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 . 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 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 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 . 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
  • 2. (2022·惠阳一模)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
    A . 三国吴简 B . 《三国演义》 C . 《资治通鉴》 D . 官渡之战战场遗址
  • 3. (2021·北京) 有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长城
  • 4. (2021·河南) 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   )
    A .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 .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 . 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D . 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 5.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埋解,正确的是(   )
    A .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 6. “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武昌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 7. 口号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口号按照提出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    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④⑤①③② C . ①④③②⑤ D . ④③①⑤②
  •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 钱学森 B . 屠呦呦 C . 袁隆平 D . 邓稼先
  • 9. 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 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B . 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C .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 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 10. “香港欣归祖国,颂歌高唱未来”,“两制光昭四海,五星辉耀寰球”两副对联体现了(   )
    A . “九二共识”的达成 B . “一国两制”的实践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两岸“三通”的实现
  • 11. (2021·长沙)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   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A .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 . 以农业为主 C .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 . 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 12.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 . 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 . 信奉并传播伊斯兰教 C . 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 .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 13. (2017·滨州) 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    )

    A . 意大利 B . 法国 C . 英国 D . 西班牙
  • 14. (2016·青岛)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 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5. (2017·威海)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

    A . 《共产党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6. 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国家的是(   )
    A . 法国 B . 日本 C . 美国 D . 英国
  • 17. 列宁认为只有调整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为此苏俄于1921年实施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18. “在19世纪后期,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以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 . 革命性进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B . 美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 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D . 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
  • 19.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德国和日本的应对策略是(   )
    A . 挑起国内战争 B . 建立法西斯专政 C . 进行民主改革 D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20.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 . 整顿银行 B . 发展对外贸易 C . 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 . 国家干预经济
  • 21.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两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同 B . 美国两次都是战胜国 C . 德国两次都是战败国 D . 欧洲两次都是主要战场
  • 22. 下列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C . 当今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 . 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建立
  • 23. (2021·海南)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 . 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 B . 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 . 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 . 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 2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丧失优势地位的欧洲国家在夹缝中生存,为此它们开始(   )
    A . 走向联合 B . 追随美国 C . 倒向苏联 D . 发动战争
  • 25.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
    A . 改革与开放 B . 革命与竞争 C . 和平与发展 D . 战争与和平
二、综合题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攻势,导致了冷战。美国之所以采取进攻,从政治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主要决策人极端仇视共产主义和苏联。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资本家及其在政府中的代言人谋求世界对美国商业利益的开放,同时美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以避免美国的经济陷于停滞和难以接受的失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材料三: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悉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冷战使美国在世界政治的多个重要问题领域和地理领域,形成了显著的美国霸权。

    1. (1)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指出美国采取进攻态势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两大军事集团指什么?由哪两国主导?
    3. (3) 结合所学,说一说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栽培作物始于距今10000年前后,而原始农业的兴起则是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原始农业孕育了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利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发展起原始农业,出现了巨大的建筑物、文字,形成专门的艺术和科学。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如图。

    材料三: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千米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两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长江流域的居民是?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列举原始农业孕育出的古代埃及文明成果两个。
    2. (2) 解读材料二中,1949—1957年及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其积极影响是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发生什么变化?
    4. (4)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三、论述题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类在一百年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最主要的是三项: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③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但20世纪也是一个④战乱频繁的世纪,并且遗留下若干如果处理不好就将⑤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甚至毁灭人类自身的大难题。

    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选择材料中划线部分五个方面的史实(每个方面写一个)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