等
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政治特权为主要内容的七条对外政策。
——摘编自林新军《浅论孙中山的外交思想和实践》
材料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外交活动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到访延安,后来发表《西行漫记》,反映了中共和所属队伍的真实情况,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共的开端。 1938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专门处理国际外交事务的接待处,1939年改成交际处,先后接待了众多国内外来宾,如国际友人白求恩、华侨领袖陈嘉庚等。 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他们考察后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共产党是唯一一支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的政府。” 1945年4月-6月,中共南方局领导董必武以中共党员的身份代表中国出席了在美国举行的国际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郑重地登上国际类会议,使国民党试图把持中国外交的想法破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走向国际舞台。 ——摘编自白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外交话语研究》 |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少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孙中山创立的民生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核心思想。他认为只要实现分配公平,就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所有制问题上,他主张对私人资本在税收、工人福利等方面加以“节制”。关于经济发展的策略,他提倡以交通带动工业全面发展,目的是要通过振兴实业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此外,孙中山还鲜明地指出:“以前事事不能进步,均由排外自大之故。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
——摘编自刘仁三《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探析》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 |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获除给政府交土地税外,均归农民所有 |
① 时期 |
根据地内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租的办法是“二五减租”(即把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租、劳役一律取消 |
材料四:
图1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2国共双方兵力变化(单位: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