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展现了古代灿烂的青铜文明
②是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③出土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
④为研究分封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
(公元前344年)大良造(商)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
|
(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
秦朝 | 西汉 |
在各郡设立监察御史,监察郡内官员。在县设置郡监,监察各县官员。郡县官员每年要把辖区内人口数量、生产状况向上级汇报。 | 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朝廷监督州部的官吏。在郡设置督邮,负责监督所属县的官吏违法行为,查清罪状,上报郡守。 |
①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戎、狄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②汉武帝时期,海上航线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
③魏晋以来,北方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
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序号 | 中国古代史事 | 影响 |
① | 鉴真东渡 | 向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 |
② | 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 |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
③ |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 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
④ | 郑和下西洋 | 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连为一个整体 |
地区 | 非洲西海岸 | 中美洲 | 太平洋部分岛屿 | 北美洲 |
新地名 | 象牙海岸、黄金海岸 | 新西班牙 | 新不列颠 | 新法兰西 |
第四章致力于无产阶级的组织与联合 第五章在欧洲革命高潮中初露锋芒 第六章研究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 …… 第九章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 |
材料一:公元前5000年起,随着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出现了一些城市的雏形。东周时期,由于技术发展,铁器出现,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目前考古发现的西周城址有56个,而东周城址有192个,其中齐国都城临淄最有代表性。西周时期,临淄的建设以宫城为中心,主要体现行政与军事防御功能。东周时期,临淄还营建了廓(外城),进行文化、娱乐等活动,城市的工商业功能凸显。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南宋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依赖程度增强。当时的泉州港商船众多,外商云集。宋元政府在泉州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阿拉伯人蒲寿庚还曾担任泉州市舶司官员。一位外商描述当时的泉州城:居住着数以万计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人,代表着不同文明、显示不同艺术魅力的建筑在这里兴建。
——整理自《中华海洋文化的缩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材料三:13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发展迅速,工场中的工人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生产的需要,人口大量涌入,佛罗伦萨成为欧洲五大城市之一。14-15世纪,佛罗伦萨的市民阶层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在商业活动中感受到个人的价值,不再容忍天主教会的思想禁锢。为抒发理想与价值观念,他们聘用学者和艺术家,让其艺术作品为城市扬名争光。16世纪,完全从海上抵达东方的航路使欧洲商业中心发生转移,这对佛罗伦萨的商业和纺织业发展造成影响,佛罗伦萨出现衰退趋势。
——摘编自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
材料一:明代和清代前期,玉米和番薯从国外引进并推广。玉米比较耐旱、适应性强,使得大量山地、旱地、贫瘠之地得到开发和利用。番薯的亩产虽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但要比稻、麦高的多。
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部分)
朝代 |
秦汉 |
唐 |
宋 |
明 |
清朝中期 |
亩产(斤) |
264 |
334 |
309 |
346 |
367 |
清朝中期人均耕地数量变化
年份 |
1753年 |
1766年 |
1784年 |
1812年 |
人均耕地(亩) |
5.31 |
4.98 |
3.53 |
2.91 |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等
材料二:明中叶以来,传统城市的商业功能逐步增强。在商贸活动中出现晋商等商帮,经营范围包括粮食、食盐、绸缎、放贷和存款等。自清中期开始,清政府规定在对外贸易中,海上只有广州一口通商,陆上则在恰克图进行贸易,还对外商活动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限制。(注:恰克图是清代中俄边境重镇)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1750-186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
英国 |
1.9 |
4.3 |
9.5 |
19.8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注:制造业包括手工业)
——整理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一:
秦朝铺设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驰道,统一了车轮间的距离。为了能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修筑了向北的直道,还修筑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通行条件良好的道路连通了秦朝各主要经济基地、军事重镇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鹤间和幸《秦汉帝国》 |
2世纪,罗马帝国的道路连接了国家的各个部分,道路都有统一的路基和排水渠,主路可供双向车辆行驶。北非有许多支线道路直插南方,商人、士兵可深入边境;地中海地区的道路,方便了旅游和贸易。据估计,罗马道路的总里程超过了8万公里。 ——摘编自本特利《新全球史》 |
材料二:中国古代有三次兴建运河的高潮。第一次是各诸侯国为争霸中原而兴建运河,如魏国开凿鸿沟,吴国修建邗沟。第二次运河建设的高潮以通济渠和永济渠为标志,形成纵贯南北的全国水陆干道构架,联系长江、黄河、淮河的河段成为相对完备的工程体系。元代开始营建从江南产粮区至北京的漕运水道,成为运河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摘编自谭徐明等《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材料三:1830年,英国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的通车运营,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到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长达15500英里,铁路网布满英国。1842-1870年,英国铁路客运量由0.25亿人次增加到3.37亿人次,货运量由0.05亿吨增加到1.69亿吨。铁路建设带动了建筑业、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产业发展。铁路降低了个人出行的费用,1841年出现了第一个乘坐火车的旅游观光团。
——摘编自欧阳萍《19世纪英国城市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
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7世纪初开始 |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不经议会批准,提高1000多种商品税率;国王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封建君主专断政策 |
1640-1649年 |
英国重新召开议会,议员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挑起内战;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
1688年 |
英国发生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
1689年 |
英国议会通过A______,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
17世纪开始 |
英国把北美殖民地看作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禁止殖民地发行货币 |
1765年以后 |
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一系列新税法,加重了殖民地经济负担,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的矛盾 |
1775年 |
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与英军交火 |
1776年 |
大陆会议通过B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
1777-1783年 |
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约克镇英军投降;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
1787年 |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设计了联邦制共和国,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 |
18世纪开始 |
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国王路易十五加收重税,旧制度对经济发展造成制约 |
1789年7月 |
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 |
1789年8月 |
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C______,宣告了人权、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
1791-1792年 |
法国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
1804年 |
《拿破仑法典》颁布并实施,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
①《独立宣言》②《权利法案》③《人权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