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必修4高二政治寒假(培优补弱)作业:8.1 文化的民族...

更新时间:2023-01-07 浏览次数:46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1年10月,上海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联合7个国家的13家知名博物馆举办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开幕。此次展会展出的作品反映了早期全球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次文化交流特展的举办(     ) 

     ①为消除中欧文化隔阂搭建了有效桥梁 

     ②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 

     ③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中欧文化的理解 

     ④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在2021届江汉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及50多名导师身穿由该校师生自主设计的中国风导师服,惊艳亮相,收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学位服来源于欧洲,江汉大学对其进行中国化的设计,把武汉地方文化元素长江、黄鹤楼糅合进服装细节,在整体制式遵循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强调服装的民族文化性、艺术性与礼仪性。江汉大学导师服的设计说明了(     ) 

     ①要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 

     ②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要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文化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要坚持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并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一位痴迷于汉字的西方人,介绍了他在过去的20年里,凭借一己之力,整理中国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创建汉字字源网的故事。他在网站的古汉字数据库中录入近10万字形,但也为此而耗尽家财。这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研究和传播的一片痴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深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华文明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汉字就是证明 B . 古汉字理应是中国人独自享有的瑰宝 C . 淡出实际使用领域的生僻汉字缺乏文化意义 D . 汉字不仅能承载文化,亦能联通不同国家民众的情感
  • 4. 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在特别致辞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为此,我们应当(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求同存异 

     ②加强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③认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 

     ④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大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文物保护修复是人类共同责任。各国的文物种类有差异,如欧洲国家石质文物和馆藏油画等较多,他们在这方面保护经验丰富。而木质建筑、彩绘泥塑等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中国在这些方面会更有经验。双方在合作中互相“取经”,取得显著成效。这说明(   ) 

     ①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互鉴 

     ②我们需保持开放的心态,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江南忆”出自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个机器人的名字分别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融合了中国文化、杭州特色、亚运会和亚洲精神。由此可见(   ) 
    A .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B .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界限 C .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D . 文化决定着人们的认识活动
  • 7. 冬奥会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主体建筑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饰物“如意”,把“如意”的S曲线揉入跳台赛道剖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种表达(   ) 
    A . 具有继承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承袭 B . 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中国“如意”寄予世界美好祝愿 C . 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体现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D . 是独特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 8. 2021年春晚歌舞节目《节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该节目凸显“一带一路”世界风情,汇聚了五大洲特色歌舞,展现了非洲歌舞、埃及藤杖舞和东方舞、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等,最后中国红绸舞以其独特感染力联动五洲四海。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走出去能扩大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发行量目前已突破620万册,海外发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中(简体、繁体)、英、法、葡等11个语种13个版本。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精神产品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世界各国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 

     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品就能得到世界认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不同国家的电影往往各具特色,有人这样形容各国电影: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等等。由此可知(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大于共性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1. 一说泼水节人们就会想到傣族,提到火把节就会想到彝族,而谈起那达慕则想到蒙古族,等等。这是因为(     ) 

     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普遍规律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说明(   ) 
    A . 民族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世界文化的发展 B . 世界文化的繁荣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为基础 C .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D . 没有文化的世界性,就没有文化的民族性
  • 13.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源泉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4. 云南省明确提出,从2018年至2020年,每年打造田园牧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绝妙景观等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15个特色小镇,充分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特色小镇全部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实施上述举措的依据有(   ) 

     ①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推动经济繁荣 

     ③各地文化有自己个性特征      

     ④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我国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往往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 

     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③具有浓郁民族色彩,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④丰富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融合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   ) 
    A . 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 .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C .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繁荣的必然要求 D . 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